学术投稿

一起家庭毒蕈中毒事件的思考

黄志坚;周大才

关键词:家庭, 毒蕈, 医疗机构, 应急处理预案, 中毒事件, 卫生事件, 食物中毒, 重庆市, 中毒者, 涪陵区, 证明, 死亡, 抢救, 启动, 家乡, 基层, 公共, 程度, 报告
摘要:重庆市涪陵区明家乡发生一起家庭毒蕈中毒事件,基层医疗机构未及时上报,中毒者错失抢救良机造成2人死亡,证明医疗机构对食物中毒的报告是否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启动.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织纹螺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4年7月9日~14日间银川市发生一起群体性发病,市急救中心疑为食物中毒,银川市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此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作者:王龙;刘学军;田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饮水机使用中卫生状况的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饮水观念的更新,桶装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剂深受消费者喜爱,已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了解饮水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卫生问题,确定桶装水的佳饮用时间,大东区卫生监督所对不同类型的饮水机进行抽样调查.分别采集饮水机出水口和桶中水(对照)的水质进行比较;并对饮水机聪明座(饮水机与桶装水的接口处)的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张秀荣;徐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家庭毒蕈中毒事件的思考

    重庆市涪陵区明家乡发生一起家庭毒蕈中毒事件,基层医疗机构未及时上报,中毒者错失抢救良机造成2人死亡,证明医疗机构对食物中毒的报告是否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启动.

    作者:黄志坚;周大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连市快餐连锁店饮料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

    在餐饮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快餐连锁店凭借便捷的服务、口味与时尚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餐饮市场份额.大连市卫生监督所对其所经营的饮料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发现其微生物污染十分严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宪堂;刘小辉;孙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江西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分析与探讨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基本和重要的内容.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信息,也是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和研究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疫情报告管理的体系、形式、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截止到2005年7月1日止,江西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覆盖率双双达到了100%,为此,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全省11个设区市进行了调研.

    作者:张鹏;熊小庆;方继;李林;徐兰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绍兴市区浴室业的卫生现状和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浴室的卫生现状和公共用品的卫生质量,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对策.方法:对公共浴室业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知晓率、消毒情况、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的卫生质量抽检.结果:12家浴室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70%,毛巾(浴巾)合格率100%,拖鞋合格率86.7%,池水合格率41.0%.讨论: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适时开展综合整治;强化培训,提高经营者的自我管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制订浴室池水的卫生标准;利用媒体宣传,增强社会监督.

    作者:周林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辽宁省油条和炸油条中期煎炸油抽检结果分析

    根据卫生部2004年国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要求,辽宁省于5月份对餐饮业油条和炸油条中期煎炸油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曲晓明;苏平;何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

    沈阳市大东区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3月成立以来,依法行政,加大了处罚力度.为了解行政执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现将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

    作者:武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1世纪长春市传染病现状与挑战

    本文对长春市五十年来传染病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消灭了天花;1967年麻风病达到了基本消灭的国家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分别于1983年、1997年无病例报告;稳定控制的传染病为鼠疫和布氏杆菌病,并于1980年和1990年经省考核达到国家稳定控制标准.60年代由于生物制剂的问世和使用,使某些疾病得到了控制,即疫苗使用,使脊髓灰质炎1987年发病率已控制在0.1/10万,1993年至今连续8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提前进入消灭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证实阶段.麻疹自1986年以后,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百日咳于1988年以后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另外,淋病、梅毒自1986年在我市出现,呈现死灰复燃的现象.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出血热呈现较高水平.长春市新发传染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报告.根据长春市传染病发病现状,结合长春市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挑战:至今尚未控制的老传染病需要继续控制;再度出现的性传播疾病需要防治;新出现的传染病需要研究和控制.

    作者:胡丽莉;孙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卫生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科室的职能建设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来的卫生防疫体制已不适应于改革形势的需要,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像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了.肩负着公共卫生检验监测任务的卫生检验机构,必须顺应国际潮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逐步使实验室检测工作按国际通用标准管理与国际接轨,建立一套科学、常效、权威的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的公信力和知名度,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为此,卫生检验机构中的质量管理科室的职能建设尤为重要.

    作者:李玉秦;刘桂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食品卫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卫生执法是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作者:顾勤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从现代公共卫生内涵探寻我国公共卫生建设之路

    公共卫生的内涵是随着人类生存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本文分析了现代公共卫生的内涵、特点和功能.针对我国当前突现的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基本思路:确定公共卫生范畴、政府加大投入、明确公共卫生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等.

    作者:王宏艳;王洪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1~2003年衢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在鼠传疾病的地理分区上属浙西山地丘陵区,是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为了解衢州市钩体病疫源地动态、宿主动物带菌率和菌群更迭等情况,2001~2003年对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连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监测.

    作者:方春福;余樟友;王炜;陈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突发事件的认识

    SARS的爆发与流行、印度洋地震海啸等突发事件令人深思,通过对突发事件概念、类型、危害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突发事件,有利于我们转变观念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作者:马颖;胡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个体口腔诊所(门诊部)消毒现状

    为进一步加强长春市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现状,于2004年10月22日~2005年2月,长春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开展口腔诊疗工作的口腔诊所、门诊部等医疗机构进行专项调查,重点调查口腔诊所诊疗器械的消毒及人员执业、医疗机构执业工作.从调查98家口腔诊所、门诊部的情况来看,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消毒或灭菌,不执行无菌操作,无证行医、超许可范围开展诊疗活动问题等.口腔诊所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仍是卫生监督工作的监管重点.

    作者:龙岩;贾文畏;刘淑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

    公共卫生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有效加强大同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大同市卫生局根据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按照卫生监督与卫生服务相结合、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工作思路,从2003年开始对全市公共场所实行卫生信誉度5A等级评定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1],由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具体实施.经过一年多运作,效果明显.

    作者:张雁宏;孙占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检验工作与控制医院感染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增多;以及大量老年人群及慢性病人的存在,加之医疗技术的进展,放、化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下降;内窥镜及各种导管使用,又造成了微生物入侵人体的机会,患者术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等的血液,这一切都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992~2002年沈阳市职业危害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有职业病患者约60万人,职业病人数以年均二万的速度增长,职业危害形势异常严峻.沈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其所具有的职业危害应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应作为预防与控制的重点.为充分了解全市职业危害的状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将1992~2002年11年间职业危害的分布情况分析报告.

    作者:陈慧中;张瑾;张吉慧;杨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4年通州区7类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居民的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实际情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为准确快速查找食物中毒原因提供方法.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采集样品121件,有35件样品检出致病菌,6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8.93%;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4.8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1.57%,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44%,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弧菌及空肠弯曲菌.生畜肉类污染严重,其次是熟肉制品和生牛奶.通州区熟肉制品检出率高于2003年北京市的监测值.结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应部门关注.

    作者:张冲;张兰荣;常欣;刘桂玲;迟复平;周景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4例发病3例死亡原因不明性疾病的调查报告

    扎赉特旗新林镇保林村4组有一牧包,包括雇佣5人共有7人居住包内.其中4人突然发病有3人不明原因死亡.现将病例发生及流调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庞树春;谷丽华;郝金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