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物中毒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探讨

吕胜平;毛建龙

关键词:食物中毒事件, 行政处罚, 食物中毒事故, 食源性疾患, 食品卫生法, 执法实践, 因果关系, 逻辑推理, 调查处理, 处罚原则, 证据学, 原理, 人员, 法理, 办案
摘要:对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患事件依据<食品卫生法>第39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在法理及执法实践中都没有异议.但是,对适用该条文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果关系以及量罚原则等没有详细规定.笔者曾参与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办案人员对该条文的理解不甚一致.本文试通过逻辑推理、证据学原理、处罚原则等分析,提出看法与同行探讨.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及发病状况分析

    为了解本辖区现阶段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对本地以及外来人员共407名1~50岁健康人群VZV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根据2002始纳入国家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天河区水痘发病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群中血清抗VZV-IgG阳性率平均为61.7%,年龄别流行率1~2岁、3~6岁、7~12岁、13~19岁、20~29岁、30~39岁、40~50岁组分别为14.1%、24.3%、62.0%、85.7%、95.2%、92.9%、100%,说明血清年龄别流行率以1~6岁组低,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同时对天河区2002~2003年收到报告的1 883例水痘病例分析表明,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占总病例的79.1%,与所检测的人群VZV流行率相一致,表明婴儿、幼儿、学前班儿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高度易感人群,是水痘疫苗的主要免疫对象.

    作者:程朝霞;向辉;李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4~2008年伊春市疾控中心经费收支预测的探讨

    对伊春市疾病控制中心五年的经费收支,即财政拨款、总支出及总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费),用于业务和公务支出的费用,进行计算并建立灰色动态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五年经费收支状况,为财政拨款及内部合理使用经费提供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齐兴中;徐昆亭;付百年;孟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抗非典

    2002年冬至2003年春夏,首发于广东的非典疫情肆虐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疫区的广东深受其害,作为夹在高发疫区香港和广州之间的深圳市的疫情形势曾经极其严峻,作为刚刚组建的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受了考验.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福田区抗击非典疫情的主要力量,克服人员少的突出矛盾,勇敢地迎接挑战,胜利地完成抗非典工作任务.尤其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世英;田华伟;张雪;黄慈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物中毒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患事件依据<食品卫生法>第39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在法理及执法实践中都没有异议.但是,对适用该条文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果关系以及量罚原则等没有详细规定.笔者曾参与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办案人员对该条文的理解不甚一致.本文试通过逻辑推理、证据学原理、处罚原则等分析,提出看法与同行探讨.

    作者:吕胜平;毛建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议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力度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仅用30多年的时间,中国人均寿命就从解放前的不到30.5岁提高到1980年的67.8岁,婴儿死亡率从265‰降到47‰.

    作者:吴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目的:为不断满足人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随机抽取武汉市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在社区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认识、现有的条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54.55%的医务人员对心理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专科门诊.讨论: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应开展各种心理卫生宣传活动与个别心理服务相结合;开办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门诊,满足居民群众寻求心理卫生服务帮助的需要;卫生主管部门要重视对社区卫生中心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督导和管理,在配备资源时应该重点考虑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系统培训.

    作者: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陈劲;何艳;李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高月饼卫生质量探讨

    由于贺州地区生产的月饼细菌指标达不到<国家糕点、面包卫生标准>(GB7099-1998)要求.为了找出月饼细菌指标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月饼卫生质量,于2002年8月20~22日,贺州市卫生防疫站对贺州地区12家月饼厂生产的月饼进行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调查,并对月饼污染细菌中的优势菌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直健;杨以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党和政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对其卫生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补助,同时给予相关的收费政策取得部分卫生服务收入.每年各种补助及收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因此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忆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州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目的:对广州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控制对策进行探讨,为广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广州市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明显增强,形势相当严峻.对策:切实抓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基线调查;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以健康教育与促进为主要手段,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作者:刘伟佳;罗不凡;潘冰莹;陈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沈阳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构想

    虽然SARS疫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但SARS之后留给我们深层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如何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是我们卫生部门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趋势、评价当前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及时反映某一公共卫生事件调控的效果,以达到早期发现导致某一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发生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报告如下:

    作者:张吉慧;符文华;白杉;连志勇;韩松;曲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刍议卫生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卫生行政相对人是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但由于传统的行政法学中,论述的重点是行政主体,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论述的不够充分,或是只强调其义务而忽视其能动性一面.

    作者:李国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保证地市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经费落实的设想

    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决定,要保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足够的人头、工作和建设发展经费,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省以下各级党委政府也相应作出决定.但时至今日,地市级以下疾控机构仍然主要靠创收谋生存.

    作者:曾巍;范青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美国公共卫生监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公共卫生监测对象由传统的单纯以传染病为主逐渐过渡到了慢性病、伤害、职业因素、个人行为、环境刺激等方面.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提高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同时,信息技术和流行病学方法的飞速发展,也为公共卫生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CDC需要与其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以及私人组织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作者:刘万洋;王灿;陈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97例医院感染分析及监督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已引起当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监督,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2002年1~12月医院内获得性感染397例,并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徐金华;吴建飞;王建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夯实内涵基础促进卫生监督体制持续快速发展

    经两项体制改革诞生的卫生监督所,经历了二年来的艰辛探索,开创性地获取了开局的良好进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工作运行机制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依法行使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业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卫生监督所的名声已在社会上家喻户晓.

    作者:应小毛;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98~2002年慈溪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质量状况分析

    为了解慈溪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状况,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今后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与监测及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1998~2002年慈溪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与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陈秀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以SARS为契机尽快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SARS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应急机制的脆弱,尤其是应急机制中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滞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建立全国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整合卫生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卫生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和预防机制,共享医学科技和医学教育信息,提高我国整体的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徐金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制作PDF文件开展网上审批

    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制度,方便申请人及时、有效地通过邮寄、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开展网上审批,并为之创造条件.

    作者:申屠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有争议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1 事件发生经过2003年8月12日和13日,哈尔滨市某厅基建处组织38名职工及家属,到哈市郊区的某度假村集体食宿.8月14日16:00,该厅基建处向区防疫站报告:从8月13日午后到报告时,就餐者中有16人陆续发生呕吐与腹泻,已于8月14日到省医院住院治疗.

    作者:孙锡来;张牧;于振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升疾病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地位的必要性及对策

    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各种危害健康的事件不断出现,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显著增加,而CDC作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机构,能否更好地进行疾病控制工作,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卫生人力资源的综合实力.而目前我国CDC中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势必影响到CDC当前和未来疾病控制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投入不足、管理缺位、CDC人员培养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是导致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尽快提升我国CDC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职能,加大投入和调控管理的力度;改革现有CDC人员培养教育的体系,强化CDC人力资源管理,造就一批总量和布局合理、高效的防病、控病的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陈莉;樊立华;宋喜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