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兴中;徐昆亭;付百年;孟友
自从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人至今,艾滋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传播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波及范围不断扩大,感染人群越来越多[1],迅速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无疑是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文介绍欧美等国家用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作者:马瞧勤;潘晓红;杨介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虽然SARS疫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但SARS之后留给我们深层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如何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是我们卫生部门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趋势、评价当前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及时反映某一公共卫生事件调控的效果,以达到早期发现导致某一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发生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报告如下:
作者:张吉慧;符文华;白杉;连志勇;韩松;曲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党和政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对其卫生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补助,同时给予相关的收费政策取得部分卫生服务收入.每年各种补助及收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因此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忆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进一步加强对桶装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规范桶装饮用水的生产经营秩序,确保老百姓饮用安全、放心的桶装水,2003年青岛市卫生监督所对桶装饮用水进行了专项检查.
作者:任瑞美;杨鸿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出差、旅游入住宾馆的机会越来越多,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杜绝伪劣产品对人们的危害,于1999~2002年对南昌市辖区内33家大中型的宾馆、旅店、招待所使用的客用一次性化妆品进行了81户次的监督检查.
作者:章英;叶杰;谭志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不仅严重危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愈后,也可造成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内的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将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士气,甚至关系到一所医院的生死存亡.预防和控制院感,已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汪志强;汪鸿文;邹咏梅;潘溢泓;谢任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将本地区15年来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总结执法情况,发现问题.同时就切身体会谈几点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食品卫生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喻晓芳;孙晓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仅用30多年的时间,中国人均寿命就从解放前的不到30.5岁提高到1980年的67.8岁,婴儿死亡率从265‰降到47‰.
作者:吴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伊春市疾病控制中心五年的经费收支,即财政拨款、总支出及总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费),用于业务和公务支出的费用,进行计算并建立灰色动态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五年经费收支状况,为财政拨款及内部合理使用经费提供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齐兴中;徐昆亭;付百年;孟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97年9月浙江省卫生厅批准舟山市中心血站为全省第一批HIV检测初筛实验室(以下简称初筛实验室)以来,在市卫生局的重视下,经各有关单位的努力,到2003年12月止舟山市已建有HIV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初筛中心)1家,初筛实验室9家,包括市、县(区)级人民医院4家、疾控中心2家,市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1家.至此,全市的HIV初筛检测网络已基本形成.
作者:陈国水;王忠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健康教育自始至终贯彻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但我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大众化的,往往重在发布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向公众指出疾病的发病趋势,提供的预防措施太笼统或缺乏可操作性,致使糖尿病的一些防治措施难以奏效.蓬勃兴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就如何实现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能及时发现乐清市瓶装桶装纯净水生产的主要卫生质量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乐清市卫生监督年于2003年对全市52家瓶装桶装生产纯净水企业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监测.
作者:徐佰友;赵来云;黄肖芬;徐苏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对卫生要求不断提高.伴随着公共卫生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受理、查处、反馈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工作已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政府分忧、保障卫生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也是卫生行政部门联系群众,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方式;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加强和规范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受理、查处、反馈工作,探讨原因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导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和改进相关卫生监督管理.建德市卫生监督所对2000~2002年受理的卫生监督投诉举报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邹培华;翁国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患事件依据<食品卫生法>第39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在法理及执法实践中都没有异议.但是,对适用该条文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因果关系以及量罚原则等没有详细规定.笔者曾参与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办案人员对该条文的理解不甚一致.本文试通过逻辑推理、证据学原理、处罚原则等分析,提出看法与同行探讨.
作者:吕胜平;毛建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决定,要保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足够的人头、工作和建设发展经费,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省以下各级党委政府也相应作出决定.但时至今日,地市级以下疾控机构仍然主要靠创收谋生存.
作者:曾巍;范青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经两项体制改革诞生的卫生监督所,经历了二年来的艰辛探索,开创性地获取了开局的良好进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工作运行机制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依法行使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业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卫生监督所的名声已在社会上家喻户晓.
作者:应小毛;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我国,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均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管理,使用营养强化剂必须符合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以及卫生部有关公告名单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量,并遵守相关实施细则和标准法规的规定.近年来出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营养素已经或者准备添加到食品中,在提高食品供应质量、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李晓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SARS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应急机制的脆弱,尤其是应急机制中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滞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建立全国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整合卫生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卫生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和预防机制,共享医学科技和医学教育信息,提高我国整体的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徐金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背景2002年11月份,广东省首例输入性非典病例确诊,卫生部立即明传电报,要求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对此病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2003年3月份非典向我国其它省市地区传播,截至6月24日,全国内地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5省未发生非典疫情外,其余26省均有发病或输入性病例.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制度,方便申请人及时、有效地通过邮寄、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开展网上审批,并为之创造条件.
作者:申屠杭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