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陈涛安;张辉

关键词:血站, 采供血, 信息管理系统, 血液采集, 计算机网络, 有效监督, 以人为本, 业务流程, 显著成效, 卫生法规, 实际应用, 生命健康, 人民群众, 规范管理, 管理工作, 数据库, 实验室, 运输, 血库, 性能
摘要:血液采集、检验、运输直接决定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规范管理、有效监督是各级血站、血库的一项紧迫的工作.针对血站中的血液采集、检验、生产、发放的业务流程,以国家各类卫生法规、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成功的管理工作和实验室的经验,本着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性能的原则,我们开发了血站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区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报告系统浅析

    目的:探讨区级疾病控制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中建立应急报告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对市疾病控制机构阶段性应急疫情报告的指导,分析本区执行疫情报告系统的可行性和应急性.结果:应建立疫情应急报告信息化网络系统,减少疾病的误诊率、重报率和漏报率,提高报告及时率,杜绝疫情扩散,及早控制疫情.结论: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报告系统是必要的,政府统筹,全民动员,是迅速控制疫情的重要因素.

    作者:唐晓;范建文;张瑞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太仓市城乡居民血糖水平调查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剧增的主要疾病,是全球所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

    作者:何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论卫生监督公开行为

    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民主公开的原则,凡是行政执法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公开制度是人民群众享有的对卫生监督执法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它使得卫生行政执法相对人能够了解卫生监督工作,便于对卫生监督机关进行监督,有利于防止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武断和专横,促进卫生监督机关的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褚庆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ET冷灌装果蔬汁饮料生产线HACCP研究

    本次研究以10%真鲜橙PET冷灌装生产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HACCP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鉴定和评估可能导致污染发生的各种危害因素及其危险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四个关键控制点,并确定了相应的关键限值,并对每-关键控制点建立了监控、纠偏措施,制定了验证程序,对每一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进行了有效性的验证,建立了记录保持系统.体系建立后,员工的产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表明建立的HACCP体系可靠、有效.

    作者:杜治琴;张剑波;包大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及对策分析

    成都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急性传染病死因顺位已由解放初期的第一位退至第六位,计划免疫取得新进展,巩固儿童预防接种成果,全市已顺利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重大疫情、灾后疫情、突发卫生事件及不明原因疾病得到了及时调查处理.人均期望寿命由1990年的71.14岁上升到2002年的75.19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急性传染病防病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任务日益加重,三是疾病控制体制需进一步完善,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作者:李建华;彭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危机使社会关注公共卫生

    1.公共卫生的概念,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的春夏之交,由中国广东开始的,波及世界范围的SARS危机使得社会舆论开始重新关注传染性疾病、重新关注公共卫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作者:胡永华;任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ACCP管理系统在提高烤羊肉串卫生质量中的应用

    烤羊肉串是即食食品,靠事后检控不切合实际.依据HACCP管理方法,对其危害进行分析,对危害进行评估制定出现场监控标准,达到现场监控,提高卫生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萍;郝敬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澳大利亚健康促进理念与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澳大利亚围绕生态大众健康保护积极开展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获得了世界相关专家的认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陈连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1年荔湾区居民人口结构状况分析

    为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的人口结构状况,向社区卫生服务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规划提供可靠、准确的人口数据,达到预防疾病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对2001年荔湾区居民的人口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欧阳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玄武区居民有关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高血压是目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了解人们对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进行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于2002年12月对南京市玄武区居民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力;李颖囡;张志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04例当场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行政处罚法>实施以后,简易程序在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这对于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在对<行政处罚法>关于简易程序表述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导致在简易程序的执行上出现一些偏差,造成一些当场行政处罚的不规范甚至不合法.

    作者:鲍志潮;陈功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流行期间北京市部分发热门诊的定性调查

    为了控制SARS在医院门诊和急诊内交叉感染,保证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北京市于4月初开始在医院内陆续开设发热门诊,以便集中收治和隔离SARS病例.随着发热门诊数量的增多,发热门诊本身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我们于2003年5月初进行了定性调查研究.

    作者:孙培源;詹思延;曹广文;刘彦;王诚;敦哲;王炳才;董淑兰;蒲永兰;郭菁;蔡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探讨

    为了促进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指出了目前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分析了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强化监督管理的对策.

    作者:韩力;王解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云南省近年食物中毒危害分析与对策探讨

    通过对不同场所、不同食品、不同致病因素食物中毒情况及危害进行分析,探索食物中毒发生的危害范围和程度,提出对策与控制措施.

    作者:杨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1980-2001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伤寒在黑龙江省的流行特征,制定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黑龙江省1980~2001年伤寒疫情资料系统分析.结果: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伤寒发病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部分地区仍有暴发流行.分析表明伤寒病以青少年为主,多集中于7~9月,农民、工人和学生发病较多,性别分布差异不显著.结论:可通过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和防护、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Vi多糖菌苗的预防接种等措施切断伤寒的传播途径,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以预防和控制伤寒的流行.

    作者:裴迎新;王晓平;王华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进一步加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为开展全国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提供相关材料.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评的单位寄发调查表,对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39家血站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血液中心12家、中心血站94家、县(区)血站21家、军队血站5家、中心血库7家.检验科血型血清学检验人员平均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6%、中级30.4%、初级63.4%、其它2.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8%、大专42.5%、中专50.0%、其它2.4%.血站中开展ABO定型占100%、Rh(D)占97.8%、抗体筛查占64.0%、抗体鉴定占46.0%、交叉配血占84.9%、疑难血型鉴定占60.4%、Rh(-)患者配血占67.6%、白细胞血型占14.4%、血小板血型占16.5%、组织器官移植配型占10.1%、亲子鉴定占7.9%、新生儿溶血病检查占56.8%.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采用纸片、玻片、瓷片法占77.0%、试管法占77.7%、微量板法占38.8%、凝胶柱法占10.1%、抗球蛋白试验占68.3%、酶技术占42.4%、吸收放散试验占48.9%.结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在检验技术人员、检验项目开展、检验方法技术使用、检验仪器方面比较落后,应重视血型检验,加强血型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邢文革;马嵘;郑怀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品卫生标准中致病菌指标值得商榷

    致病菌作为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引用频率较高,据统计80%直接入口食品的卫生标准中都含有该指标.但是在多年的执法实践中笔者发现,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致病菌指标表述过于笼统,不够确切,外延太广,不利执行.现探讨如下:

    作者:刘仁昌;孙爱国;迟少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小食品的卫生质量状况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切实加强儿童食品的卫生质量的监督、监测工作,确保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于2001年元月20日~30日和6月30日2次以武穴市区为重点,对58户儿童小食品经营单位(户)所批发经营的外埠食品共6大类,近1000个品种的儿童小食品的产品标识、感官性状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近1000个品种的样品按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2次共抽取各类样品234份并送检,现将调查情况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武;刘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3年广州市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2003年5-6月份,广州市连续9年没报告乙型脑炎(乙脑)病例后首次发生乙脑流行.全市共报告乙脑确诊病例17例,死亡1例.有报告病例的区、县级市占全市区(县)数53.8%.病例年龄小2岁,大27岁,10岁以下占82.4%.病例本地户籍8例,外地户籍9例.本市户籍儿童病例全部乙脑免疫史,但按程序完成免疫只占16.7%;外地儿童病例均无乙脑免疫史.外来儿童除1例住出租屋外,均住在窝棚或地处偏僻的废弃建筑里,调查发现,这些居所外来儿童84.4%是院外自行分娩,计划免疫机构很难及时发现.这次乙脑流行,暴露了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资源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梁建华;谭慧峰;王大虎;袁俊;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公共卫生效能源于定位公共行政管理中

    突如其来的SARS肆虐给2003年带来了一个含泪的春天.血的教训凸现了我国公共卫生缺陷,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SARS病毒太强,而是我国公共卫生屏障薄弱,公共卫生观念、责任意识、管理模式、防范预警机制、救治体系、疾病监控网络机构存在问题.

    作者: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