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伟;王丽丽
目的:了解陕西省城市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不平等现状,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灾难性卫生支出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方法:研究使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测量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运用集中指数测量灾难性卫生支出不平等程度,并将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陕西省城市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17.47%;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数为-0.178.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规模、户主文化程度等对不平等的贡献率为正值,增加了偏富人不平等性.家庭经济状况对不平等的贡献率大为39.37%.结论:陕西省城市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家庭.缩小贫富差距,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与增加小规模家庭抗风险能力对于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不平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永建;李艳丽;张文亚;杨金娟;周忠良;任建萍;高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71家试点医院2012-2014年的改革效果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对比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山东省第一批71家县级公立试点医院的改革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运营情况总体上较为平稳,但负债规模逐渐扩大,以药养医的现象仍然存在,改革效果尚未明显显现.结论:继续统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措施,增加政府财政补助投入,严格控制举债规模;持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王欲晓;孙经杰;刘振华;井淇;徐凌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状况,并提出推进社会资本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对发改委公布的124项健康领域的推介项目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健康领域成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合作项目的优先选择,医疗保健类项目在中国东、中、西部都多于养老类项目,特许经营是当前合作项目中政府主要的参与方式,BOT和BOO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主要模式.结论:深化顶层设计、厘清政府责任、强化效果跟踪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作者:张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镇江市居民医保部分重大疾病住院治疗运行情况及补偿支付方式.方法:对镇江市区2014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分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2014年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镇江市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方式和经办管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镇江市居民重大疾病住院治疗医保制度内费用补偿比达92%以上,总费用实际补偿比平均达70%以上,补偿幅度为居民大病保险所不及,然而覆盖病种有限.结论:建议将重大疾病病种全部纳入按病种付费制度;居民重大疾病逐步向居民大病保险过渡,同时扩大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和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提高实际支付率.
作者:汤丽娟;吴阿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分析改革难点,为其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改革经验.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对比试点地区价格改革前后工作量、均费、药占比、收入结构、患者个人支付水平变化.结果: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影响较大,工作量增速放缓,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抑制,群众个人支付稳定,但财政补偿不足,护理成本补偿仍显不足,且项目付费下医疗价格调整可能刺激诱导医疗需求.结论:改革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相关部门加强政策联动,建议推行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试点医院总会计师政府委派制,公立医院积极改革运行机制,有助于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戴文娟;丁金华;吕娟;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研究总结了卫生财政预算基本建设、大型修缮、信息化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公共卫生项目的特点,以及以绩效目标申报、项目库、结果导向为核心的预算管理要求.
作者:郑大喜;戴小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免费供应的可行性.方法:以上海市65岁以上老人基层用药现状为基础,测算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免费供应后财政、医保和个人的负担,并结合当前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因素分析其可行性.结果:2013年上海市基层若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国家基本药物免费供应需要10.25亿~33.18亿元,其中医保负担6.74亿~29.9亿元,财政负担1.02亿~11.31亿元.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免费供应具备政治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财政和医保能够共同从经济上保障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需加强系统研究,从筹资、支付、组织、监管和行为等层面共同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居民用药需求.
作者:王力男;何江江;金春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变化情况,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经济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07-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总费用研究结果,计算人均现金卫生支出、人均现金卫生支出占年收入的比重,通过不同年份间的纵向对比分析,城镇与农村对比,与全国水平横向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结果:内蒙古自治区人均现金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医疗经济负担存在明显不公平.结论: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合理构建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筹资比例;逐步减轻城乡之间医疗经济负担的不公平性.
作者:周书美;范艳存;孙静;闻岚;薛清元;李长乐;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综合分析社会资本办医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为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调研和SWOT矩阵分析,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展开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新医改背景下,社会资本办医具备管理体制先进、服务理念到位、医疗市场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诚信危机、发展空间小、办医成本高、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等劣势和威胁.结论:基于SWOT分析,社会资本办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回避威胁对策如下:落实配套措施,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空间;准确定位,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完善自身发展,提高公信力;重视人才建设,提升技术水平.
作者:包伟;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2011年10月南通市医疗保险中心降低了部分抗肿瘤药品的自付比例,本研究评价该政策对肿瘤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使用过自付比例降低抗肿瘤药品的患者数据,描述性分析抗肿瘤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降低抗肿瘤药品个人自付比例后,品牌药和通用名药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次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增加,个人自付费用及自付比例降低.回归结果发现,肿瘤患者的次均住院个人自付费用降低了54.5% [P<0.001),个人自付比例降低了12.5个百分点(P<0.001),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增加了35.9% (P<0.001).品牌药使用是影响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结论:医保部门应在总额控制或病种支付的前提下,制定医保药品目录报销的多层价格机制,引导居民合理使用药物,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高月霞;肖静;孙华;耿晨;徐程;沈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为我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探索英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体系的特点及其对英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了解我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的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结果:英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工作方式公开透明,管理流程清晰,评估方法严谨,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度高并且专业团队充分协作.而我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流程、严谨的方法、合理的章程以及项目评估结果的落实机制.结论:建议对我国公共卫生项目评估流程和方法制定全国指导,着手建立一个国家级公共卫生项目评估机构,抓紧构建公共卫生项目评估人才支撑网络,并健全公共卫生项目评估结果传播机制.
作者:吕兰婷;张雨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2014-2017年期间的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总费用进行预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运用数学GM(1,1)分析模型对卫生总费用进行预测,采用灰色绝对关联方法、灰色相对关联方法和灰色综合关联方法分别对影响卫生总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总费用处于高速并持续增长的状态,并将于2017年达到13 02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人均GDP、老龄化状况、卫生技术人员以及新增医院设备四项指标,其综合关联度均高于0.75,具有强关联性.结论:本研究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控制不合理卫生费用增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彩霞;薛清元;范艳存;孙静;闻岚;周书美;李长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我国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积极探索,破除以药补医,还原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正越来越多地被试点地区所接受.黑龙江省杜蒙县在充分准备、努力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试点县面临的共性问题,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如何有效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医院自身挖潜来弥补和解决,从理性分析县域医疗资源现状入手,以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担负起政府维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民生责任,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作者:王海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文章阐述了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探讨了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定价主体较单一,成本核算不够科学,医疗服务价格偏离成本和价值,内部比价欠合理,调整不够及时,价格监管尚不到位等;提出了要引入多方谈判机制,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改革支付方式,落实价格监管,分级定价,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等相关建议.
作者:杨婷婷;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系统分析小肠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明确费用的影响路径及其影响程度,为医院费用管理做参考依据,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作参考.方法:回顾性搜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小肠肿瘤住院患者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份、平均住院日、性别、是否手术和病理分型能直接影响住院次均费用,医保身份和疾病复杂程度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次均费用.结论:精细化的费用管理需考虑病种费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路径.对于肿瘤专业,同一病种存在不同的病理分型等因素,而治疗方案往往需要个体化,未来的肿瘤专业病种付费将是一项系统工程.
作者:陈治水;冷家骅;李英;郑启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政府公立医疗机构补助受益归属方法,评价和测量公平性政策目标实现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方法: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传统的受益归属法进行合理改进.结果:在传统受益归属分析的基础上,将医保补偿费用加入到模型中,形成改进的按比例和线性函数受益归属分析法.建议:受益归属分析要考虑中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补偿途径、不同自付人群的不同收入层次以及补偿群体的不同情况来分析.要综合考虑公立医疗机构接受政府卫生补助的同时是否实现我国新医改的目标.
作者:孙玉凤;徐凌忠;刘鸿宇;李林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院财务管理贯穿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文章旨在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新医院财务及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结合医院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现状,主要从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职能重心的转变、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人员素质的优化等方面,探讨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措施,进而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活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产权制度质量对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2007-2013年世界56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产权制度质量对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健康水平,产权制度建设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作者:曾志伟;杨林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前学术研究和业界实践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案普遍以项目成本核算为基础.文章文从研究现状入手剖析了当前核算方案的实践困惑,创新提出了基于单患者的C型病种成本核算方案.然后对某大型三甲医院2014年度数据测算,以期为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方案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陈媚;王晓飞;韦健;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县外住院流向调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及居民补偿受益的影响,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方法:运用Excel 2010对湖北某县2004-2013年参合患者县外住院比重、住院费用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同机构比例调整法对县外住院比例进行调整.结果:县外住院人次比重、次均住院费用逐年增加且增速高于县级和乡级,2013年县外医疗机构36.05%的住院患者消耗了51.36%的补偿支出.2013年县外住院人次下降比重由1%到降至县域就诊90%时,节省的住院补偿费用比重由0.66%增加到17.30%,实际补偿比增量由0.59%增加到21.43%,参合费用人均节省量由2.15元增加到55.91元.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量的县外住院增加了患者就医负担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风险,县外住院患者下沉可大大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或提高参合居民的受益.建议建立合理的县域外就诊引导机制,强化县域外就医的筛选与分流;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与县外医疗机构的服务协作,降低域外就医比重;继续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济杠杆作用,拉开价格差距,体现县域内医疗机构价格优势.
作者:金廷君;陈迎春;吴妮娜;张丽晶;李浩淼;施利群;张研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