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德市2011-2016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来源分析

陈志健;孙彬彬;薛朝红

关键词:肺结核, 患者来源,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宁德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来源分布,为患者发现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宁德市2011-2016年结核病患者登记资料进行患者来源分析.结果 宁德市2011-2016年共登记8 1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来源以综合性医院转诊为主(48.9%),其次是因症就诊(27.0%)和追踪(23.0%)、健康体检(0.5%)、密切接触者筛查(0.1%)、其他(0.2%);转诊和健康体检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因症就诊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综合性医疗机构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首诊的主要机构,因症就诊占比大,在实施结核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模式转型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便于患者治疗管理,同时注重密切接触者筛查和健康体检.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成年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自报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福建省成年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自报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福建省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描述≥15岁居民自报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1 961人,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1.1%和2.5%,总服药率分别为92.9%和94.0%.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糖尿病(OR =3.65)、BMI(OR =3.01)、年龄(OR =2.64)、吸烟(OR=1.47)和就业(OR=1.17);糖尿病主要影响因素:高血压(OR =3.66)、BMI(OR=1.97)、就业(OR=1.63)、年龄(OR=1.49)和饮酒(OR =0.61).结论 福建省成年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自报患病率比10年前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高血压与糖尿病间互为危险因素.建议在防控高血压和糖尿病时采取综合措施共同施策,以降低其不良健康影响.

    作者:黄才茂;郑振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福清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放射性核素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福清核电站周边地区运行前期食品放射性核素本底值,为长期监测比对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居民日常食用的13种食品样品,预处理后用高纯锗γ谱仪检测食品中的放射性核素.结果 福清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样品中检出的放射性核素,是天然核素238U、232Th、226Ra、40K以及人工核素1377Cs,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福清核电站30 km范围内居民日常食用的食品中,人工和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处在本底水平,膳食摄入后对人体造成的剂量负担较小,但仍需继续监测.

    作者:郑琪珊;卿云花;黄丽华;赵时敏;刘佳;林丹;张燕;郑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校初中生性知识和性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初中生性知识认知情况和性态度,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尤溪县某中学的410名初中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性态度、性知识获取途径及需求调查.结果 调查的初中生中,男生210人(52.4%),女生191人(47.6%).11道性健康知识题中,有9道题女生正确率高于男生;性态度调查,有38.6%的男生和34.6%的女生赞成校园恋情;男生认同自慰行为及性梦属于正常现象者(51.4%、75.2%)多于女生(29.3%、57.1%);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依次为来自报刊杂志或影视网络(58.4%)、学校(58.1%)和家长(21.2%),对学校举办的性健康知识讲座感兴趣者占38.9%.结论 该校初中生的性健康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需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作者:刘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茶叶中高氯酸盐检测与污染情况分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高氯酸盐,并调查市售茶叶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用0.2%乙酸提取,经石墨炭黑柱净化,以0.1%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高氯酸盐浓度在0.25~5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96%~102.1%,相对标准偏差0.9%~1.6%,定量限0.01 mg/kg.茶叶中高氯酸盐检出率91.1% (112/123),含量均值196.5 ng/g,中位值129.5 ng/g (10.1~735 ng/g).茶叶中高氯酸盐检出率较高,按茶叶种类和生产地域比较含量差异不大.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较好地满足茶叶中高氯酸盐的检测需要.

    作者:华永有;李宇翔;林宏琳;陆秋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楚雄市2007-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楚雄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水痘个案病例及暴发疫情数据.结果 楚雄市2007-2016年共报告水痘2 864例,年均发病率49.7/10万,无死亡.发病呈双峰分布,每年4~6月(36.6%)及11月至次年1月(30.5%)为发病高峰期.病例女性别比1.04∶1;<20岁组发病占80.7%;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71.4%);市区所在地鹿城镇病例数多(55.8%).10年共报告水痘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110例,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楚雄市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及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小学是疫情高发场所.应采取加强免疫、提高监测敏感性,落实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以防止水痘暴发.

    作者:王芳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武汉市蔡甸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蔡甸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人禽流感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对患者、可疑暴露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展开调查.采集病人呼吸道标本用RT-PCR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涉禽场所(含涉疫门店)外环境标本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H5、H7亚型).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呼吸道标本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涉疫门店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检出4/9,H5检出2/9.病人确诊后经定点医院抗病毒、给氧、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病情控制、治愈出院;可疑暴露者2人、密切接触者6人经7d医学观察未见异常.结论 冬春季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期,应提高公众防病意识,继续强化活禽市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长远防控奠定基础.

    作者:耿雪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 探讨实施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体系对职业防护的影响.方法 制定职业防护培训课程和实践培训计划,建立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培训体系;以某医科大学2012级实习护生为试验组,2011级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职业防护能力及锐器伤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防护认知得分(76.5分)高于对照组(64.4分),其中职业暴露、防护用品使用和基本概念认知,试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锐器伤发生率(60.9%)低于对照组(80.3%);试验组发生锐器伤的报告率(39.3%)高于对照组(18.0%).结论 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能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作者:韩秋凤;吴凡;张振香;林霄;张梦玲;赵淑好;万超;林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南平市2012-2016年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南平市部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督促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饮食安全.方法 2012-2016年对南平市20类食品按GB 4789.10-2010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共采集774份食品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年均检出率7.5%,其中2012年检出率高(14.5%)、2016年检出率低(0.1%).20类食品中,熟制米面食品检出率高(37.5%),其次为调理肉制品(33.3%)和冷冻肉糜制品(20.0%).14类食品653份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外卖配送餐(7.7%)、速冻米面制品(3.6%)、学生餐(2.8%)、冷冻饮品(2.0%)和熟肉制品(0.9%).结论 南平市售食品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严重,且各种食品均有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对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监管,以确保饮食安全.

    作者:周颖;叶丽丹;胡凤清;叶素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龙岩市柯萨奇病毒B5型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龙岩市2012年病毒性脑炎病例柯萨奇B组病毒5型(CVB5)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患者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用中和试验确定毒株血清型,用008-013 (GCRTGCAATGAYTTCTCWGT/ GGIGCRTTIC-CYTCIGTCCA)和012-011 (ATGTAYGTICCICCIGGIGG/GCICCIGAYTGITGICCRAA)两对引物分段扩增VP1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从152份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2株CVB5,其部分VP1编码区序列长度为469/434个核苷酸,编码156/144个氨基酸.2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2%,氨基酸同源性86%;与原型株Faulkner的核苷酸同源性73%~77%,氨基酸同源性82%~91%.与2011年3株龙岩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83%~92%,氨基酸同源性78%~93%.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龙岩分离株同属D组基因型.结论 龙岩市2012年流行的CVB5病毒株出现了较大变异,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应加强对CVB5株所致疾病的监测及其遗传进化的研究,为相关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作者:张彦锋;陈前进;曹春远;何春荣;何云;廖亦红;吴水新;罗招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龙岩市2005-201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目的 掌握龙岩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岩市2005-2015年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龙岩市2005-2015年报告甲肝821例,年均发病率2.8/10万.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男性发病率(3.8/10万)高于女性(1.7/10万);发病年龄主要在35~54岁(43.5%),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后,15岁以下人群报告发病率有所降低;病例主要职业为农民(57.2%);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龙岩市甲肝发病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应继续加强人群免疫接种,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同时加强甲肝监测工作.

    作者:陈冰;邱睿;吴海;张敬;吴莹;赖红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早期预防和干预.方法 2016年3~9月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出生于福州地区的婴幼儿293例,分为过敏组(130例)、对照组(163例),进行25种影响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期饮酒(OR=7.86)、过早添加辅食(OR=2.78)和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2.35)是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服用益生菌是保护因素(OR=0.51).结论 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幼儿,更应重视后天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合理使用益生菌.

    作者:李国波;葛品;刘桂华;徐玉英;欧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福州市首起沙波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福州某幼儿园一起沙波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数据.结果 该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12例,均为大二班学生,幼儿园罹患率为2.4%(12/499),其中大二班学生罹患率达31.6%(12/38);11份肛拭子标本共检测出9份沙波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81.8%(9/11);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及时控制.该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系沙波病毒感染所致,可能因未及时清理病例呕吐物和消毒厕所,主要传播途径为吸入呕吐物气溶胶和接触传播.结论 应大力加强防病知识宣传,重点关注学校、托幼机构的聚集性疫情,做好学生和托幼儿童沙波病毒急性胃肠炎防控工作.

    作者:王瀚炜;王镜泉;陈敏红;羊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妇幼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目的 探讨某三甲妇幼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93.1±15.3)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儿科、综合科室、护理管理岗位和产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R=0.209).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科室、岗位和待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升护理人员抗压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建设和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举措.

    作者:池蓉;刘桂华;苏晓娟;江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起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

    目的 调查南宁市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了解疫情特征和临床表现,采集病人肛拭子和直饮水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疫情共41例发病(幼儿38例,教职工3例),总罹患率25.5%(41/161),有明显班级聚集性;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97.6%)、腹痛(43.9%)、发热(26.8%)和腹泻(12.2%),病情大多较轻,经休息或服药后痊愈,病程1~2 d.实验室检测肛拭子8份,有6份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75.0%).根据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通过停课、隔离患者、加强消毒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快速平息.结论 应对基层人员加强卫生防病培训,提高对诺如病毒感染认知水平,增强传染病报告意识,早期进行正确处置,以防止疫情蔓延.

    作者:廖克昌;黄超俊;覃健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和部分病例肛拭子等样品,按GB 4789-2010进行病原菌检测,分析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结果 该起食物中毒共发病36例,均为学生,罹患率3.2%.潜伏期平均(20.4±5.5)h,中位数19 h(13~38h);主要症状为腹痛(97.2%)、发热(94.4%)、腹泻(91.7%)和呕吐(72.2%),患者经治疗或自行服药后缓解并痊愈,病程2~5 d;共检测样品36份,从1份奶油面包、12份病人肛拭子中检出沙门菌;对相关食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奶油为可疑食品(OR =5.44).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奶油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陈亚娜;曹信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南平市2007-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南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平市2007 2015年病例资料.结果 南平市2007-2015年共报告HFRS病例837例,死亡8例,年均发病率3.37/10万,死亡率0.032/10万;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期;松溪、邵武为高发地区;病例男女比为1.98∶1,年龄以30~60岁居多,农民病例占54.5%.结论 南平市HFRS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应加强高危地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对高危人群宜采取预防接种措施.

    作者:文辉;侯成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Reed-Frost模型拟合一起封闭式流感暴发

    目的 应用Reed-Frost模型对宜昌市一起封闭式流感暴发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确定型Reed-Frost模型拟合该起流感暴发,分析不同的有效接触率和隔离率,运用卡方检验确定模型参数.结果 此次暴发共发现流感病例65例,罹患率37.4%,疫情持续1周,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确定有效接触率为0.04、隔离率为0.89时,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结论 Reed-Frost模型对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期短、潜伏期固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起的点源暴发,有良好拟合效果,可应用于此类疫情处置评估.

    作者:张皓;王蕾;刘建华;刘晓俊;王邦军;杨忠诚;赵鑫;燕虹;邢学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6-2016年目标人群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福建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目标人群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比较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福建省2006-2016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福建省2006-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人群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42/10万、0.05/10万和0.24/10万,占比从55.5%下降至29.5%.2009-2012年9地市人均发病率较2006-2008年有大幅度下降(>96%);2013-2016年较2009-2012年有所上升,但与2006-2008年相比仍有较大幅度下降(81.4%~98.1%).3个时段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分别占83.0%、80.9%和85.3%.结论 大规模强化免疫能使麻疹发病率快速下降,但仍需加强常规免疫、查漏补种和补充免疫,减少人群中无免疫者的比例,以降低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作者:陈俊磊;周勇;潘伟毅;蔡志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海淀区2012-2016年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12-2016年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疫情研判及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每起疫情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发病者咽拭子进行检测,对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海淀区2012-2016年共发生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涉及460例,均为学生(男生247例、女生213例);2014年发生疫情数多(16起),93.3%(28起)发生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学和初中占83.3%,疫情平均持续128 h,平均发病15.2例.发热者咽拭子病原检测阳性率53.5%(160/299),检出病原5种:甲型流感病毒(21起)、乙型流感病毒(4起)、腺病毒(2起)和鼻病毒(1起);乙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病例数多(19.2例/起),鼻病毒病例数少(11.0例/起).结论 海淀区聚集性发热疫情的主要病原是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小学和初中生是主要受累群体;切实提高小学和初中生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是预防聚集性发热疫情的重点措施.

    作者:邢彦;华伟玉;刘锋;李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者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得分,以及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类似,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前2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均类似,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均有所提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褥疮、局部出血、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华正博;孙巧琳;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