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峥华;邓春明;李帮锐
目的 了解南安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防止疾病通过公共用品传播.方法 对2011-2014年南安市368家公共场所3 774件公共用品,按GB/T 18204.5-2000与GB/T 18204.3-2000检测,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4年南安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9.8%,其中公共浴室公共用品合格率高(95.6%),娱乐场所低(81.2%);4年公共用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5.4%、89.8%、89.2%和85.4%,呈下降趋势;布草类用品合格率(91.2%)高于杯具类(86.2%).结论 应加强卫生监督,提高公共用品消毒知识知晓率,落实消毒措施,保证公共用品使用安全.
作者:吕雅玲;叶文迪;陈秀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晋江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情况,探讨提高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患者11 990例,转诊11 875例,总转诊率99.0%,转诊到位率50.4%;结防机构追踪率99.9%,追踪到位率84.3%,总体到位率92.4%;辖区内的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均高于辖区外.结论 应进一步扩展医防合作策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作者:柳东时;林炎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60岁老年人死因、地区分布及医疗机构报告情况.方法 利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60岁老年人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93 731例,性别比1.3∶1.死因前5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病、伤害和诊断不明;60至79岁组男性构成比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3年间报告死亡病例逐年增加,乡镇级增加明显(69.2%以上);3年合计老年人死亡数占比前3位为泉州、福州和龙岩.结论 了解福建省近年医疗机构报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性别、年龄特征、各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和地区分布等,可为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人死亡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黄文龙;祝寒松;张莹珍;陈光敏;谢忠杭;欧剑鸣;洪荣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特点,确定无偿献血招募指南,为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德市HIV抗体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宁德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24.89/10万(16/64 276),2013年高,达53.65/10万(7/13 048).感染者男性(75.0%)多于女性,18~39岁占68.8%,62.5%未婚,≤初中和≥大专占81.2%,职业呈散在分布,31.3%为重复献血者,87.5%可能通过异性接触感染,1例(6.3%)同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2012年后宁德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应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和献血者的自我排查,建立艾滋病信息网络,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林海;潘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蓬莱市饮用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分析其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为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样检测蓬莱市农村饮用水中微量元素,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2006-2013年共检测1 000份水样,农村饮用水铅、镉、铜、锌、锰、六价铬、汞合格率均为100.0%;铁、砷的合格率均为99.8%,氟化物合格率97.3%.水碘均值6.9 μg/L,低碘水占81.2%.结论 蓬莱市农村饮用水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村庄水氟超标和水碘含量低,需去氟补碘.
作者:吕丽卿;董婕谨;耿美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漳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农改水)微生物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市2010-2012年农改水卫生监测资料,分析微生物超标“三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结果 6批次114处456份农改水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面水占90.4%,部分处理供水占78.1%、完全处理供水仅占19.3%,卫生合格率仅37.3%,微生物超标率达56.4%.影响微生物超标因素有监测年度、区域、处理方式、水源水、水样和浑浊度、pH值等指标,尤以消毒措施的影响显著.结论 目前该市大多数农改水仅做部分处理,水质卫生合格率低,存在水源性疾病传播风险.应加强农改水工程建设与供水卫生监督监测管理.
作者:陈菁巧;陈文金;华卫平;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丰泽区居民死因构成及顺位,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系统中居民死亡病例,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与构成比.结果 2013年全区共报告户籍死亡个案1 161例,粗死亡率518.09/10万,男性死亡率(623.60/10万)高于女性(407.93/10万);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全人群死因前5位(84.7%);不同年龄段前3位死因与全人群死因差别显著,但除0~14岁组外,恶性肿瘤均居前2位,为主要死因;三大类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0.8%.结论 丰泽区居民死亡主要的死因为慢性病,其中恶性肿瘤为首位死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陈燕华;姜武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晋江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方法 用系统抽样法(LQAS)对2009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儿童现场入户调查.结果 共调查798人,儿童建卡率90.4%,建证率100%.“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超过9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97.6%,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新增疫苗接种率,乙脑疫苗1、2剂98.9%和96.2%、A群流脑疫苗98.5%、甲肝疫苗96.9%、麻腮风疫苗98.4%.流动儿童接种率较于本地儿童低(98.0%,99.4%).疫苗不合格接种共239针次(1.7%),以超期接种为主(59.8%);漏种133针次,原因以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居多(51.9%).结论 晋江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仍有薄弱环节,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流动儿童管理力度.
作者:赖礼潜;蔡莉莉;王瑜玥;黄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完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3年12月4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进行分析.结果 应查住院患者339例,实查率100.0%;发现医院感染8例次,院感现患率2.4%.新生儿科现患率高(10.2%);感染部位以眼部居首位(62.5%);抗菌药物使用率43.1%,限制级药物使用率偏高(57.5%),预防用药比率过高(69.9%).在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中以一联居多(66.4%).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可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作者:黄雪敏;朱海城;刘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从东川区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2005-2013年≥60岁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信息,分析治疗转归,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9年间共登记管理≥60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89人,治愈率(91.8%)比<60岁者(95.6%)低.治疗不成功率以复治(21.7%%)、未实施系统管理(50.0%)和就诊延迟>28 d(10.4%)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成功率初治患者是复治患者的4.5倍,实施系统管理者是未实施者的14.9倍.结论 老年肺结核是结核病的防治重点,应重视复治患者治疗情况,切实落实系统管理.
作者:马婧;陆林;许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鲤城区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疫情资料,对鲤城区2006-2013年门诊新发涂阳肺结核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3年鲤城区新发涂阳肺结核共666例,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但相对集中于3~8月(64.3%);15~54岁报告病例数多,共569例(85.4%);男性发病较多,性别比2.1∶1;分布前3位职业为民工、工人和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分别占28.2%、27.2%和8.3%.结论 鲤城区结核病疫情仍较严峻,城乡结合部15~54岁聚集性男性人群是防控的重点.
作者:张臻平;白雪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对1例被误诊为“药疹”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敏感性,提升应对能力.方法 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综合病人发病及诊疗过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双份血清IgM和IgG抗体均阳性)及鼠密度监测(21.9%),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结论 病例为发生在沿海城区,症状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尤其基层乡村医生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加强医防沟通,使临床医生及时了解疫情变化趋势,提高诊疗敏感性.
作者:林辉荣;温瑞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莆田市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完善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采集静脉血2~3 mL,用ELISA检测麻疹抗体水平.结果 调查抽样的4个镇/街道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696.5 mIU/mL,抗体阳性率90.7%,其中保护性抗体阳性率54.6%;不同年龄组间GMC、抗体阳性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10~14岁、15~24岁组麻疹抗体浓度低;平原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山区和沿海地区;农村抗体阳性率较城镇高.结论 应将10~35岁人群作为麻疹防控中关注人群,建议在该人群中开展1剂次麻疹强化免疫;完善预防接种措施,缩小城乡间、不同地区间消除麻疹工作的差异.
作者:刘千晓;凌龙美;梁祖美;胡奇胆;张勐劼;林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生活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顶空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并对顶空瓶类型、顶空平衡条件、标准系列配制方法等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方法检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 该方法中氯仿在1.8~36.7 μg/L、四氯化碳在0.24~4.77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y=75.09x+67.63(r>0.999)和y=1152.07x-49.07(r>0.999).2种化合物加标平均回收率89.6%~107%,相对标准偏差4.9%~7.4%,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37 μg/L和0.00050μg/L.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较国标法合理,且灵敏度高,准确性、重现性好,适应于生活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测定.
作者:黄盈煜;陈林刚;谢维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剂(二元制剂)的消毒效果与稳定性.方法 用理化分析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用丙二酸法测得该缓释剂的A液二氧化氯含量为4.1%,置37℃储存90 d后,下降率为2.4%.将该缓释剂的B剂粉末倒入A液瓶子中,摇匀后置1 m3密闭空间内,自然熏蒸1h、2h、4h和6h,对人工涂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64.3%、98.6%、100.0%和100.0%;放置第30 d时,对人工涂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自然熏蒸1h、2h、4h和6h,其杀灭率分别为47.4%、65.0%、86.0%和93.1%.结论 该二氧化氯缓释剂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林立旺;陈路瑶;林灵;周游;赵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高州市部分儿童连续3次检测蛲虫卵的结果,探讨增加检测次数对蛲虫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个乡镇中1~2所幼儿园或1所学校作为调查点.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连续3d,每天采样1次并镜检蛲虫卵,计算每次蛲虫卵阳检率(2次、3次检测计算累计,重复者只计1次).结果 完成连续3次采样检测共818人,检测1次、2次和3次的蛲虫卵阳检率分别为37.3%、47.7%和55.0%,检出率随检测次数增加而升高;连续检测3次的阳检率高于检测2次或1次;西部片区检出率高(68.3%),中部低(46.6%).结论 蛲虫感染检测中,增加检测次数可减少影响蛲虫卵检出的因素,提高阳性检出率.高州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仍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播.
作者:张启明;邓卓晖;阮彩文;卢文成;周东旋;张锋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饮用水中铅的实用方法.方法 用原子荧光光度法,AFS-830双道荧光光度计测定饮用水中铅.结果 用20 g/L硼氢化钾作还原剂,2%盐酸载流,将铁氰化钾加入硼氢化钾溶液中稳定时间.在1.0~10.0μg/L范围内,荧光强度值与铅含量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回归方程y=51.09x +2.35.铅的检出限0.35 μg/L,相对标准偏差2.31%,回收率93.4%~104.8%.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适合基层单位饮用水中铅的检测.
作者:刘文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DMF)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根据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逐一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计算合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该法不确定度主要由吸收液中DMF含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吸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标准采样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组成,合成扩展不确定度U(C)=1.0 mg/m3(k=2).结论 该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校准曲线计算DMF含量和采样体积.
作者:苏结纬;范岩钟;吴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集美区已婚妇女宫颈癌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4年集美区已婚妇女开展免费宫颈癌普查.结果 6年共普查28 620人,确诊宫颈癌33例,患病率1.15‰;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4.44‰.农村和城郊宫颈癌患病率分别为1.91‰和0.64‰;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分别为6.24‰和3.22‰,农村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率均较高.农村和城郊患病率均以40~49岁组高,分别为1.89‰和5.98‰.结论 应加强农村重点人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公益健康宣传,开展宫颈癌普查普治,早查早治,提高妇女生存质量.
作者:陈晓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兴宁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状况,为完善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建立2005-2013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个案127 055人,建档率96.4%;信息化管理前后的卡证符合率分别为79.6%和90.6%,“七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5.8%和98.8%;接种信息录入完整率较低,仅50.0%.结论 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儿童建档率、卡证符合率和疫苗接种率都得到提高.应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录入完整率;加大经费投入,开发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何宇兰;温万敏;周运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