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燕;许振国;曾培宇;魏挺
目的 了解2012年下调盐碘浓度后居民碘营养状况,评价盐碘新标准实施后的影响.方法 按《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碘盐和碘营养监测.结果 2011年盐碘均值32.0 mg/kg,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64.4 μg/L;2012年盐碘浓度下调后,盐碘均值24.5mg/kg,成人和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9.5和138.0 μg/L.2011和2012年各抽检家庭食用盐300份,盐碘均值分别为30.0和24.5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3.0%和93.3%,2011年碘盐覆盖率(97.0%)与2012年(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实行的盐碘标准适合普通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但孕妇碘营养水平偏低,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建议盐业部门为孕妇生产盐碘均值为30 mg/kg的专用加碘盐.
作者:胡永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南平市近年来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随机采样检验的方法连续动态监测.结果 5年共采样品2 203份,总合格率86.5%,2007-2011年合格率依次为87.8%、91.7%、82.8%、83.2%和87.4%;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3.6%、物体表面为97.2%、医护人员手89.8%、使用中消毒剂97.2%、消毒剂浓度74.1%、压力蒸汽灭菌器95.8%、医疗用品79.3%、透析用水70.2%;血透室、重症监护室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7.9%、74.7%.结论 5年来南平市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显示,环境空气、消毒剂浓度、医疗用品、透析用水为医院消毒中的薄弱环节,血透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消毒效果较差,应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监督和监测的力度.
作者:朱红梅;黄家梅;卓鸣莺;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德化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农村改水工程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228份水样进行检测,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28份水样合格率为49.1%,总体偏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偏低,其中菌落总数64.5%,总大肠菌群57.0%,耐热大肠菌群53.1%;氯化物、氟化物、砷、总硬度合格均为100.0%,其它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在90.0%以上.集中武供水合格率高于分散武供水.结论 德化县农村饮用水永源水质较好,但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作者:刘惠英;颜丽玉;李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6-2012年疟疾监测结果,为深入开展疟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2006-2012年福建省疟疾疫情报表和个案病例调查等资料.结果 福建省2006-2012年报告疟疾共417例,死亡2例,均为省外和国外输入性病例,病例多分布在福州和宁德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无本地病例.蚊媒监测结果显示,捕获的按蚊以中华按蚊为主,未捕获主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结论 近年来福建省疟疾流行控制在较低水平,病例均为输入性,因此,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作者:欧阳榕;谢汉国;杨发柱;林耀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思明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现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8年抽取4所学校的学生795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2009年两组均重复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运动损伤的知晓率由79.2%升高到96.0%,行为态度的正确持有率均有提高,重点干预的项目(篮球和跑步)所致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有所降低,损伤救护率由68.4%上升至81.2%.结论 以健康促进、运动损伤安全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和正确行为.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现的EV7-B5亚型分离株XMCDC-5535进行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 通过对5'UTR区及VP1区部分序列的鉴定,发现XMCDC-5535为EV71-B5亚型感染的手足口病病原.经病毒分离培养后获得全基因序列,并分析与EV71其他亚型的同源性,以及与EV71-B5亚型毒株VP1段的进化关系.结果 经过病毒培养,XMCDC-5535的全长序列可成功扩增获得(7325 bp,GenBank号JN964686),它与B5亚型毒株同源性为96.3%~97.3%,高于其他亚型(A亚型76%;B1~B4亚型84.1%~91.8%;C1~C5亚型75.1%~78.5%).结论 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分离出EV71-B5亚型毒株,应密切关注其流行情况.
作者:何水珍;闫强;徐雪荣;葛胜祥;夏宁邵;牛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殷都区食盐加碘普及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殷都区随机抽取部分行政村中的一定数量居民家的食盐,采取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3年共检测食用盐876份,碘盐合格率97.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95.1%、97.3%,其中20~50 mg/kg的有852份;不合格碘盐18份,其中<20 mg/kg的有15份,>50 mg/kg的有3份;<5 mg/kg的非碘盐有6份.结论 殷都区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非碘盐的情况,今后仍需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作者: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3年败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 812例患儿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 269株,革兰阳性菌598株(47.1%),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671株(52.9%),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有耐药,但耐药率不同;除SMA外,其他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SMA对头孢他啶耐药率达93.6%,对米诺环素等耐药率较低.结论 3年病原菌分离SMA排名第3(12.0%),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防止其医源性传播;治疗时应结合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用药,迅速控制感染.
作者:方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5-2011年丙型肝炎(丙肝)疫情快速上升原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丙肝发病率从2005年的1.20/10万,到2011年的7.01/10万,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死亡率无显著升降.实验室诊断数的占比从2005年的59.5%,到2011年的93.9%,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设区市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尤以莆田市升幅大、升速快,年均发病率高(15.88/10万),年龄别发病率也高,其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比、病例数的城乡比、性别比均比其他设区市高,且农民病例占比大.结论 莆田秀屿区的丙肝高发村庄的筛查结果影响了全省疫情态势.报告疫情低估了实际疫情,应加大其防控力度.
作者:谢忠杭;严延生;詹美蓉;欧剑鸣;黄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查明某小学食堂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方法 对事件发生的经过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采集样品做病原学检测.结果 共有7名学生中毒,罹患率6.2%.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因进食未煮熟透的四季豆而引起中毒.结论 应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预防食物中毒卫生知识的培训,向师生宣传预防各种食物中毒的基本常识,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薛美华;王寿联;傅卫国;杨平娥;周谨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及变化,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 (52/1 023),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7.65%(24/136).查出钩虫、鞭虫、蛲虫与长膜壳绦虫等4种重要寄生虫.感染者主要为农民、学生和儿童,感染者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和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与1989-1990年及2001-2003年的2次调查结果相比,有所下降,但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较高水平.
作者:林国华;颜翠兰;黄明松;李莉莎;张榕燕;陈宝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7-2012午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的变化,提出降低死亡率的对策.方法 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9‰,逐年下降,死亡主要顺位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它先天异常以及意外窒息.结论 应通过健康教育,增强群众接受自我保健的意识,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高产科及儿科医疗服务水平,预防意外发生;组织死亡评审,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詹玉霞;阮一君;顾国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崆峒区不同生境蚊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掌握灭蚊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用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捕获蚊虫4属10种39 609只,总密度2.0只/h·灯.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8.18%;其次为三带喙库蚊8.12%,帕氏按蚊3.18%,其它蚊种数量甚少.每年3月蚊虫开始活动,密度逐渐升高,7~8月达到峰值,9月密度开始下降.不同环境类型蚊密度以牲畜棚和农户高,分别为3.8和2.4只/h·灯,其次为居民区、医院和公园.结论 崆峒区蚊类密度高峰为7~8月,应在密度高峰到来前1个月,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
作者:蔡金有;阎峻;李国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探讨更为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为食品污染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按福建省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集泉州市7类食品共212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常规致病菌分离培养法和Real-time 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市售食品样品212份,7类食品中共致病菌检出率为8.0%,以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尤其在熟制米面制品中.结论 我市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可将常规致病菌分离法与Real-time PCR法进行结合,既可提高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又可缩短时间,提高食品污染物监测敏感性,值得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陈培蓉;林碧莲;杨育红;郑丹凤;陈志扬;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高州市2012年麻疹发生率升高的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高州市201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高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麻疹21例,确诊18例,发病率1.06/10万,城区0.46/10万,农村1.15/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发病率0.48‰,比常住人口0.01‰高.麻疹确诊病例以小年龄为主,其中1岁以下占61.1%,1~4岁占33.3%;无免疫史占53.8%,免疫史不详占15.4%.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占88.9%.结论 2012年高州市麻疹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除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外,8月龄以下儿童麻疹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的防治及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积极开展麻疹病例监测.
作者:邱海燕;许振国;曾培宇;魏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当前疾控档案工作存在“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观念,档案资源未得到积极、科学、系统地开发,疾控档案开发与利用应树立“主动服务”新理念,加强档案信息二次开发,提高疾控档案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医防整合”服务,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率,为社会公众服务,达到疾控档案资源利用的价值大化.
作者:赵林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和评估南平市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病人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和治疗后的随访资料,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用药方案和生存情况,对不同水平病人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比较治疗满1年的病人治疗前、治疗满3、6、9和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结果 治疗对各组CD4+T淋巴细胞升高均有效,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后第1年CD4+T淋巴细胞平均增长176/mm3,治疗3个月CD4+T淋巴细胞上升显著,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维持稳定上升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平市HAART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AIDS病死率.
作者:江秀梅;游诗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福州和厦门市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三位一体”防治模式)试点工作成效.方法 分析2009-2010年10个县区肺结核患者报告登记情况,患者转诊、追踪、到位情况以及治疗队列,评价工作成效及薄弱环节.结果 福州和厦门市试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61.62/10万和94.02/10万,其中涂阳和新涂阳登记率分别为30.81/10万、27.88/10万和37.68/10万、30.79/10万,3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个市本区域内患者转诊率97.8%、97.6%,转诊到位率15.2%、41.2%,总体到位率91.8%、96.4%(同期全省平均分别为96.7%、42.5%、92.7%);2个市试点医院新涂阳和涂阳患者治愈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 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是顺利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作者:陈求扬;戴志松;杜永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晋安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探讨消毒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方法 对近5年辖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全区医疗机构监测样品总合格率83.2%,合格率逐年上升依次为73.6%、74.7%、81.4%、90.1%和95.3%;区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高(91.0%),民营医疗机构次之(81.8%),乡镇级医疗机构低(69.5%);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合格率为高(100%),其次依次为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紫外线消毒效果、医院污水,空气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低(61.8%).结论 晋安区区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整体水平较好,民营和乡镇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相对较低,今后应加强消毒监测.
作者:郑鹏飞;李艳华;潘玉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灵山县2004-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卡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灵山县9年共报告甲肝327例,年均发病率2.62/10万,除2007年8.79/10万外,发病率趋势稳定;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数男女性别比2.9∶ 1;5~19岁组占41.0%;农民占48.0%,学生35.2%,儿童10.7%.结论 灵山县甲肝进入低流行状态,男性、农民和学生儿童是甲肝防治重点人群.应推进农村饮水和厕改工程,加强疫苗接种,以控制甲肝的发病和流行.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