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凤;刘坦业;陈求扬;林淑芳
[目的]定量测量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福建省人群慢性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估计非人口因素在疾病死亡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分析1993-1995年及2003-2005年我省死因登记系统监测资料,计算人群死亡率变化由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引起的比例.[结果]城市地区人口结构稳定,非人口因素作用影响更大;农村地区人口老化程度加快,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死亡率的变化.1993-2005年肺癌、乳腺癌及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城市地区80%以上是非人口因素的作用,农村地区非人口因素作用也占了50%左右.[结论]慢性病主要由行为危险因素引起,要降低其死亡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们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叶莺;林曙光;钟文玲;陈崇帼;薛常镐;肖泽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指导防治工作.[方法]调查平度、莱西、胶州和即墨4市县改水降氟工程运转使用现状、地方性氟中毒病村饮水含氟量,部分病村儿童氟斑牙及成人临床与X射线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4市县共建降氟改水工程526处,使用正常或基本正常占97.3N,停用报废2.1%,改建工程46处.共有地氟病村1005个,已完成改水降氟工程844个(84.O%);有530处饮用水含氟量>1.0 mg/L,其中>4.0 mg/L的重病村19个,均分布在平度市.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5.2%,氟斑牙指数0.69;30岁以上成年人1517名,临床及X射线氟骨症检出率平均为15.0%.[结论]目前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仍较严重,应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作者:李平;李正云;苏航;滕伟;崔金兰;张绍基;王喜凤;苏丁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查明食源性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引起人类致病的细菌.[方法]采用GB/T 4789-2003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2名食物中毒病人水样粪便中检出溶血耐盐大肠杆菌,未检出其他肠道致病菌.检测2名患者患病期间与恢复期的6份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病人的血清抗体效价在恢复期的第14天均呈4倍以上增长.[结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溶血耐盐大肠杆菌所致.
作者:陈秀恋;吴幼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福州市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和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5区8县人群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调查1538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3.5%,其中>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5.1%,≤14岁为6.8%,HBV-DNA阳性率为9.1%.沿海县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达17.7%.[结论]沿海县是我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地区.
作者:纪惠玲;姚栩;郑高;张宏;王镜泉;陈扬;郑能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掌握1994-2001年惠安县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状况,评价肺结核化疗控制效果.[方法]对疫情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药敏试验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4种药物进行耐药测定.[结果]从1994年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至2001年12月,8年闻新发涂阳病人新登记率和DOTS坚持率逐年提高,1077例新发涂阳病人满1年治愈率高达90%以上.初始敏感组与初始耐药组近、远期化疗效果都超过WH0. 85%的标准.8年间初始耐药率由1994-1995年30.2%降至2000-2001年的14.3%,下降了52.7%,初始耐药占总耐药比例的67%,耐INH和耐SM分别下降54.3%和45.6%.耐1药和耐≥2药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惠安县初始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加强化疗控制工作是初始耐药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谢振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及时救治小儿肺水肿措施.[方法]及时联合采用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呼吸道通畅及换气功能,快速利尿,强心、纠正酸中毒以及使用解毒药等.[结果]42例中抢救成功32例(73.8%),肺水肿3~7d消退.[结论]及时采取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肺水肿大都能得到控制.
作者:池友四;钟日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在入院一览表中随机抽取2年中待产孕妇700例,统计胎膜早破所占比例及相关因素.[结果]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总人数13.0%,有流产史占73.6%,无职.业者占73.2%,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多,胎位异常占65.9%,产前感染率41.5%.[结论]人流次数多、无职业、多产次和胎位异常者是胎膜早破的高发人群.
作者:郭宝玄;李琼;严丽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的决策支持系统,可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显示.GIS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共卫生领域,为疾病监测、流行病学研究、环境健康研究、卫生服务利用与决策研究、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等方面服务.本文就GIS研究进展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道路交通伤害中人为因素的作用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相关因素的构成比和致死率.[结果]人的因素占70%以上,主要为不按规定避让、车距过小、抢道行驶和违章穿行等.[结论]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增加驾驶适性评价.
作者:陈永维;郭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之间的关系,探讨乙肝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6例乙肝产妇血清HBV标志物,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含量.[结果]乳汁中HBV-DNA总阳性率为26.3%,其中HBeAg阳性组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为55.6%(15/27)高于阴性组的10.2%(5/49);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7.1%,乳汁中HBV-DNA含量与血清HBV-DN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无论处于何种感染模式及病毒复制强弱,其乳汁中均有可能检出HBV-DNA,临床应根据乳汁HBV-DNA定量结果确定安全的喂养方式.
作者:温开镇;蔡燕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003年后某乡镇玛瑙石加工业矽尘危害情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据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结果]2003年某乡镇玛瑙石加工厂作业场所粉尘性质为矽尘.未装风筒前粉尘浓度在21.7~83.3 mg/m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35%~60%;安装风筒后粉尘浓度10.0~12.5 mg/m3,安装简易风筒有一定防护效果.2005年初2个点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切割岗位4~10 mg/m3、抛光岗位3 mg/m2加工点的粉尘浓度平均超国标3~4倍,且60%~90%的粉尘为2μm以下.[结论]该乡镇玛瑙石加工业存在严重的矽尘危害,应加强矽尘的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矽肺病发生.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接受VCT的人群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我市艾滋病干预计划.[方法]对2004年10月25日至2005年12月31日自愿到晋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接受咨询检测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2.8%;男:女=3.8:1;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90.9%);求询的主要原因中大众宣传占81.0%;求询者的类型中异性接触占85.9%.[结论]VCT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能更好发挥VCT的作用.
作者:洪培昆;蔡燕瑜;谢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鼠药中毒抢救成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儿童急性鼠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经治疗,痊愈114例,近期出现后遗症12例,经治疗好转;心律失常10例,死亡2例.[结论]抢救急性鼠药中毒的关键是时间,正确施救是根本.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关系到预后,同时特别强调心、肺、肝脑等各环节的早期防治,尤其呼吸困难者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尽可能抢救生命.减少后遗症发生.积极改善预后.
作者:陈民理;黄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例一氧化碳(CO)中毒合并症机理,为今后治疗及预防合并症提供借鉴.[方法]整理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O可引起对缺氧敏感的脏器损害,根据受损害的部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损及视觉传导通路的皮质部位则出现皮质盲,若损害肾脏,则出现急性肾衰竭.[结论]重度CO中毒后必须及时有效的给予高压氧治疗.
作者:陈林;林峥;冷旭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开展媒介密度监测,预防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定人每月监测自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以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确定媒介种群密度.[结果]4~11月份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53,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分别为11.18、3.32,高调查点布雷图指数达46.[结论]通过监测,在有关部门努力下,通过降低蚊媒密度,可以控制登革热流行.
作者:林舒帆;林发兴;刘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台州市吸毒人群中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为寻求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1年10月至2005年5月,对台州市某戒毒所内2428名吸毒人员进行STD感染调查.[结果]吸毒人员STD感染者以外省籍的无业青年男性居多,STD总感染率5.9%,呈逐年下降趋势,女性感染率(8.1%)高于男性(5.2%).不同病种感染率梅毒2.5%,淋病1.3%,尖锐湿疣1.0%和生殖器疱疹0.8%.[结论]吸毒人员中外来吸毒人员是STD感染高危人群,要有效遏制STD传播,干预重点应落实使用安全套和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注射毒品.
作者:刘令初;徐文珍;何志胜;裘丹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市全面深入地完善卫生监督体制建设,加大卫生监督的力度,在监督的广度、深度,质和量上有显著提高.随着卫生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及人民群众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显现出制约卫生监督工作的几个问题,如:财政经费短缺、人员严重不足、软硬件设施不到位,队伍素质偏低等,使大多数工作处于应对状态,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监督力量难以胜任.本文对我市卫生监督及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及措施.
作者:姚夏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初孕流产方式对再孕者药物流产的影响,了解不同流产方式的优缺点.[方法]按初孕终止妊娠方法的不同分为人流史组和药流史组各130例.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法终止妊娠.记录用药后反应、阴道出血及孕囊排出情况.[结果]再孕药流对人流史组完全流产率低于药流史组,清官率高于药流史组;阴道出血量和平均出血时间高于药流史组;初孕采用药流,再孕药流其完全流产率及清官率前后相比无差异.[结论]初孕人流组再孕药流时完全流产率降低6.9%;初孕采用药流方武的,不影响再孕药流时的完全流产率.
作者:郭琼美;涂书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市、区、乡镇及村级医疗卫生单位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防护现状,为开展医护人员艾滋病诊疗技术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全市不同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务人员艾滋病的一般防治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一些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认识误区;不同级别、不同专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职业防护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在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应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诊疗、流行病学、消毒和职业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
作者:贾淑梅;姚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是世界上多数地区不同程度面临的普遍问题.其死亡率高,幸存者常有先天性疾病,且易患呼吸道感染,约有1/4遗留神经或智力方面的后遗症.PLBW在新生几期及随后长期的医疗保健花费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探讨PLBW发生的原因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牙周病和PLBW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旨在对牙周病导致PLBW的风险予以综述.
作者: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陈烈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