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厦门市439名老年人龋病、牙周炎患病情况调查

章和平;蒋纯蓉;林凯烨;何群;周燕;陈作良

关键词:老年龋病, 牙健康调查, 社会预防, 根龋, 牙周附着丧失,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调查厦门市某老年群体60岁以上老年人的龋病及牙周病患病情况,并对口腔健康知识、信念、就医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39位老年人患龋率70.9%,DMFT =14.37;根龋指数RCI 为17.8%,牙周炎患病率90.5%,牙石检出率86.4%,失牙率73.9%,20颗功能牙保存率78.7%,全冠修复牙=2.66,牙周附着丧失区段=2.72.[结论] 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根龋和牙周病防治、牙体修复后的口腔保健服务,应作为老年口腔预防医学的一项重要服务项目.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为阻断乙肝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涵江区妇幼保健院自1997年开始,对婚检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建议其配偶婚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婚检发现女方HBsAg阳性者,建议在其妊娠晚期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采用产前产后全程干预,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方法,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对100例HBsAg阳性的孕妇注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商品名:上生甘迪)后的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元廉;曾丽金;姚春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两种实验方法评价含氯消毒剂对HBsAg破坏试验

    消毒剂消毒性能评价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是HBsAg破坏试验,在卫生部1999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将HBsAg破坏试验分为HBsAg悬液定性法和载体微量定性法两大类.为了比较同一种消毒剂在相同条件情况下,两种方法对HBsAg灭活效果是否相同,我们选择含氯消毒剂进行试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闽真;吴心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94个吸毒者性行为特征调查

    [目的] 调查294位吸毒者的性行为特征.[方法] 问卷调查和RPR、TPPA法、ELISA法、蛋白印迹法和5%醋酸白试验进行性病检验.[结果] 首次吸毒年龄男性(22.4±5.1)岁,女性(22.8±3.7)岁;95.2%为首次进戒毒所;68.0%首次吸毒出于好奇;46.3%静脉吸毒,9.6%共用注射器;男女初次性行为分别为(17.3±2.7)岁和(18.5±1.6)岁;23.3%患过性病,5.4%梅毒抗体阳性,1.6%患有淋病和尖锐湿疣,0.34% HIV抗体阳性.[结论] 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呈年轻化,其性生活行为较混乱,普遍存在多个性伴,是艾滋病、性病的传染源和快速传播的温床.

    作者:何志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两起因食用狗肉而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1年4月,泗水县某狗肉馆连续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故,波及6人.我们接到举报后,迅速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生肉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沙门菌在生肉中的污染状况、噬菌体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 按GB 4 789.4-94方法分离菌株,噬菌体分型和命名按说明书进行;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测定.[结果] 生肉中沙门菌阳性率达12.1%;噬菌体型别分散;31株沙门菌对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41.9%,对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2.9%.[结论] 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以及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作者:胡慧玲;陈伟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明市首次发现梅毒与HIV合并感染1例

    近年,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患者逐渐增多.三明市皮肤病医院对三明劳教所各类男性劳教人员240例进行性病检查,检查按照 <性病防治手册> 规程采取尿道分泌物和血样,分泌物用涂片法,梅毒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初筛,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HIV初筛试剂用明胶颗粒凝聚试验,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试验确认.结果在确诊的19例隐性梅毒患者中,发现1例HIV初筛试验阳性,经福建省卫生妨疫站HIV检测室确认,后确诊为隐性梅毒与HIV合并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显明;罗秀招;黄良铜;郑行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福建省登革病毒感染的型别鉴定

    [目的] 应用RT-PCR方法鉴别福建省登革热感染及型别的判断. [方法] 从血清中提取病毒RNA,行RT-PCR,再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电泳后观察判断其型别. [结果] 从6份早期病人血清扩增出4份登革热2型特异性条带.[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登革热感染的鉴别诊断并判断其血清型.

    作者:翁育伟;李世清;何似;许龙善;严延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麻疹及并发症200例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一年半苏州地区麻疹患者不同年龄组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按年龄将患者分组进行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 肝炎占麻疹各年龄组并发症之首, 婴幼儿并发心衰和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发生肾损害和肝炎在成人组多.[结论] 麻疹患者的并发症在不同年龄组各有其特点.

    作者:吴燕;李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加入WTO对我国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挑战及应对策略探讨

    我国于2001年11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卫生事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入世的新形势,认真学习并熟悉掌握WTO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则,分析入世对我国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及应对策略作初步分析与探讨.

    作者:原寿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种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对霍乱弧菌鉴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选择一种较实用的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基.[方法] 对3种常用的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分别接种O139群、稻叶型和小川型霍乱弧菌.将其培养物做玻片血清凝集试验、氧化酶试验和粘丝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 4号琼脂较庆大霉素琼脂和TCBS琼脂在玻片血清凝集、氧化酶试验、粘丝试验中受培养基成份影响较小.[结论] 提示4号琼脂为基层化验室首选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

    作者:纪惠玲;黄春文;江建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增菌培养念珠菌

    [目的] 提高阴道分泌物白念珠菌的检出率.[方法] 棉拭法取阴道分泌物置生理盐水瓶中,涂片检查后室温过夜增菌培养,阳性者挑取其中生长物1环置凹玻片中央作芽管和顶端厚壁孢子形成试验.[结果] 3年来从春末到冬初共检800例,涂片念珠菌检出率14.6%,增菌培养阳性率35.3%,提高近2.5倍(P<0.01,χ2=90.9);增菌培养阳性的35.3%中,经血清芽管和顶端厚壁孢子鉴定为白念珠菌分别为83.7%和84.5%.[结论] 该法不经纯化,大大缩短了鉴定时间.

    作者:陈成忠;林维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于双硫腙法测定重金属铅的几点体会

    目前检测金属铅Pb的方法虽有多种,但大都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仅双硫腙比色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因此,双硫腙比色法仍是基层实验室用于测定食品、水、化妆品、生物材料等样品中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该方法操作比较繁琐,稍有操作不当,易造成实验失败.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工作体会,提出几点操作要点供交流.

    作者:吴立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然周期试管婴儿成功个案报告

    1 病例报道患者女,27岁,因婚后2年未孕而就诊.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排卵功能正常,其丈夫精液分析正常.患者末次月经为2001年9月17日.于月经第10天开始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至1.7×1.6 cm,尿检测出现LH峰,查血LH值36.2 mIU/ml.于10月4日在阴道B超下取出一个成熟卵,经体外受精和培养,于10月7日移植一4细胞期胚胎,11月2日经B超证实宫内妊娠.患者孕期顺利,无并发症.于2002年6月25日剖宫产1女婴,体重3 250 g,Apgar评分9分,发育正常.

    作者:张小燕;陈文祯;郑备红;康跃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汕头人群的报告

    [目的] 监测汕头市人群中的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集流感样患者和鸡咽拭子标本,用常规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分离出H9N2亚型流感病毒毒株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同期采集不同年龄组普通人群、职业人群以及鸡血清标本,采用微量半加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H9亚型毒株抗体. [结果] 从337例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红细胞凝集阳性标本11份(2.9%).其中6株为A(H3N2)亚型流感毒株,5株为A(H9N2)亚型流感毒株.普通人群H9亚型病毒抗体检出率为34.0%,职业人群检出率为37.7% (P>0.05). [结论] 汕头市人群中发现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提示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

    作者:蔡访潺;詹幼芳;黄建云;倪汉忠;林文生;钟秀珠;陈伟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材料容器与水质对白纹伊蚊孳生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7类材料的容器与5种水质对白纹伊蚊孳生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人工布容法与放回取样法,将7类材料容器与5种水质两两组合,各组合作5个平行样.全年观察幼虫的生长密度指数,定期作水质的理化和细菌检测. [结果] 幼虫生长密度高的为橡胶类 (废轮胎),依次是水泥、木质、金属、塑料和陶瓷类,玻璃类少.降雨水、自来水、地下水、闽江水及池塘水5种水质以降雨水幼虫生长密度高,池塘水低.调查自然界与人工布容的各类容器幼虫的孳生密度,发现两种方法均以橡胶类高,阳性率分别为57.4% 和33.0%. [结论] 白纹伊蚊在不同材料的容器和水质中均可滋生,但以橡胶类容器与降雨水适合幼虫的生长繁殖.

    作者:郑能雄;罗斌;林云钦;张晓阳;黄敏如;陈红光;陈明贵;陈庆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鄞县1992-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鄞县位于浙东沿海,有24个乡镇,人口73.3万,总面积1 543 km2.于1972年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报告,以后逐年均有发病.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调整防治措施,现将1992-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树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五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为了解烟台市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2000年3~12月对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张明文;董志荣;左常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0-2001年度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各类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监测4个市县市售的生禽畜肉、熟肉制品、生牛乳、冰激凌、酸奶、水产品.[结果] 2000年监测的200件样品中,检出沙门菌3株,O157:H7 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株.2001年监测的420件样品中,检出沙门菌20株,O157:H7 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3株,副溶血弧菌8株.[结论] 福建省生畜禽肉、熟肉制品、生食水产品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应加强监测、预报,提请有关部门实现从畜牧业到餐桌的综合治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升清;马群飞;陈伟伟;杨毓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厦门市439名老年人龋病、牙周炎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调查厦门市某老年群体60岁以上老年人的龋病及牙周病患病情况,并对口腔健康知识、信念、就医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39位老年人患龋率70.9%,DMFT =14.37;根龋指数RCI 为17.8%,牙周炎患病率90.5%,牙石检出率86.4%,失牙率73.9%,20颗功能牙保存率78.7%,全冠修复牙=2.66,牙周附着丧失区段=2.72.[结论] 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根龋和牙周病防治、牙体修复后的口腔保健服务,应作为老年口腔预防医学的一项重要服务项目.

    作者:章和平;蒋纯蓉;林凯烨;何群;周燕;陈作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泉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后常住与外来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0年以来5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后常住儿童与外来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根据<福建省200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服活动方案>评估分析.[结果] 常住与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史无显著性差异,常住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显著高于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结论] 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管理是我市计免工作的难点,应通过进一步规范门诊接种制度、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提高接种率.

    作者:洪婉珍;龚苍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