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由铬引起的食物中毒

戴帅

关键词:食物中毒, 铬
摘要:2000年3月10日,晋江市安海腾华制革厂发生一起饮用被污染的红糖茶水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测证实由铬污染引起.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合并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肺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利防治,对1999年我院肺癌患者合并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惠玉;陈晓红;黄瑞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灵芝提取液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灵芝提取液对动物的延缓衰老作用. [方法] 采用果蝇生存及老年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方法. [结果] 灵芝提取液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平均高寿命;能明显降低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结论] 灵芝提取液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陈冠敏;黄宗锈;刘少娟;何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妇科门诊淋病梅毒感染调查

    近年来我院门诊性病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为了解门诊妇科就诊者性病感染情况,我们于1999年1~12月对就诊中有疑似淋病症状(尿频、尿急、尿痛、阴道脓性白带增多等)者,采样作淋病双球菌培养;对有疑似梅毒症状(外阴、尿道、阴唇附近出现无痛性红色炎性硬结,圆形、呈表浅溃疡等)者,采血作RPR试验.对这些病例作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80.7 %(88/109);作RPR试验,阳性率92.2%(59/64).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的分布见表1.

    作者:陈银珍;谢佩梅;张榕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建立快速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酶联斑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快速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酶联斑点法. [方法] 采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促使抗原、抗体在膜上进行反应时处于高浓度状态,加快反应速度. [结果] 检测48例血清中麻疹病毒IgG抗体,结果和板上ELISA法一致,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好,判断直观. [结论] 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生;汪志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毒鼠药中毒并引起人群恐慌的调查

    雷州市北和镇调洋村于1999年10月6日出现21例疑似中毒病人,有关部门接到中毒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防疫、医疗和公安等部门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李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由一起食物中毒案的发生谈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刑事责任

    1997年11月2日福州市某学校召开运动会,中午有880人食用某小吃店制作的盒饭,之后在3~24 h有295人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住院46人,罹患率达33.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检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认该案为一起食用污染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餐盒饭引起的食物中毒.鉴于本案造成的食物中毒影响较大,性质恶劣,某区法院依据<刑法>于1998年1月9日对该小吃店业主张××和厨师叶××,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判处张××有期徒刑1年,罚金2 500元;判处叶××有期徒刑半年,罚金2 500元;赔偿金78 000元.

    作者:敖志雄;林晶;林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萘基乙烯二胺比色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3,4 -二氯苯胺

    [目的] 建立空气中3,4-二氯苯胺的测定方法. [方法] 空气中的二氯苯胺由盐酸溶液吸收,与亚硝酸盐起重氮反应,再与1-萘基乙烯二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然后进行比色定量. [结果] 3,4-二氯苯胺含量与吸光度的回归系数r=0.9994,方法的检出限为0.08 μg/ml,变异系数为2.1%~7.5%,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6.0%~105.5%.[结论] 该法可用于空气中3,4-二氯苯胺的监测.

    作者:胡文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预防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

    TT病毒属于首次感染人类的圆环病毒,全长3 852个核苷酸,目前通常分成6个基因型.临床感染引起病毒性肝炎,但症状各异;PCR是主要诊断方法.TT病毒感染分布广泛,血制品被认为是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加强输血和血制品管理为主,同时须阻断粪→口感染途径.目前要深化TT病毒调查和研究,以控制TT病毒的感染.

    作者:黄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厦门市郊地氟病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地氟病区的现状,为设计改水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按地病司颁布的监测方案,了解改水情况,测量水氟、尿氟、氟斑牙和氟骨症4个指标.[结果] 6个病区中,3个已成功改水.其中1个接用自来水,1个集中使用新水源,1个避开高氟区另打新井;另3个病区尚未有效控制地氟病. [结论] (1)地氟病区改水途径多种多样,应因地制宜.根本的还是接用自来水.(2)为节约人力物力,可选用学龄儿童尿氟水平作为代表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刘德发;戴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污水等环境中O157大肠杆菌的研究

    [目的] 了解生活及养殖污水等环境中是否存在O157大肠杆菌.[方法] 选市区、郊区饲养场、屠宰场、农贸市场、医院和居民生活污水等作为调查对象,按季节定时定点采集污水、禽畜粪便和市场砧板等标本进行O157大肠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从养猪场、屠宰场、市场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猪粪、鸡粪、猪肉砧板中检出2类O157大肠杆菌(O157∶H7和O157∶NM).并发现夏秋季污水等环境中O157大肠杆菌检出率(2.7%)高于冬春季检出率(0.8%,P<0.05).[结论] 外环境中广泛存在O157大肠杆菌,并有其季节性,对人类存在潜在危害.

    作者:罗信昌;郑新永;张国江;陈璋琴;罗兰妹;何艳;蔡苏薇;罗宏活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冷血动物及鸟类中李斯特菌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李斯特菌在冷血动物、鸟类中的携带和菌型分布情况. [方法] 从城区酒家、餐馆采集冷血动物标本,从花鸟市场采购各种鸟类标本,用3%甘油肝汤培养分离李斯特菌. [结果] 从5种冷血动物,10种鸟类共172份标本中分离出8株李斯特菌,检出率4.7%.其中5株为缪雷李斯特菌,3株为灰色李斯特菌. [结论] 冷血动物及鸟类中有李斯特菌存在,但尚未检出致病菌型.

    作者:郭仰霖;王培玉;曾凡伟;郭大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殡葬过程生物性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当前殡葬过程造成的生物性污染情况. [方法] 分别用空气沉降法和涂抹法对停尸房、火化厅等内部的空气及其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结果] 空气中细菌总数及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阳性率均大大超过现有任何一种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 [结论] 殡葬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导致生物性污染.

    作者:贾海江;崔建中;郝孟彬;狄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对消毒剂评审资料的若干要求

    近二十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消毒剂生产企业逐年增加,产品不断涌现,品种繁多,但优劣并存.这一方面为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如何规范消毒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对消毒剂管理工作起步较晚,1986年,由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消毒卫生行政法规,其中首次提出了对消毒剂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制度.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1991)各地对消毒剂管理及质检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由于缺乏同一的评判指标及评审要求,致使这项工作仍显得薄弱无序.市场上夸大功效或扩大使用范围的产品仍有很多;医院里由于使用消毒剂不当而发生院感问题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同消毒剂颁证前的评审工作要求不严有直接关系,而评审资料是评审工作及今后管理的重要依据.现就消毒剂评审资料提若干要求,供参考:

    作者:林立旺;陈金秋;吴心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鼓浪屿区居民高血压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我区居民高血压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 [结果] 鼓浪屿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罹患率为39.1%,其中40~49岁组为43.2%,50~59岁组为51.9%,60岁以上为55.9%;55岁以前男性罹患率高于女性,55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年龄、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高血压服药率49.1%,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为8.3%(20/241);只有29.0%的人高血压常识回答完全正确. [结论] 居民高血压罹患率高、检出率低,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低,居民心血管病知识的知晓率低,急需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王清和;陈粮;牛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费县刘庄镇机械加工业噪声危害的调查

    [目的] 了解机械加工业噪声危害情况. [方法] 对作业点噪声进行监测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体检. [结果] 噪声超标率为81.5%,超标5 dB以上作业点占69.4%.作业工人神经衰弱、噪声性耳聋、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分别为17.7%、49.0%、52.4%,且随着噪声声级升高,患病率显著上升(r=0.97~0.99, P<0.01).随着工龄延长,噪声性耳聋和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显著上升(r=0.98, P<0.01), [结论] 乡镇机械加工业劳动卫生状况较差,急待改善.

    作者:刘广彬;袁爱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连江县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效果

    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以传染源病例发现和彻底治疗为主要措施,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和治疗管理质量与归口管理的实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对促进结核病归口管理的实施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作者:方小平;朱国雄;陈宏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煤矿工人因心脏病死亡的调查

    心脏病是常见的慢性病,煤矿工人中常见.为了摸清情况,特对我矿历年因心脏病死亡者进行调查.

    作者:郑荔飞;肖秋梅;段湘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福州市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福州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近2年在福州市各大医院进行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145名患者开展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使用Epi-Info软件和SAS 6.04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的危险因素有乳腺良性疾病史、BMI指数高、初潮年龄早、肿瘤家族史、初产年龄大、流产次数多、未产年龄大和行经时乳房涨痛.哺乳和饮用井水是保护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潮年龄早、乳腺良性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哺乳和饮用井水是保护因素.[结论] 福州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是:乳腺良性疾病史、初潮年龄早、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作者:史习舜;吴彬;胡志坚;蔡婉津;郑建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福建省吸血蠓种名录

    吸血蠓是蠓科昆虫中一类体形细小,吸血管生的双翅小昆虫,它不仅刺螫人、畜,而且能吸血传病,是一种有害昆虫.福建省已发现52种吸血蠓,有库蠓属39种,蠛蠓属12种,细蠓属1种,其中福建库蠓,龙溪库蠓,莆田库蠓,武夷库蠓等4种系作者发现的新种.

    作者:陈亢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河南省隐孢子虫病的初步调查

    [目的] 调查河南省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其流行特征与防治方法.[方法] 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检出隐孢子虫者作流行因素调查与治疗.[结果] 正常人群的阳性率为0.2%(6/3 130);低年龄组腹泻病人的卵囊阳性率为3.02%(37/1227).[结论] 证实河南省有隐孢子虫病散在流行.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凡低年龄组与动物接触者发病率高.大蒜素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文;贺丽君;颜秋叶;苏云普;赵开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