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PD91鞭毛蛋白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吕冰;万康林;侯学霞;郝琴;耿震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 鞭毛蛋白, 克隆表达
摘要:目的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种参照菌株PD91的鞭毛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与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PD91的鞭毛蛋白编码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插入质粒pET-11d中,构成重组质粒pET11d-fla,转化致大肠埃希菌BL21,提取质粒进行酶切、DNA测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鉴定,诱导表达,筛选高效表达株,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B)方法,鉴定重组蛋白及其抗原性.结果成功地获得了鞭毛蛋白的编码基因片段和基因重组,重组蛋白在宿主菌BL21中高效表达.WB结果显示重组鞭毛蛋白与PD91的鞭毛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性.经测序显示该鞭毛蛋白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011 bp,与北美莱姆病螺旋体标准株B31的DNA碱基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同源性分别为94.70%、95.85%.结论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种的鞭毛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并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省首次从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到军团菌

    经过研究发现,水是军团菌的自然栖息地,所以含军团菌的水产生的气溶胶就成为传播军团菌病的关键环节.我们对杭州市外环境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的军团菌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水荣;叶菊连;孟真;陈恩富;杨仕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病因关系探讨

    对近5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794例患儿进行了川崎病(KD)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关系的探讨.1.资料与方法:①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住院患儿779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出生后29天至14岁;其中男5107例,女2687例;②诊断方法:Mp感染均采用日本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血Mp-IgM滴度(日本瑞必欧式会社提供试剂盒,阳性标准≥1∶40).本组患者检测抗体时间为病后5~11天,血中Mp-IgM阳性滴度范围(1∶40~1∶320).KD病例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诊断标准.③统计学χ2检验,对列研究进行联系强度的计算:相对危险度(RR)=Ie/I0,归因危险度(AR)=Ie-I0,Ie=a/n1,Ie=c/n1.

    作者:吉大章;马廷和;宋玫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河北省承德林区莱姆病血清学初步调查

    河北省承德地处我国华北农牧区和东北林区的交界处,有多种适合莱姆病生存的环境,为查明该地区是否有莱姆病的感染,于2002年6月对承德围场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区进行了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晓宁;杜娈英;孙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初探

    目的评价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就诊皮肤科门诊的236例患者进行DLQI量表的测量,并计算其分值,用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DLQI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7,折半信度为0.85,各维度之间相关性较高为0.4024~0.6569,因子分析发现单因素能够代表DLQI量表的大多数因子.结论 DLQI量表为简单有效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测评工具,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王晓玲;赵天恩;张喜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灭菌乳中污染过氧化氢所致食物中毒的证实

    2001年9月13日天津市区6所小学学生在上午10时饮用课间加餐奶后10 min,部分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至11时发病愈400例.对可疑食品加工过程调查和实验检测,证实食物中毒的原因系袋装奶中污染过氧化氢(H2O2)所致.

    作者:张之伦;张耀亭;白世基;张明月;江国虹;冯鹤鸣;常改;王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与急性肺损伤评分在重症SARS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Ⅲ(APACHE Ⅲ)和急性肺损伤(ALI)评分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8例重症SARS患者应用APACHE Ⅲ和ALI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14例)的APACHE Ⅲ平均分值为74.9±22.3明显高于存活组(24例)平均分值38.3±13.2(P<0.001),APACHE Ⅲ各分段值与病死率呈正相关,APACHE Ⅲ分值≥60分,病死率明显增高(χ2=3.886,P<0.05);老年组(18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0例)(χ2=8.660, P<0.05);但死亡组和存活组的ALI评分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127).结论 APACHE Ⅲ较ALI评分更能准确地判断重症SA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老年人重症SARS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张国强;顾承东;朱宇清;王丽晔;刘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广西灵川县两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病死亡的调查分析

    广西灵川县于2003~2004年间共发生狂犬病9例,其中有2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病死亡.[病例1] 67岁男性,于2003年9月10日被犬咬伤手臂,伤情不严重,当时到村医生处就诊,未进行伤口处理,只接种狂犬病疫苗5支(疫苗来源不明),接种程序按照0,3,7,14,30天进行,于同年10月9日全程接种完,10月13日发病,16日死亡,病程4天.

    作者:叶源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若干方法学问题

    伤害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年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但也应看到在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由于伤害(事故)具有可反复多次发生以及伤害类型、发生伤害的原因、发生地点、就诊场所等的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在进行伤害流行病学研究时应对伤害研究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简单地将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在伤害研究领域会出现诸多问题并可能导致错误,本文仅就有关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中涉及的部分方法学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孙业桓;余德新;黄子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临床菌株中幽门螺杆菌主要蛋白抗原的表达及感染者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

    了解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Hp)菌株主要蛋白抗原的分布及Hp感染者血清中抗体水平,为选择疫苗及诊断试剂盒抗原、了解Hp免疫性及其特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收集2003年1~9月浙江地区157例尿素酶阳性患者胃活检和血清标本,其中慢性胃炎88例(浅表性胃炎58例、活动性胃炎15例和萎缩性胃炎15例)、消化性溃疡69例(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6例和复合溃疡7例).所有患者采样前2周内未接受抗炎、抗生素和抗酸药物的治疗.

    作者:邵浙新;严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温州地区7~16岁中小学生抽动障碍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中小学生抽动障碍(T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温州地区9742名7~16岁的中小学生进行TD横断面调查.结果 TD总患病率为104/万;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4/万、27/万、43/万;男性TD患病率为166/万,女性为29/万,男性高于女性(χ2=43.96,P<0.001,患病率比为5.7,95%CI:3.20~10.30),TD 三种临床亚类型的患病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8.5±2.8)岁,发病高峰在6~10岁,各年龄组患病率以9~10岁组为高(χ2=15.51,P<0.01),小学生TD患病率显著高于初中生(χ2=11.33,P<0.01,患病率比为2.2,95%CI:1.37~3.43);延迟诊断率69.3%,延迟诊断时间(中位数)为1.0年.结论 TD在温州地区儿童少年中较多见,疾病早期漏诊现象严重,应提高临床医生及社会公民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郑荣远;金嵘;徐惠琴;黄文武;陈宏;邵蓓;邹有林;黄海波;邹长林;周祖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PD91鞭毛蛋白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目的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种参照菌株PD91的鞭毛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与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PD91的鞭毛蛋白编码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插入质粒pET-11d中,构成重组质粒pET11d-fla,转化致大肠埃希菌BL21,提取质粒进行酶切、DNA测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鉴定,诱导表达,筛选高效表达株,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B)方法,鉴定重组蛋白及其抗原性.结果成功地获得了鞭毛蛋白的编码基因片段和基因重组,重组蛋白在宿主菌BL21中高效表达.WB结果显示重组鞭毛蛋白与PD91的鞭毛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性.经测序显示该鞭毛蛋白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011 bp,与北美莱姆病螺旋体标准株B31的DNA碱基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同源性分别为94.70%、95.85%.结论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种的鞭毛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并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作者:吕冰;万康林;侯学霞;郝琴;耿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与混杂

    对偏倚与混杂的认识和定义虽然在不断深入和改变,但流行病学家们从未忽略控制偏倚和混杂的重要性.历史上,对于偏倚的定义已经包含三个主要意思:①观察者的偏见;②器械错误造成的偏差;③错误的研究设计造成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偏倚类型学对于定义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偏离真实值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1,2].

    作者:任涛;詹思延;沈霞;孟凡亚;胡永华;李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GSTM1、GYP2E1和NQO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发病风险的初步研究

    儿童白血病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病因仍不清楚.研究表明毒物代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和还原型辅酶Ⅰ醌类氧化还原酶(NQO1)的基因多态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针对GSTM1、CYP2E1和NQO1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儿童白血病发病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吴玉霞;高怡瑾;赵金彩;金锡鹏;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武汉市成人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轮状病毒(RV)依其组抗原性可分成A~G共7个组,尽管A组RV(GARV)是引起婴幼儿胃肠炎的主要病因,但在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中RV胃肠炎并不少见,我们通过对武汉市成人腹泻患者开展RV监测并了解GARV基因型分布,以掌握武汉市成人RV感染的情况.

    作者:王远虹;周璇;山建国;周敦金;刁平;李燕;赵耘;李丛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改变在食管癌预后作用中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改变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Dersimonian-Laird模型对有关p53改变与食管癌预后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共入选27篇文献,累计病例2174例,p53阳性1150例,阳性率52.9%.结果对入选27篇文献一致性检验,q值为59.88,P<0.005,文献具有异质性,合并相对危险比为2.07,95%可信区间为1.58~2.70.结论 p53改变可能是食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生物标志物,有利于食管癌的治疗决策.

    作者:王小利;张春梅;施侣元;余红平;徐顺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新型流感疫苗

    传统来活疫苗有三种类型:全病毒疫苗采用完整来活病毒颗粒物因瓜原性脂质而造成许多不良反应.

    作者:舒俭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蓬莱市1993~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山东省流行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蔓延,早在1970年在德州、泰安等地均有发病,至1980年烟台地区有的县市开始发病,蓬莱市居烟台地区东面,于1993年发现首例HFRS后,疫情不断发生,疫区逐年扩大,虽然每年发病例数不多,但危害严重,病程长、病死率高,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损害,同时造成很大经济负担.为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蓬莱市1993~2003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此期间共发病240例,死亡6例,平均发病率为4.50/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病死率为2.50%,1999年为发病高峰年,发病率为15.39/10万.疫区自西向东逐年扩散,病例分布范围相当广泛,1993年仅有1个乡镇1个村发病1例,至1997年已扩散到7个乡镇,到2001年全市18个乡镇均有发病.病例多以村为单位呈散在分布.病例大多集中在蓬莱西半区乡镇.主要发生和流行于农村(91.7%,220/240),城市发病较少,仅占8.3%(20/240).

    作者:罗昌生;迟立宗;孙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杭州市城区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

    以往常以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来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并以此作为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一种疾病对人群健康的损失有二种结局,一种是早死引起生命损失;一种是残疾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笔者采用综合考虑残疾和死亡二种健康损失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指标,对杭州市区近3年恶性肿瘤所造成的人群健康寿命损失和社会负担进行探讨.

    作者:李安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气象因素与麻疹发病关系的研究

    麻疹在我国则以寒冷的冬季较多发生流行.绍兴市地处亚热带,麻疹时有发生,该病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但具有由冬春季高发向春夏季高发转移趋势.为探讨影响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的自然因素,笔者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绍兴市1991~2001年麻疹发病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屠春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贵州省平塘县两村碘缺乏病与蛋白质摄入相关性调查

    为防治碘缺乏病,探索食盐加碘后碘缺乏病与蛋白质摄入的相关性,我们于2002年3~4月,在贵州省平塘县汤锅营村、么村进行了综合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调查平塘县汤锅营村、么村村民、8~10岁在校学生及两村基本情况.甲状腺肿调查以触诊法,判定标准为WHO推荐的3型3度;尿碘测定用砷-铈接触法; 盐碘测定用直接滴定法;膳食调查采用3日称重法;数据输入计算机,用Excel 200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作者:古明宏;李翼斌;朱臣凯;王明祥;左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