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忠;Brand Brosbrook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模式,探讨本病的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Penrose法、简单分离分析和Falconer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队列中的100例原发性肝癌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先证者样本来自同地区9万名8年随访队列人群,分析遗传模式并将队列中家系样本发病情况分别与队列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计算遗传度.结果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肝癌发生率为4.0%,高于一般人群发生率(0.44%),也高于队列人群的肝癌发生率(1.03%).HBsAg阳性在先证者家系中存在聚集,且HBsAg阳性与肝癌的发生有强相关(OR=8.44,95%CI:3.37~20.06,P<0.001);应用Penrose法计算,同胞肝癌发生率/一般人群肝癌发生率(s/q)接近1/q1/2;简单分离分析提示不符合单因子遗传模式;与一般人群遗传度相比(59%±7%),队列人群遗传度h2=42%±6%,P<0.05.在控制了HBsAg后,一般人群遗传度下降为47%±7%,队列人群遗传度下降为29%±8%.结论肝癌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为一多因子疾病,受遗传与环境的综合影响.
作者:孟炜;陆鸿雁;蔡如琳;江峰;姜庆五;林文尧;沈福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2年1月22日,哈密铁路分局第四小学三年级4班因一名学生罹患猩红热,保健老师对发病学生隔离,并在上课前后使用40 W的手推式紫外线灯对该生所在的前排座位进行消毒.因未对代课教师交待清楚,使得上第一节课的班主任未及时关闭紫外线灯,使当时所有45名学生及班主任均暴露在开启的紫外线灯下长达50余分钟.
作者:徐海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各类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的流行情况及宫颈感染(淋病和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阴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分别针对深圳市三种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共4 744名(其中3 895名一般人群,438名有症状的妇科和性病门诊就诊者和411名高危人群)进行了妇科检查和各种RTI的实验室诊断调查,其中淋球菌和衣原体用PCR方法检测.同时使用结构式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婚育史,生殖道感染相关行为等.分析宫颈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症状和体征.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阴道分泌物的病征处理方案的形成和可行性.结果深圳市一般人群中有27.6%的妇女患有至少一种生殖道感染.宫颈感染率为5.0%.分析发现近3个月有新性伴(OR=1.6,95%CI:1.1~2.4)、有人工流产史(OR=1.6,95%CI:1.1~2.4)、年龄小于25岁(OR=1.6,95%CI:1.1~2.4)和不使用避孕套(OR=1.7,95%CI:1.1~2.4)是宫颈感染的危险因素.危险评估和阴道分泌物异常体征对宫颈感染的灵敏度为63.8%,特异度为55.1%,阳性预测值为7.0%.结论深圳市三类育龄妇女RTI感染均较多,其中高危人群的患病率高,其次是门诊就诊人群.宫颈感染病征处理在一般人群中使用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作者:刘敏;曾光;张玲华;刘志强;李世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选择本院体检或骨质疏松门诊的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汉族居民835人,男性281人,女性554人,年龄42~93岁.
作者:缪应新;朱汉民;张月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广西自治区原发性肝癌(HCC)高发区人群中,在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生活水平中却存在明显的肝癌家庭聚集现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HCC的家庭聚集现象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明显关系.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BV与HCV重叠感染及其相互作用对肝癌家庭聚集性的影响如何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
作者:吴继周;罗光汉;苏明华;陈茂伟;梁任祥;韦忠亮;江建宁;黄力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麻疹-腮腺炎-风疹(北京MMR)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分别选择10~12岁、2~2.5岁和8~12月龄儿童,接种北京MMR(实验疫苗),并与进口MMR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对照疫苗)相比较,开展该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研究.结果在32名2岁以上较大龄儿童接种北京MMR疫苗无副反应发生后,对104名8~12月龄婴儿接种该疫苗,仅有6.7%和1.9%的儿童分别发生一过性发热(中低反应)和皮疹,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北京MMR疫苗免疫接种后,其麻疹、风疹、腮腺炎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100%和85.7%,GMT分别为41、320和6.1.分别与对照疫苗相比,差异多无显著性.结论北京MMR疫苗具有与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及进口MMR疫苗相同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可以作为麻疹的基础免疫和复种疫苗使用.
作者:刘国华;方悍华;冯子健;郭万申;董春明;张文平;迮文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6年对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元公司)研制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价灭活疫苗进行观察,安全性及免疫学效果均较好,但I型中和抗体阳转率稍低[1].2001年8~9月,在江苏省金坛市进行了天元公司生产的HFRS双价纯化疫苗临床研究,观察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效果,并为其确定基础免疫程序及向人群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朱凤才;吴扬生;祖荣强;徐爱玲;周金敖;宋斌;刘丽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于2000年5~10月随机对天津市河西区卫生防病中心下属医院肠道门诊的985例急性腹泻病患者进行针对弧菌科细菌的调查.培养基为碱性蛋白胨水,4号琼脂平板,TCBS琼脂平板,MaC 琼脂平板 ,SS琼脂平板,氨苄西林(ASBA20)血琼脂平板.通过对985例腹泻患者的病原学调查,共分离出弧菌科细菌16种182株, 检出率为18.5%.
作者:温来欣;苏东;刘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与结核杆菌协同感染的情况,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结核病人进行HIV抗体检测.随机采集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肺结核患者200例(男123例,女77例);年龄17~78岁;汉族86例、维吾尔族99例、回族5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治疗指南.
作者:周梅;杨彩云;凌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心理压力(简称压力)系指内外刺激事件对人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理紧张或不适;当人的调节能力长期不能解除或缓解这种状况时,其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作者:杨廷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陆海空三军的新兵在入伍后,都要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期间所发生的军事训练伤(军训伤)是导致战士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选自199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参加基础训练的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6~21岁,平均年龄(18.32±2.15)岁.其中陆军1 142人,空军713人,海军592人,共2 447人.陆军与空军每4周以连为单位,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全部参训战士逐一筛检1次.海军为就诊登记法,战士受伤后在营军医处就诊时,由营军医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做出诊断.所有调查均由课题组成员独立或参与完成.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及有关文献制定统一诊断标准.
作者:龙泳;李远贵;黄久仪;欧阳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循证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循证保健是循证思想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扩展,其目的就是通过循证的过程来指导公共卫生保健领域中干预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公共卫生干预与临床上为了防止或治疗个体疾病而采取的干预不同,它主要是指保护和促进社区或整个人群的健康,其特点就是实施过程环节多、情况复杂,并且容易受干预人群所处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完全套用现成的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本讲对此进行概括性介绍.
作者:陈延;詹思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住院及门诊儿童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情况,我们对患者痰标本进行嗜血杆菌的分离及鉴定,并对其感染率、感染季节、感染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传清;杨昌生;王爱敏;薛建昌;宋建民;王岱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揭示广东省阳江某刀具厂急性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探讨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工厂管理人员、中毒患者、经治医生、生活用水的污染过程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排放细节进行现况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员工的发病情况和主要暴露因素.结果发病36例,罹患率为16.4%(36/220).饮用水集中在当天下午上班后13∶00至15∶30,发病高峰在15∶00左右,潜伏期中位数为90 min.不同饮水量的工人罹患率不同,随着饮水量的增加,罹患率也增加,存在比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79.115,P<0.01).实验室检测工人饮用后的残留水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结论此事件为一起饮用水被亚硝酸盐污染导致的急性中毒.当地刀具生产企业对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学品的保管使用、供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排放后对人群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值得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作者:余宏杰;罗会明;鲁锡荣;宋曲波;范子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中国新疆出血热(XHF)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寻找传播途径及流行原因. 方法对分离自新疆的5株XHF病毒进行S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与其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的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5株病毒S基因全长均为1 672个核苷酸,开放阅读框均为1 449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82个氨基酸的蛋白.新疆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3.0%~99.5%)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状图显示新疆毒株在一个分支之下形成独立的群体,明显区别于来自其他地区的CCHF病毒并且又进一步分为三组.结论不同毒株的S基因序列差异不完全取决于病毒分离的宿主、地域和时间.
作者:唐青;高佃平;赵秀芹;韩磊;杭长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从流行病学研究的原理及方法学角度出发,笔者对Castelao等的Gender-and Smoking-Related Bladder Cancer Risk[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1,93∶538-545]一文进行分析.
作者:何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52例患儿均系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门诊就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8岁.2~4岁患儿占44例.春季发病多,夏季次之,秋冬季较少.患儿均有口腔疱疹、溃疡、疼痛,不伴颌下淋巴结肿大,但都有手足掌疱疹,直径1~2 mm,无明显疼痛及痒感.
作者:刘洪玉;石世同;刘红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变异性关系.方法 1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检测方法探讨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的特征.结果 BMI增加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性指数均增加,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夜间收缩压变异(nSBPSD)增加14.10%、夜间舒张压变异(nDBPSD)增加13.15%、夜间平均动脉压变异(nMAPSD)增加15.92%,肥胖组增加更明显,分别为20.06%、17.92%、21.63%;但这种血压变异性的差异仅表现在男性.结论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不仅加重血压负荷,而且使血压变异性增加;这种血压变异性增加只见于男性病人,且出现在夜间.
作者:钱岳晟;王谷亮;张伟忠;周怀发;王宪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明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调查分析1990~2000年登革热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测定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 1990~2000年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 747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在0/10万~9.75/10万之间,平均为1.27/10万.流行多呈爆发,疫情涉及13个市(占全省21个市的61.9%),主要集中在广州、潮州、肇庆和佛山市,呈现高度集中而相对分散特点.每月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其中1~6月份为散发输入病例,7~12月份为流行期.男性∶女性为1.04∶1,所有年龄组均易感.四个型别的登革病毒均发生过流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同一年份不同地区也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广东省12株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显示广东省登革Ⅰ型代表毒株可分为两个基因亚型.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广东省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同国外登革热流行程度相关联.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已成为地方性疾病.
作者:罗会明;何剑峰;郑夔;李灵辉;江立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