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何伟;刘清波;秦杰;杨文慧;刘颖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极高,人患狂犬病后几乎全部死亡.因此,加强人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生产并使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此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大,并有免疫失败病例报道[1,2].
作者:张雪春;王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探讨西北黄土高原肺癌发病率及其发病因素,对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平凉地区新发生可疑肺癌659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白友义;邢祖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50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发展,极大地提高和加深了人们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流行病学吸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上,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起点,大大丰富了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作者:俞顺章;陈声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沙鼠苗)免疫后第5年、乳鼠脑纯化I型灭活疫苗(鼠脑苗)免疫后第4年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 地鼠苗)免疫后第5年在EHF疫区试验人群中的安全性、血清学效果和预防效果.方法 现场试验人群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分为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实验室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 临床上未出现免疫(感染)增强反应的病例.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3种疫苗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7%、11.76%和18.75%;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73%、30.22%和23.40%.3种疫苗对人群保护效果较好.基础免疫后第4年(鼠脑苗)、第5年(沙鼠苗、地鼠苗),3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结论 我国研制的3种EHF单价灭活疫苗,经过4、5年在高发病疫区人群中的观察结果,证明其安全有效,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陈化新;唐浏英;罗兆庄;张家驹;张遵宝;胡美娇;翁景清;柳炜;赵铁镪;刘文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本地区小学校中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流行.我们对波及的11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兰;毛月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狂犬病是近20年发生在我区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为了解本病的流行特征,探索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效果,特对我区近20年发生的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作者:张光明;王仁凡;李兴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站于1999年4月5日接到金州区卫生防疫站报告丰源制靴有限公司有2例疑似麻疹病例,4月7日又相继出现2例,直至4月26日共发病16例.我站接到报告后,立即奔赴疫区开展调查,进行应急接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对我院600例各类传染病的报告统计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近年来性病、肝炎的发病仍居高不下,肺结核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作者:杨铁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国伤害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1],星星之火,正形成燎原之势.90年代以来,各类伤害研究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作者:王声湧;池桂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烧伤常见原因,探讨烧伤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烧伤所造成的损失.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法对我科1970年至1998年间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常见致伤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70年至1998年间共收治各类烧伤住院病人17 339例,其中,热力为主要致伤因素,占89.11%,其余依次为电击伤、化学烧伤等.热力烧伤中又以热液烫伤占主要(49.31%)(x2=1 109.89,P<0.01).小儿烧伤占32.82%(x2=49.69,P<0.01),是不应忽视的易致伤人群.结论 烧伤具有长期存在的特性,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空间,应当高度重视烧伤的预防工作,这对减少烧伤的灾害性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红;谢挺;林亮;刘淑华;吴娟;方天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猩红热是我市儿童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猩红热发病较以往虽大幅度下降,但其发病位次仍居我市传染病发病第6位.据40多年来的资料统计,猩红热在我市曾发生3次较大流行,间隔约7~10年,每次流行持续2~4年.
作者:韩振荆;张晓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进一步了解宜春地区一氧化碳(CO)中毒的流行病学现状、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对宜春地区1995~1999年CO中毒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临床病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辉;胡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发病的保护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和分析有关的暴露因素.结果 调查了185对病例和对照,在单因素χ2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材料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0.05显著水平下,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1.377、1.687、1.630、-1.216和-0.888.结论 人均年收入的提高和水泥或砖地面的住房可能是EHF发病的保护因素,这对EHF的综合防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阮玉华;柳炜;徐校平;翁寿清;周卫群;邓新清;顾惠心;朱智勇;徐志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1例病例及422名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经病、家族妇科肿瘤病史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04、3.101、7.742、3.942、2.426;初潮年龄延迟是一个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41.结论 子宫肌瘤发病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经病、家族妇科肿瘤病史有关.
作者:许雅;陈思东;朱春燕;杨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肿瘤医院90年代手术大肠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本地区90年代大肠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1989~1999年在该院住院的大肠癌所有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11年共收治大肠癌3 050例,其中手术2 246例,占73.64%,男女之比为1.08∶1,男性略高于女性.1991~1994年住院人数变化不明显,但高于1989年和1990年.1995~1999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居住在农村的住院患者高于城市,但采用1992年人口为基数,计算城市患者住院率为14.66/10万,是农村(5.96/10万)的2.46倍.行政划分8个地区中,太原市、晋中地区的住院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Dukes分期表明,住院患者多数为中、晚期.患者年龄从40岁开始上升,50~70岁为高峰.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共1 850例占82.36%.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占56.23%和20.88%.结论 本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大肠癌预防和临床症状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癌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城市及高危人群中,积极开展普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詹建民;刘东博;王文渊;韩存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感染来源及发展规律,为制定山东省艾滋病的防治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试验(WB),对高危重点人群血液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对抗-HIV阳性标本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重新采集血液标本核实感染者,并从防凝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多聚酶链反应扩增,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 从1987年到1999年底,全省共检测805 801份标本,检出HIV抗体阳性52份,检出率为0.06‰,其中艾滋病病人2例,均已死亡.对24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HIV-1 M亚群共有5种基因亚型:A、B、B'、C和E,分布在全省的7个市地,以采供血(浆)和性途径传播为主,分别占59.62%和30.76%.其中13名有偿供血(浆)者均为B'(泰国B)亚型,10名回国劳工及1名劳工配偶中有6名为C亚型,2名B亚型,A、E亚型各1名.结论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表明,大多数感染者流动性很强.山东省HIV感染以采供血(浆)、性途径传播为主.在性乱人群中已查出HIV感染者,其传播流行的可能性很大.应加强对供血(浆)、性乱者及回国劳工的监测.
作者:黄涛;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刘学真;康殿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伤害的影响,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1951~1998年机动车数量、公路运输量和公路里程数等因素与人身安全的关系.结果 人身安全与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871 4、0.969 1、0.961 1、0.951 0,P=0.000 5),即道路伤害死亡率(/10万)随着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增加而升高,人身安全水平降低;采用逐步筛选法将各交通环境因素引入方程,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以克服各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其中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进入回归方程(Y=-3.719 7+1.49E-03X1+5.2E-06X3+6.19E-02X4).结论 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的增加是导致人身安全水平降低的主因,影响强度因素依次为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公路客运量、机动车数量.通过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可以减少道路伤害的发生.
作者:池桂波;王声湧;刘润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曲靖市居民胆结石患病状况,于1999年1~10月,从不同职业人群调查入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森;孔鑫;莫惠英;沈朴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性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病的联系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对新疆和田地区105例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存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造成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必然因素(odds ratio,OR=5.621 4).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OR=2.447 4和OR=2.531 8).结论 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木塔力甫·阿木提;肉孜·阿吉;何秉贤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