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马桂兰;毛月丰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 特征分析, 小学校, 临床, 患者, 地区
摘要: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本地区小学校中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流行.我们对波及的11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著稿中摘要的书写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990~1997年中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 描述我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对1990~1997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年间,伤害死亡率为36.8/10万~76.7/10万,分别居城、乡人群全死因的第4、5位.城市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则相反.农村人群死亡率为城市2倍左右,且差距随时间呈现加大趋势.0~4岁和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3~1.9.城市人群的前三位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农村为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和淹死.自杀死亡率为6.5/10万~27.1/10万,城市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则相反.农村人群的自杀死亡率是城市的2.7~4.0倍.机动车交通事故在城乡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女性升幅高于男性.结论 伤害已成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危害城乡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农村.

    作者:曹卫华;吴涛;安涛;李立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宜春地区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预防对策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宜春地区一氧化碳(CO)中毒的流行病学现状、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对宜春地区1995~1999年CO中毒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临床病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辉;胡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1例病例及422名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经病、家族妇科肿瘤病史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04、3.101、7.742、3.942、2.426;初潮年龄延迟是一个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41.结论 子宫肌瘤发病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经病、家族妇科肿瘤病史有关.

    作者:许雅;陈思东;朱春燕;杨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达川地区1979~199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是近20年发生在我区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为了解本病的流行特征,探索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效果,特对我区近20年发生的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作者:张光明;王仁凡;李兴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检测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体系(重点是心理素质客观测量指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分布在5个城市的在职机动车驾驶员和初考驾驶员共14 000余人进行6种(7项)心理指标检测,取得基本统计分析数据(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综合评价方程;采用百分位数法对综合评价值划分等级范围.结果 分别建立了在职驾驶员和初考机动车驾驶员心理测量指标综合评价方程;确立了分级界值.通过在职驾驶员中事故组与非事故组比较,两者平均综合评价值(分别为54.63和29.05)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4.68,P<0.01;H=73.61,P<0.001);综合评价等级与事故发生情况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总一致性=92.99%;卡帕(kappa)值=0.85].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综合评价方程能够有效地筛选事故倾性驾驶人员,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金会庆;张树林;戴平;解梅;刘一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998年上海市719名受审人员的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近年来,上海市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发病率由1994年的90.74/10万上升至1997年的254.25/10万[1].为了解STD在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我们对1998年全市公安局性病门诊鉴定的719名收审人员进行STD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燕;徐国平;袁建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兰州市1990~1999年猩红热疫情分析

    猩红热是我市儿童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猩红热发病较以往虽大幅度下降,但其发病位次仍居我市传染病发病第6位.据40多年来的资料统计,猩红热在我市曾发生3次较大流行,间隔约7~10年,每次流行持续2~4年.

    作者:韩振荆;张晓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86例被虐待儿童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研究被虐待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求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及方法和判断标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86例被虐待儿童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受虐待儿童男女之比为0.76∶1,女孩多于男孩,年龄以3~16岁居多,占60.46%.发病季节以春冬季为主,分别占32.56%和33.72%.虐待方式以身体虐待为主,占45.34%.损伤类型以皮肤软组织和四肢骨折为主,分别占30.23%和11.27%,心理行为异常占24.41%.死亡14例占16.27%.虐待者文盲及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55人占64%.结论 虐待可使小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女孩多于男孩,以皮肤软组织损伤为主,虐待者文化程度较低,故应加强宣传教育及防范干预措施,以防止虐待儿童的发生.

    作者:焦富勇;乔荆;周霞;李月华;康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7 339例烧伤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烧伤常见原因,探讨烧伤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烧伤所造成的损失.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法对我科1970年至1998年间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常见致伤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70年至1998年间共收治各类烧伤住院病人17 339例,其中,热力为主要致伤因素,占89.11%,其余依次为电击伤、化学烧伤等.热力烧伤中又以热液烫伤占主要(49.31%)(x2=1 109.89,P<0.01).小儿烧伤占32.82%(x2=49.69,P<0.01),是不应忽视的易致伤人群.结论 烧伤具有长期存在的特性,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空间,应当高度重视烧伤的预防工作,这对减少烧伤的灾害性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红;谢挺;林亮;刘淑华;吴娟;方天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山西省肿瘤医院1989~1999年大肠癌手术病例特征及趋势分析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肿瘤医院90年代手术大肠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本地区90年代大肠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1989~1999年在该院住院的大肠癌所有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11年共收治大肠癌3 050例,其中手术2 246例,占73.64%,男女之比为1.08∶1,男性略高于女性.1991~1994年住院人数变化不明显,但高于1989年和1990年.1995~1999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居住在农村的住院患者高于城市,但采用1992年人口为基数,计算城市患者住院率为14.66/10万,是农村(5.96/10万)的2.46倍.行政划分8个地区中,太原市、晋中地区的住院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Dukes分期表明,住院患者多数为中、晚期.患者年龄从40岁开始上升,50~70岁为高峰.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共1 850例占82.36%.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占56.23%和20.88%.结论 本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大肠癌预防和临床症状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癌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城市及高危人群中,积极开展普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詹建民;刘东博;王文渊;韩存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性激素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性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病的联系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对新疆和田地区105例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存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造成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必然因素(odds ratio,OR=5.621 4).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OR=2.447 4和OR=2.531 8).结论 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病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木塔力甫·阿木提;肉孜·阿吉;何秉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湖北省疾病监测区居民1990~1998年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征

    为了解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提供防治对策的依据,我们对湖北省8个综合性疾病监测点1990~1998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焦美秀;孙净;刘克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发病的保护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和分析有关的暴露因素.结果 调查了185对病例和对照,在单因素χ2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材料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0.05显著水平下,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1.377、1.687、1.630、-1.216和-0.888.结论 人均年收入的提高和水泥或砖地面的住房可能是EHF发病的保护因素,这对EHF的综合防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阮玉华;柳炜;徐校平;翁寿清;周卫群;邓新清;顾惠心;朱智勇;徐志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甘南县首例婴儿哺乳期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报告

    1999年12月21日,甘南县人民医院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接到报告后甘南县卫生防疫站2名防疫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姜波;何伟;刘清波;秦杰;杨文慧;刘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本地区小学校中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流行.我们对波及的11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兰;毛月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对中国东北林区森林脑炎防治研究的回顾

    从1951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新中国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全国各地对木材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东北大区是全国木材的重要供应基地,自然责无旁贷.东北历来的森林采伐习惯是林区附近的青壮年农民在秋收后迅速上山伐木,趁冰雪季节把木材运到车站或河边,于春节之前大批农民即结束工作,回乡休整、备耕,而留下少数工人装车或编木排,趁开江涨水,顺水流放木材.

    作者:尹德铭;刘瑞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北京市66 910名维尔博狂犬病疫苗免疫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极高,人患狂犬病后几乎全部死亡.因此,加强人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生产并使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此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大,并有免疫失败病例报道[1,2].

    作者:张雪春;王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行远自迩,开展伤害三级预防工作

    我国的伤害研究和防治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头角崭现,已经锋芒初露.在伤害死因监测、青少年伤害干预、道路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运动伤害的防治和院前急救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个以政府支持,高校牵头的伤害防治和研究正在全国各地蔚然兴起.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宜昌市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强度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伤害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宜昌市1999年伤害死亡在死因顺位中排列第3位,现将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强度分析如下.

    作者:董美阶;董学平;周会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