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苯哒唑对体外培养孵化猪囊尾蚴的超微结构、氨基酸和生物元素的影响

邵萍;陈佩惠

关键词:阿苯哒唑, 孵化的猪囊尾蚴, 超微结构, 氨基酸, 生物元素
摘要:将已孵化的猪囊尾蚴培养于含阿苯哒唑100μg/ml的培养液中,于72h对其超微结构、氨基酸和生物元素种类及含量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该药使猪囊尾蚴的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甚至致正常结构消失,使虫体组织中的多种氨基酸和某些种生物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登革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病原体,有4个型别(Dv-Ⅰ、Dv-Ⅱ、Dv-Ⅲ、Dv-Ⅳ).它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60多个国家及地区,以东南亚国家为严重,我国自1978年以来也在海南和广东沿海一带发生了较大的流行.全世界每年约25亿人受感染威胁,病例约6000万,死亡人数3万[1].各国学者对其实验诊断做了许多工作.

    作者:周钢桥;杨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粘膜TNF-α和PDGF水平的影响

    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炎患者胃窦粘膜体外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结果表明,Hp阳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TNF-α含量和PDGF活性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合并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TNF-α含量和PDGF活性也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

    作者:张国安;刘小朋;张信;陈紫榕;施水兰;史玉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我国南方蜱样本中发现犬埃立克体DNA

    目的调查我国南方蜱样本埃立克体感染情况.方法用已发表的埃立克体16SrRNA基因的属特异引物和自行设计的犬埃立克体种特异引物,对广东、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采集的蜱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将阳性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通过Internet提交到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国家健康研究所的站点,利用BLAST对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从广东采集的血红扇头蜱和广西采集的微小牛蜱样本中扩增出埃立克体452bp特异片段和犬埃立克体的555bp特异片段.测序和检索结果证实这些片段均为犬埃立克体,并且两种蜱中的埃立克体DNA片段有至少4bp差异.结论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犬埃立克体病原线索.微小牛蜱也能携带犬埃立克体.表明我国极有可能存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潘华;陈香蕊;马玉海;孙洋;于强;佟世德;张雪颍;牛华;张永国;Jacqueline Dawson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广西人畜军团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军团菌病自1976年被发现以来,其各项研究工作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我区对发热待查、肺部疾患病人军团菌感染曾有报道[1、2],但对健康人、畜的感染情况未见正式报道,为了解我区军团菌在健康人、畜间感染状况,我们于1997年抽取部分县市人、畜(水牛、山羊、猪、鸡)进行嗜肺军团菌(Lp9)和米克戴德军团菌(Lm)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区军团菌感染现状,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锦嵩;陈娜萦;权怡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钩端螺旋体L型脊髓炎(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钩体L型脊髓炎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对15例钩体L型脊髓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急性及亚急性或慢性脊髓损害各7、8例,双下肢瘫7例,四肢瘫8例.均有明显的传导束型或节段型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血培养钩体L型阳性8例,原型钩体6例,尿培养:钩体L型5例;CSF培养钩体L型5例;血清钩体MAT阳性7例.结论钩体L型脊髓炎的发生可能为钩体L型直接损伤脊髓或供血血管,钩体L型致间质炎症病理损伤所致.甲硝哒唑易透过血脑屏障能损坏钩体DNA结构,可减少钩体病后发病.

    作者:马登宏;马骥;汤郡;吴国林;张郁文;刘晓林;唐素兰;宋秀宇;林特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L型及其意义的研究

    目的诱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下简称O157∶H7)L型观察其特性及意义.方法羧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纸片法诱导.比较L型,与原菌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L型小鼠灌胃,取肝、结肠、直肠组织分离培养,以观察体内L型存留情况.结果经L型鉴定,如电镜超薄切片等证实细胞壁缺损.L型生化反应比原菌大为减弱、O157凝集为阴性,对抗生素敏感性除卡那霉素(P<0.01)外,其余同原菌无显著性差别(P>0.05).小鼠体内肠道可存留L型,其可回复为细菌型.结论两种抗生素均可诱导O157∶H7形成L型.给实验室诊断带来极大困难.提示L型有可能造成该菌感染传播及暴发流行的危险.

    作者:邓维秀;王襄;徐桂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氟乙酸钠中毒46例临床分析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的常见中毒类型,约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的37.4%(46/123).我科自1993年1月~1998年2月收治46例急性氟乙酸钠中毒患儿,针对中毒机理,制定规范化抢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素贤;王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大理市发热病人血清恙虫病抗体检测及其分型研究

    云南自1956年证实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以来,先后查明滇南、滇西南和滇西大部份县市均有广泛的自然疫源地存在.大理市自1995年起有病例报告,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其流行型别与国际标准型别的关系,我们对当地1995~1997年间的121份疑似恙虫病病人血清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冯锡光;袁庆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学调查

    1998年5月26日,我县水泥厂工人唐某报告该厂宿舍区6家职工家庭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证实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章云;滕焕昭;李柏桂;林青成;褚保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低年龄组儿童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观察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于缺乏特异的治疗药物和大面积有效灭鼠措施的困难,疫苗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自WHO提出开发有效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以来,无论是国外的鼠脑纯化疫苗,还是国内的沙鼠苗,地鼠苗和鼠脑苗都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理想的防病效果.但从目前有关疫苗应用的资料报道均为大年龄组的青壮年,而对低年龄组(1~6)儿童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未见报道.为探讨低年龄组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给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贵明;冯学灵;阮孝连;李伟;李莉;王磊;徐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广州奶牛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有许多动物可以感染隐孢子虫.特别是奶牛隐孢子虫感染,因其与人关系密切是人感染隐孢子虫的重要传染源.1995年4~12月我们选择广州3个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孢子虫感染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步平;连德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加大对耕牛化疗力度的效果评价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对中度流行区的目标是控制发病.我省实施项目工作以来,到1994年通过全省疾病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在中度流行区人群粪检阳性率1993年仅比1992年下降28.8%,其效果远不如高度流行区的理想(高度流行区下降49.1%).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因为耕牛化疗覆盖率不高.按世行项目的技术实施细则,我省在中度流行区每年只对35%的耕牛治疗1次,这样可能由于对主要传染源牛的控制力度不够而影响防治效果.为探讨在中度流行区防治策略,特以加大对牛的化疗覆盖率,比较牛的化疗强度与控制发病效果的关系.

    作者:徐兴建;杨先祥;陈柳燕;任润香;戴裕海;王文梁;蔡宗大;何其林;施昌夫;谢绪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旋毛虫p49抗原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

    作者:刘光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用pcDNA3-P30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观察所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cDNA3-p30,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隔3周接种1次,一共免疫3次.用MTT方法对脾脏的NK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对CD4+、CD8+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NK细胞杀伤率为:70.0%±3.64,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5%±6.06和47.0%±5.93,实验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onA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进行动态分析,可见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CD8+的数量逐渐上升,CD4+/CD8+的比率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p30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

    作者:周永安;陈观今;郭虹;郑焕钦;吕芳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注射狂犬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

    患者,李××,女,45岁,教师.1998年5月30日18时就诊于牡丹江市卫生防疫站门诊部,诉当天中午被宠物犬咬伤,经肥皂水清洗犬伤腿部直径0.3cm伤口,涂以碘酊后以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浓缩人用狂犬疫苗2ml 2.5IU 1支,注射于上臂三角肌附着处,批号为9803003-5,失效期为1999年3月23日,注射6h后局部稍红肿6cm.6月3日,局部肿块消退后,注射第二针疫苗.5天后因全身奇痒急诊入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求治.

    作者:赵常喜;杨春华;马继红;李晶;王一心;刘庆江;王淑娟;郭晓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广东省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蚊虫分布广、密度高,孳生和叮咬活动季节长,是我国虫媒病毒自然繁衍的主要地区之一.我们对该省内广州市、佛山市、沙湾镇、坪石镇这4个发生过登革热流行的地区进行了11种虫媒病毒的人群血清抗体检测,以对当地人群血清虫媒病毒抗体分布情况有所了解,为预防虫媒病毒感染流行尤其是登革热流行提供参考.

    作者:彭翼飞;陈唯军;陈翠华;方美玉;马玉海;林立辉;田小东;蒋廉华;刘建伟;徐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阿苯哒唑对体外培养孵化猪囊尾蚴的超微结构、氨基酸和生物元素的影响

    将已孵化的猪囊尾蚴培养于含阿苯哒唑100μg/ml的培养液中,于72h对其超微结构、氨基酸和生物元素种类及含量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该药使猪囊尾蚴的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甚至致正常结构消失,使虫体组织中的多种氨基酸和某些种生物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

    作者:邵萍;陈佩惠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斜管虫属纤毛虫寄生于人体血液1例

    患者,女,33岁,农民.以畏寒、发热、咽痛及全身酸痛1月余而就诊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入院前曾在当地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张耀娟;张耀兰;章子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三峡库区湖北段钉螺孳生环境研究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湖北段有无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类比法和模拟生态实验等方法.结果与结论进一步证实三峡库区湖北段无钉螺生长,但调查表明三峡库区存在着与血吸虫病疫区相似的气候环境、相似的土壤容重和相同的钉螺能吃的植物.说明三峡库区湖北段存在着生长钉螺的基本环境条件.其不生长钉螺的原因尚须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昌浩;张爱华;常汉斌;郭胜兰;邓伟文;韩家俊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DNA克隆FMPf01分析

    目的对我室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HN)红内期cDNA表达文库阳性克隆(FMPf01)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性质.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免疫印迹法分析FMPf01的碱基构成、同源性及编码多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其A+T构成比高于G+C,为3.14∶1,与基因资料库中疟原虫基因的同源性较低,其高值为 63.8%,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其编码多肽可被抗疟原虫免疫血清识别,反应性较强.结论 FMPf01编码多肽有望成为疟疾免疫学诊断和疫苗的候选抗原.

    作者:王萍;李明;谢毅;王燕妮;毕惠祥;殷明;叶韫辉;李英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微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