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宣教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丽影;梁玮;杨文博;方艳燕;王国伟

关键词:视频, 结肠镜检查, 患者, 侵入性检查, 可靠的方法, 诊断, 有效配合, 应用效果, 痛觉敏感, 漏诊误诊, 检查技术, 负面情绪, 大肠疾病,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 阳性率, 直观, 卡通, 焦虑, 动漫
摘要: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疾病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而检查时肠道清洁程度是防止漏诊误诊和提高诊断阳性率的重要前提[1].尽管结肠镜检查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加之,患者多对结肠镜了解甚少,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2],而在检查时对痛觉敏感,不能有效配合甚至使检查失败.为此,我院自行创作了肠道准备的卡通动漫视频,让患者通过观看视频,对结肠镜检查有更直观、全面的认识.本文对视频宣教在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并神经源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胺碘酮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营养神经、脱水、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胺碘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组心室率变化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7%;胺碘酮治疗组心室率变化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9,P<0.05).常规治疗组心肌酶谱变化有效18例,无效2例;胺碘酮治疗组心肌酶谱变化有效27例,无效2例,两组心肌酶谱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99,P>0.05).结论 在常规营养神经、脱水、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注射液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作者:郭泳钿;丁山;田杰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条形码技术在病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病案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病案信息采集、储存、传递及服务过程中采用现代化设备的程度也越来越高[1].病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形式为电子病案.我院自2012年10月推行电子病案后,实行纸质病案与电子病案双轨制.病案回收归档是病案管理中基础的环节[2],也是保证病案质量、医疗安全的措施之一.为了提高病案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我院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病案信息管理中,实现了对病案签收、借阅、追踪、归档的信息化管理.从传统的单一手工操作向多功能化、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和拓展,提高了病案管理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作用

    品管圈(QCC)是指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运用科学品管工具来改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小圈子[1].机械辅助通气是ICU危重患者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7%~70%[2].降低VAP发生的关键是预防,半卧位被认为是预防VAP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有关VAP的预防指南指出,患者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应将床头抬高30°~45°,其循证等级是B级[3].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会(JCI)也认为,拾高床头是护理危重症患者的一项核心措施[4].但临床实际执行情况令人担忧.2014年3-9月,我科针对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的依从性开展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菁;陈鑫鑫;黄晓铭;陈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30例诊治分析

    细菌可通过胆道、肝动脉、门静脉等途径入肝,如患者抵抗力弱,可发生细菌性肝脓肿.近2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发病率已达9.7%,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障碍和机体防御功能减低等因素,近年来糖尿病亦成为肝脓肿的易患因素[1],向俾庭等[2]报道为23.7%.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笔者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忠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创伤致小肠破裂3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腹部创伤致小肠破裂患者3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小肠修补术及部分小肠切除术),其中治愈34例,死亡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8例,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结论 掌握腹部创伤致小肠破裂的特点,及时诊断,并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术中彻底冲洗,术后引流及加强抗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可提高小肠破裂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减少死亡率.

    作者:林琳;娄熙彬;王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曲马多对腰椎间盘术后切口浸润麻醉镇痛分析

    术后镇痛采用在手术切口浸润局麻药的方法,能提供有效的术后的镇痛,尤其是对小到中度大小的手术切口[1],并且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其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尽管腰椎间盘手术能在显微镜下进行,但是术后的疼痛会延迟患者正常活动的时间[2],行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术后镇痛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其重要[3].既往研究表明手术切口局部浸润局麻药,如左旋布比卡因,能在腰椎间盘切除术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4].目前发现药物曲马多能阻滞神经传导,因此能表现出和局麻药一样的在外周神经作用[5].本文联合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和曲马多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其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黄雪莲;姚伟瑜;房小斌;吴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放射治疗期间影响疗程连续性的多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放射治疗患者疗程连续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和放疗中断原因,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平均中断率为(2.31±5.12)%.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易中断(OR=1.94),农村患者比城市患者易中断(OR=1.6);Ⅱ期以下(含Ⅱ期)患者比Ⅲ期以上(含Ⅲ期)患者易中断(OR=1.84),宫颈癌患者比其他癌种患者易中断(OR=4.05),接受姑息性治疗患者比根治性治疗患者易中断(OR=2.4),住院治疗患者比挂床治疗患者易中断(OR=1.52).中断原因以身体不适居首位,占48.2%.结论 肿瘤放射治疗期间,有些因素会影响到疗程的连续性.

    作者:林发生;陈卫;蔡勇君;李奇欣;黄星武;陈彩霞;张秀春;陆军;方燕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83例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腔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共102条患肢采用规范化的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曲张浅静脉无再隆起,消除率达100%.84条下肢酸胀感消失,14条色素沉着减轻,13条足踝区水肿消失,3例溃疡2周内愈合,2例溃疡1个月内愈合,2例溃疡3个月愈合.78例完成随访,5例失访,随访率93.98%,随访时间1~30个月,无曲张浅静脉及溃疡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疗效确切、微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坚;项良光;郭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S-34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uPA、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迁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bortezomib,PS-34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真核细胞转录因子-κB (nuclearfactor-κB,NF-κB)、尿激酶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迁移的关系.方法 BRDU ELISA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Boyden小室培养测定细胞的迁移;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uPA表达、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组)相比,血清组(FCS组)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增殖;当FCS浓度为1%时,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当FCS浓度为5%时,细胞增殖更为显著(P<0.01).2)与5%FCS组相比,PS-34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活性,PS-341浓度为4 ng/mL时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5%FCS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PS-34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5%FCS诱导细胞的迁移,与5%FCS组相比PS-341浓度为4 ng/mL时其迁移率显著下降.4)与5% FCS组相比,PS-341为4 ng/mL时细胞uPA表达、总NF-κB、核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 (10 μmol/L)能显著降低5%FCS诱导的总NF-κB、核NF-κB水平(P<0.05),但对uPA表达无影响.5)PS-341(4 ng/mL)能明显降低5%FCS诱导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与PDTC(10 μmol/L)相比,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341抑制MDA-MB231细胞uPA、NF-κB表达及增殖与迁移;PS-341降低MDA-MB231细胞侵袭力可能与其抑制NF-κB、uPA表达有关.

    作者:薛芳沁;杨国华;林孟波;陈晓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55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10年间收治的155例青年人胃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病例查阅;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共155例,占同期住院胃癌患者的3.05%,其中男∶女=1.00∶1.24.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59.3%)为首发症状为常见.临床分期晚,Ⅲ+ Ⅳ期患者共112例,占78.87%.肿瘤好发于胃窦,共78例,占54.9%.病理类型以分化差的印戒细胞癌为主,占46.5%.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76例患者进行了生存随访,5年生存率为15.6%.结论 青年人胃癌并非罕见,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提高对青年人胃癌诊治水平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枫;崔同建;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

    目的 通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集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VEGF的异常高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浓度变化可用于监测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及转归.

    作者:曾益;林捷;金静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以HAMD-17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始HAMD-17总分、2组间有效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较好.结论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梓顺;苏旻;朱晶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研究方法,选择福建省急救中心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后将其分为对照组93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评估治疗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肺部高分辨CT (HRCT)表现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肺部HRCT显示,治疗组肺部渗出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对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可减轻百草枯对肺部的损害.

    作者:廖星;戴木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SHR12只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HC组)和替米沙坦组(T组)各6只,同龄WKY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药物干预16周,测定各组脑组织AGEs、RAGE,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 与NC组比较,HC组脑组织羧甲基赖氨酸(CML,AGEs主要成分)和RAGE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HC组比较,T组CML和RAGE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低(P<0.05).结论 脑组织中AGEs聚集,通过AGEs-RAGE导致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是高血压脑损害的途径之一.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生成和聚集减轻高血压的脑损害.

    作者:黄峰;朱鹏立;林帆;袁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艾滋病5例耳鼻咽喉头颈部表现分析

    艾滋病,又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HIV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破坏,进而引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恶性病变以及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全球蔓延,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群也逐年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11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一文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LHIV) 78万人,女性占28.6%,艾滋病(AIDS)患者15.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1].

    作者:吴烽芳;庄黎明;蔡耿明;李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

    目的 对福州市中、老年人群口腔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评价.方法 对福州市五城区35~44岁和65~74岁的2 100名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5~4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59.9%,牙体修复率为72.7%,失牙率为31.2%,失牙修复率59.3%;65~7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63.2%,牙体修复率为70.9%,失牙率为82.0%,失牙修复率为60.3%.结论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缺损率较高,失牙率与全国其他地区持平,修复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市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减少失牙,加强我市口腔卫生工作,提高口腔修复工作的成效.

    作者:薛靖楠;陈辉琳;许振宇;梁虹;卢琦;孙晓峰;马昭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引导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附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TNB)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 在MSCT引导下选取佳穿刺点和路线,TNB取得病灶组织条标本.结果 31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得病理诊断30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NB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MSCT机器优势,可避免TNB并发症的发生,提高MSCT引导下TNB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学资料,对肺部病变的鉴别及后续治疗具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唐劲松;赵家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明原因发热确诊布鲁氏菌病1例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此病在牧区较为常见,多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布病在福建历史上虽有几次报道,但是均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尚未见到来自医院临床医生的报道[1-2].我院收治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后经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经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治疗康复出院.

    作者:马卫闽;夏桂枝;刘海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对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三级医院设置有儿科病房的8所医院进行调查,分析儿科病房医护比、床护比、护理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及流失情况.结果 福州市8所三级医院儿科病房共开放床位数852张,病房医生231人,护士439人.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病房医护比和床护比分别是1.00∶1.90和1.00∶0.52;专科医院医护比、床护比略高于综合医院;不同性质儿科病房的医护比、床护比也各不相同.护理人员技术职称中护士占47.15%,护师占40.55%;学历依次为大专(71.07%),本科(17.54%),中专(11.39%);60%护士为合同护士;35岁以下的护士占89.1%,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占60.6%;儿科护士年流失率为6.07%o.结论 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流失率较高.

    作者:郑凡;李跃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优质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持续性炎症反应,是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疾病之一,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该病具有可逆性,但当病情严重时偶可导致死亡.儿童支气管哮喘往往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直到成年,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1].患儿多在3岁以内开始发病,以1~6岁患儿为主,发病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发作季节集中于秋冬和冬春季节变换前后.

    作者:梁美德;林月华;苏碧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