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目的 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江挺;陈灼焰;付祥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我院60项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运用自制QCC品管圈审核评分表,对2012-2013年我院60项品管圈活动进行评分,并对各活动项目作出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活动主题切实可行、计划拟定恰当,护理人员运用品管手法的能力提高,要因分析、数据收集与统计图表、改善对策与实施、标准化、资料整理及活动实施等项目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促进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提升.
作者:陈凤翔;胡小连;林洁;林丹;林赛花;胡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孕后,受胎儿、胎盘、雌激素等的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孕妇心电图出现相应改变,PR间期的变化是其中之一.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这种心电图现象在1952年因临床伴有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命名为L-G-L综合征,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预激综合征.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肺切除范围包括2例右肺上叶、5例右中叶、1 2例右下叶、9例右中叶及右下叶、3例左上叶、15例左下叶、10例左下叶及左上叶舌段、1例右中叶及左上叶舌段.除2例中转开胸外,其余55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6.4±53.7) min;出血量50~1 500 mL,平均(231.4±85.9) mL;术后带胸管引流时间2~11 d,平均3d;术后住院时间4~19d,平均(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4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33例(61.1%),症状明显减轻16例(29.6%),症状无明显变化5例(9.3%).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立人;陈树兴;许德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影响放射治疗患者疗程连续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和放疗中断原因,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平均中断率为(2.31±5.12)%.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易中断(OR=1.94),农村患者比城市患者易中断(OR=1.6);Ⅱ期以下(含Ⅱ期)患者比Ⅲ期以上(含Ⅲ期)患者易中断(OR=1.84),宫颈癌患者比其他癌种患者易中断(OR=4.05),接受姑息性治疗患者比根治性治疗患者易中断(OR=2.4),住院治疗患者比挂床治疗患者易中断(OR=1.52).中断原因以身体不适居首位,占48.2%.结论 肿瘤放射治疗期间,有些因素会影响到疗程的连续性.
作者:林发生;陈卫;蔡勇君;李奇欣;黄星武;陈彩霞;张秀春;陆军;方燕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床边交接班是重症内科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当前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公民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的环境下,严格交接班管理对于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提供安全、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们对50名重症内科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规范化培训.现对其实施方法与效果进行介绍.
作者:余涵;李芸;周巧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本专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分析影响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实习满意度,做好护生临床教学提供有价值、建设性的意见.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法,对2013-2014年福州某6所三甲医院各150名的本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低于大专护生(P<o.05);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方面主要在师资力量、能力培养方面的满意度差别较大(P<0.05).结论 临床教学医院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本专科护生分层管理体制和师资管理及培训体系,重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蔡丽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脓毒症患儿10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将两组患儿凝血功能指标、治疗效果、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疗效观察确切,有利于改善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敏;王世彪;翁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2].肿瘤医院虽已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但因某些原因,如:医生不能及时开出化疗医嘱,导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能按时接收化疗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等,护士需要在病区治疗室配置部分化疗药物.现阶段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制剂,护士在给患者执行化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经口吞食等途径长期低剂量接触,对操作人员具有潜在的职业危害[3].
作者:王惠婷;吴春华;李巧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CD24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结肠癌外周血单核细胞CD24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24在结肠癌外周血单核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其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24表达上调,但与其预后关系不大.
作者:柯少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A组)、0.20%罗哌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C组).B组和C组术毕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一侧分别注入0.20%、0.25%罗哌卡因各20mL,而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使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各时点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舒适度(BCS)评分.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产妇镇痛总体满意度及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BCS评分均升高(P<0.05);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48 h内单次PCA平均按压次数及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P<0.05),而术后48 h内镇痛总体满意度升高(P<0.012 5).3组产妇术后48 h内均未发生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0.20%及0.25%罗哌卡因TAP阻滞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传涛;王菁;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组患者在入院1周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血清腺苷脱氨酶(ANA)及T-SPOT检测.结果 PPD、结核抗体、ANA及T-SPOT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1周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5%、25%、50%、100%.PPD、结核抗体、ANA及T-SPOT检测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1周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0%、12.5%、25%、25%.T-SPOT比PPD、结核抗体、ANA在结核性脑膜炎组中阳性率较高,组间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检测可作为早期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辅助方法,但应先排除颅外结核感染.
作者:郑巧娟;徐峰平;林忠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Ⅰ~Ⅱ级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曲马多组(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镇痛泵中,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2 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盐酸曲马朵2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48 h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寒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组间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均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献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随着近年鼻咽癌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形调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普通放疗方式,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开展调强放疗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下降,但对颞颌关节改变造成的张口困难和肌肉纤维化造成的颈部活动受限仍然是远期主要反应[1].如何在放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高质量功能锻炼,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是我们的护理重点.我科采用护士示范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式,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安娜;陈秀英;甘爱华;黄燕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传统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刀)和对照组(传统术式)各60例,分别使用低温等离子刀与传统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多导睡眠图(PS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白膜完全脱落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PSG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少,术后出血率两组无差异,术后完全白膜脱落时间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对患儿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莹;林智勇;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予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观察组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2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2年后下背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在近、远期均有良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应用脊柱减压系统的治疗.
作者:王乃针;卢惠苹;宋林;江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院感染的控制不仅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更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问题.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力度的加强,医院感染已呈现新的变化,及时准确了解医院感染状况是医院的重要工作.现患率调查作为综合监测的有效手段,能够反映医院某一时期医院感染现状,从而了解感染发生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临床证据.本文通过对2014年8月1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瞿美金;蚁少华;陈碧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滴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方法 将7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对照组、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治疗前后血清中25-(OH)D3水平.比较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维生素D组还是匹多莫德组治疗前血清中25 (OH) D3水平都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3;t=5.23,P=0.02).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P>0.05).结论 补充维生素D滴剂对RRTI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秋琴;林英;苏惠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15例,按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12例).结果 观察组年龄更大、女性占多、糖尿病病程更长、空腹血糖(FGB)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更高、清蛋白(ALB)更低,并发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糖尿病肾病(DN)及有残余尿的发生率更高(P<0.05).而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及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FGB、GHbA1C、ALB是否并发DNB、DN及是否有残余尿等因素有关.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尿路感染.
作者:林捷;陈迈;曾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15例,全部采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14 d,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牵引6周外,余14例患者术后5d可扶助行器下床,6周后可较正常练习行走.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1.2±4.6)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3.6±3.2)分.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溶解、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主观满意度好.结论 生物型加长矩形柄可通过中远端固定增加股骨柄在髓腔内的固定范围,具有良好的抗旋转作用和即刻稳定性,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何文;郑明;宋卫;赵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