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交接班培训在重症内科护士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余涵;李芸;周巧芳

关键词:交接班, 规范化培训, 重症, 内科护士, 卫生事业改革, 方法与效果, 优质护理, 法制观念, 质量, 增强, 环境, 管理, 公民, 安全
摘要:床边交接班是重症内科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当前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公民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的环境下,严格交接班管理对于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提供安全、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们对50名重症内科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规范化培训.现对其实施方法与效果进行介绍.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疗效观察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随着近年鼻咽癌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形调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普通放疗方式,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开展调强放疗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下降,但对颞颌关节改变造成的张口困难和肌肉纤维化造成的颈部活动受限仍然是远期主要反应[1].如何在放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高质量功能锻炼,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是我们的护理重点.我科采用护士示范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式,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安娜;陈秀英;甘爱华;黄燕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30例诊治分析

    细菌可通过胆道、肝动脉、门静脉等途径入肝,如患者抵抗力弱,可发生细菌性肝脓肿.近2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发病率已达9.7%,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障碍和机体防御功能减低等因素,近年来糖尿病亦成为肝脓肿的易患因素[1],向俾庭等[2]报道为23.7%.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笔者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忠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条形码技术在病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病案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病案信息采集、储存、传递及服务过程中采用现代化设备的程度也越来越高[1].病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形式为电子病案.我院自2012年10月推行电子病案后,实行纸质病案与电子病案双轨制.病案回收归档是病案管理中基础的环节[2],也是保证病案质量、医疗安全的措施之一.为了提高病案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我院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病案信息管理中,实现了对病案签收、借阅、追踪、归档的信息化管理.从传统的单一手工操作向多功能化、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和拓展,提高了病案管理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

    目的 对福州市中、老年人群口腔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评价.方法 对福州市五城区35~44岁和65~74岁的2 100名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5~4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59.9%,牙体修复率为72.7%,失牙率为31.2%,失牙修复率59.3%;65~7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63.2%,牙体修复率为70.9%,失牙率为82.0%,失牙修复率为60.3%.结论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缺损率较高,失牙率与全国其他地区持平,修复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市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减少失牙,加强我市口腔卫生工作,提高口腔修复工作的成效.

    作者:薛靖楠;陈辉琳;许振宇;梁虹;卢琦;孙晓峰;马昭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组患者在入院1周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血清腺苷脱氨酶(ANA)及T-SPOT检测.结果 PPD、结核抗体、ANA及T-SPOT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1周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5%、25%、50%、100%.PPD、结核抗体、ANA及T-SPOT检测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1周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0%、12.5%、25%、25%.T-SPOT比PPD、结核抗体、ANA在结核性脑膜炎组中阳性率较高,组间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检测可作为早期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辅助方法,但应先排除颅外结核感染.

    作者:郑巧娟;徐峰平;林忠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600例临床分析

    鼻窦炎伴鼻息肉指的是上颌窦、额窦等黏膜发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1].针对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传统常规性手术治疗不能完全清除病灶组织,且有很高的并发症,复发率也较高.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的鼻内窥镜手术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被逐渐推广使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常规治疗技术相比,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并且复发率比较低,并发症比较少,因此,可以临床应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我院选取近10年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松兴;翁祖勋;陈文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2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15例,按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12例).结果 观察组年龄更大、女性占多、糖尿病病程更长、空腹血糖(FGB)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更高、清蛋白(ALB)更低,并发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糖尿病肾病(DN)及有残余尿的发生率更高(P<0.05).而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及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FGB、GHbA1C、ALB是否并发DNB、DN及是否有残余尿等因素有关.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尿路感染.

    作者:林捷;陈迈;曾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前口服雷贝拉唑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雷贝拉唑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作用.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术前3d开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d,其中手术当日于术前8h口服,持续8周;B组(32例),术前8h开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d,持续8周.检测术前3d、术前、术后1d、术后7d和术后30 d的胃液pH值,记录术中出血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率.结果 A组及B组的术前、术后1d、术后7d及术后30 d的胃液pH值均高于各组术前3d的胃液pH (P<0.05);A组术前胃液pH值高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率2.9%,低于B组15.6% (P<0.05);两组间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SD术前3d开始口服雷贝拉唑较术前静滴可有效提高术中胃液pH值,预防术中出血,但不能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作者:薛鹏星;周旋光;陈娟;苏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1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操作顺利,未出现并发症,引流通畅,达到充分引流目的,9例治愈.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杨天宝;谢金标;王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哈乐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哈乐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托特罗定0.2 mg,2次/d;哈乐0.2 mg,1次/d.对照组仅给予托特罗定0.2 mg,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2~4周随访1次.根据排尿次数及临床相关症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5).结论 对临床单用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欠佳的患者,可加用哈乐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郭太林;张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A组)、0.20%罗哌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C组).B组和C组术毕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一侧分别注入0.20%、0.25%罗哌卡因各20mL,而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使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各时点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舒适度(BCS)评分.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产妇镇痛总体满意度及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BCS评分均升高(P<0.05);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48 h内单次PCA平均按压次数及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P<0.05),而术后48 h内镇痛总体满意度升高(P<0.012 5).3组产妇术后48 h内均未发生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0.20%及0.25%罗哌卡因TAP阻滞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传涛;王菁;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35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腹腔镜下游离胃及上腹部小切口制作管状胃、管状胃经食管床上提至左颈部进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232.4±59.3) min,术中出血(202.3±88.1) mL,淋巴结清扫数目(27.1±14.8)枚.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3.9±1.1)d.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心律失常1例,乳糜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29例,失访6例,随访时间3~15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技术上安全可行,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作者:鲍德胜;赵金树;陈金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曲马多对腰椎间盘术后切口浸润麻醉镇痛分析

    术后镇痛采用在手术切口浸润局麻药的方法,能提供有效的术后的镇痛,尤其是对小到中度大小的手术切口[1],并且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其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尽管腰椎间盘手术能在显微镜下进行,但是术后的疼痛会延迟患者正常活动的时间[2],行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术后镇痛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其重要[3].既往研究表明手术切口局部浸润局麻药,如左旋布比卡因,能在腰椎间盘切除术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4].目前发现药物曲马多能阻滞神经传导,因此能表现出和局麻药一样的在外周神经作用[5].本文联合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和曲马多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其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黄雪莲;姚伟瑜;房小斌;吴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加硫酸钙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3足),按照Sanders分型分为Ⅱ型9足,Ⅲ型11足,Ⅳ型3足.全部病例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加硫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结果 20例23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根据Maryland评定标准,优11足,良9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87.4%.结论 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能防止骨折术后早期塌陷,避免了取自体骨植骨的痛苦,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薛经来;郑忠;李超雄;顾恩毅;林向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每天1次,共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检测简易智能状态测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CDR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起到治疗效果.

    作者:蒋瑞姝;郑文富;何祥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RI结合高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与微量HBV-DNA的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MRI结合高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HSFQ-PCR)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CSHBC)与微量HBV-DNA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共调查100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各例患者使用B超未发现CSH-BC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未检出HBV-DNA者,再行MRI检查和高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HSFQ-PCR)进一步排查可能存在的CSHBC与微量HBV-DNA.结果 在100例CHB患者中,检出5例(5%) CSHBC同时存在微量HBV-DNA的患者,并给予抗病毒治疗.结论 应用MRI结合HSFQ-PCR法可在CHB中早期发现可能漏诊的CSHBC与微量HBV-DNA,对此类患者给予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病情向DSHBC与HCC进展.

    作者:陈南清;孙家敏;卢穗万;黄永清;陈俊辉;傅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1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15例,全部采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14 d,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牵引6周外,余14例患者术后5d可扶助行器下床,6周后可较正常练习行走.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1.2±4.6)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3.6±3.2)分.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溶解、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主观满意度好.结论 生物型加长矩形柄可通过中远端固定增加股骨柄在髓腔内的固定范围,具有良好的抗旋转作用和即刻稳定性,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何文;郑明;宋卫;赵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本专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分析影响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实习满意度,做好护生临床教学提供有价值、建设性的意见.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法,对2013-2014年福州某6所三甲医院各150名的本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低于大专护生(P<o.05);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方面主要在师资力量、能力培养方面的满意度差别较大(P<0.05).结论 临床教学医院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本专科护生分层管理体制和师资管理及培训体系,重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蔡丽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特点.方法 选择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男性NAFLD患者60例,以同期住院的60例无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BMD、肝功能指标(ALT、AST及γ-GT)变化情况,并将BMD与A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AFLD患者BM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4.66,P<0.05);NAFLD患者血ALT和γ-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NAFLD患者血ALT水平与左股骨颈和腰椎BMD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4、-0.462,均P<0.01).结论 老年男性NAFLD患者BMD下降,肝脏炎症可能与患者BMD降低有一定关系.

    作者:凌赵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应用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应用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74例健康孕产妇为观察对象,孕产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分娩期间均采用传统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观察并比较两组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自然分娩比例、产生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宫颈水肿消失时间及V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和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分娩过程中活跃期宫口开大时给予山莨菪碱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黄慧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