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胜;赵金树;陈金清;张强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予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转移、复发、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转移、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疗法,临床效果均满意,但甲状腺近全切术疗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凡;严延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研究方法,选择福建省急救中心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后将其分为对照组93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评估治疗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肺部高分辨CT (HRCT)表现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肺部HRCT显示,治疗组肺部渗出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对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乌司他丁可减轻百草枯对肺部的损害.
作者:廖星;戴木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集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VEGF的异常高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浓度变化可用于监测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及转归.
作者:曾益;林捷;金静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腋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收治的11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常规行美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于术中未找到前哨淋巴结或前哨淋巴结冰冻病理阳性者,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18例患者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09例,检出率92.4%;共检出223枚,平均检出1.89枚/例;其中前哨淋巴结病理阳性39例,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 48例.仅行SLNB的患者腋窝操作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4.3±2.5) min和(4.0±2.4)d,行ALND者相应时间分别为(15.7±5.8) min和(20.6±7.9)d,前者具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均未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水肿、麻木、疼痛等不适.结论 美蓝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乳腺癌保腋窝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志武;林彩玲;韩蕾;陈晓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福州市中、老年人群口腔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评价.方法 对福州市五城区35~44岁和65~74岁的2 100名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5~4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59.9%,牙体修复率为72.7%,失牙率为31.2%,失牙修复率59.3%;65~7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63.2%,牙体修复率为70.9%,失牙率为82.0%,失牙修复率为60.3%.结论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缺损率较高,失牙率与全国其他地区持平,修复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市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减少失牙,加强我市口腔卫生工作,提高口腔修复工作的成效.
作者:薛靖楠;陈辉琳;许振宇;梁虹;卢琦;孙晓峰;马昭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早孕期产前超声检查以胎儿形态结构学为基础,需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仪器检查才能分辨出胎儿结构异常.基层大部分医院缺乏高端的超声仪器和超声医师,很多医院的产科医生对早孕期开展产前彩超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对我院近年开展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的情况报告如下,以期引起基层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黄静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A组)、0.20%罗哌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C组).B组和C组术毕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一侧分别注入0.20%、0.25%罗哌卡因各20mL,而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使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各时点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舒适度(BCS)评分.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产妇镇痛总体满意度及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BCS评分均升高(P<0.05);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48 h内单次PCA平均按压次数及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P<0.05),而术后48 h内镇痛总体满意度升高(P<0.012 5).3组产妇术后48 h内均未发生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0.20%及0.25%罗哌卡因TAP阻滞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传涛;王菁;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高且常常被忽视.相关文献报道了康乐保敷料、百多邦软膏对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但存在费用高、个别过敏、耐药性的缺点.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且经济的导管出口护理方法,现对洁悠神预防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的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陈巧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鼻窦炎伴鼻息肉指的是上颌窦、额窦等黏膜发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1].针对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传统常规性手术治疗不能完全清除病灶组织,且有很高的并发症,复发率也较高.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的鼻内窥镜手术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被逐渐推广使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常规治疗技术相比,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并且复发率比较低,并发症比较少,因此,可以临床应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我院选取近10年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松兴;翁祖勋;陈文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各42例,A、B组分别采用凯纷(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镇痛,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结果 A组与B组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和21.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5、2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A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采用凯纷(氟比洛芬酯)进行静脉麻醉镇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煌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比较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为甲状腺手术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GA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G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切皮时、术毕、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累计用量、拔管时间、术后1h的VAS评分及所追加芬太尼的累计用量.结果 GA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均P<0.05);与GA组相比,GC组患者术中全麻药及术后追加芬太尼的累计用量明显减少(均P<0.05),拔管时间及术后1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陈一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腔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共102条患肢采用规范化的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曲张浅静脉无再隆起,消除率达100%.84条下肢酸胀感消失,14条色素沉着减轻,13条足踝区水肿消失,3例溃疡2周内愈合,2例溃疡1个月内愈合,2例溃疡3个月愈合.78例完成随访,5例失访,随访率93.98%,随访时间1~30个月,无曲张浅静脉及溃疡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疗效确切、微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坚;项良光;郭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肺切除范围包括2例右肺上叶、5例右中叶、1 2例右下叶、9例右中叶及右下叶、3例左上叶、15例左下叶、10例左下叶及左上叶舌段、1例右中叶及左上叶舌段.除2例中转开胸外,其余55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6.4±53.7) min;出血量50~1 500 mL,平均(231.4±85.9) mL;术后带胸管引流时间2~11 d,平均3d;术后住院时间4~19d,平均(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4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33例(61.1%),症状明显减轻16例(29.6%),症状无明显变化5例(9.3%).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立人;陈树兴;许德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肝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使其病情更为复杂,病情加重,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因此,采取措施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同时开展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收治的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576例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彩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每天1次,共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检测简易智能状态测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CDR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起到治疗效果.
作者:蒋瑞姝;郑文富;何祥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寻找术中定位标志,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以尸体为标本,对胃周围的血管神经进行详细解剖,寻找腹腔镜下恒定出现的结构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定位标志.结果 中结肠动、静脉主干走行平面和方向比较固定,是横结肠系膜后叶中的突出标志;胰腺和左肾后方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无血管平面,胰周间隙多且与腹膜内其他间隙互相连通;胃左动脉位于胃胰襞里,恒定而显著,沿胃左动脉向根部逆行解剖,可显露腹腔干、肝总动脉和脾动脉近端.结论 胰腺、中结肠动静脉、胃左动脉位置恒定,在腔镜下易于识别,可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定位标志.
作者:林贤平;林加福;陈玲珑;董芳;陈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滴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方法 将7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对照组、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治疗前后血清中25-(OH)D3水平.比较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维生素D组还是匹多莫德组治疗前血清中25 (OH) D3水平都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3;t=5.23,P=0.02).维生素D组和匹多莫德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P>0.05).结论 补充维生素D滴剂对RRTI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秋琴;林英;苏惠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随着近年鼻咽癌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形调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普通放疗方式,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开展调强放疗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下降,但对颞颌关节改变造成的张口困难和肌肉纤维化造成的颈部活动受限仍然是远期主要反应[1].如何在放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高质量功能锻炼,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是我们的护理重点.我科采用护士示范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方式,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安娜;陈秀英;甘爱华;黄燕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脊柱畸形是一类严重和复杂的脊柱疾患,不仅影响患者的躯体外观和心理,而且可能伴发神经功能损害,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残疾.非手术治疗并不能彻底改变畸形的本质,且对严重的脊柱畸形疗效不佳;采用截骨术治疗脊柱畸形可取得确实的疗效,对恢复脊柱生理弯曲,重建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平衡效果确切.在截骨矫形术入路方面,单纯后路比前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更广泛的被采用和接受.
作者:朱伟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Ⅰ~Ⅱ级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曲马多组(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镇痛泵中,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2 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盐酸曲马朵2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48 h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寒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组间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均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献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