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陈献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宫腹腔镜手术, 镇痛, 镇静,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Ⅰ~Ⅱ级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曲马多组(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镇痛泵中,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2 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盐酸曲马朵2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48 h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寒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组间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均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分析

    孕后,受胎儿、胎盘、雌激素等的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孕妇心电图出现相应改变,PR间期的变化是其中之一.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这种心电图现象在1952年因临床伴有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命名为L-G-L综合征,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预激综合征.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Ⅰ~Ⅱ级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曲马多组(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镇痛泵中,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2 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盐酸曲马朵2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48 h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寒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组间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均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同时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献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引导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附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TNB)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 在MSCT引导下选取佳穿刺点和路线,TNB取得病灶组织条标本.结果 31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得病理诊断30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NB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MSCT机器优势,可避免TNB并发症的发生,提高MSCT引导下TNB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学资料,对肺部病变的鉴别及后续治疗具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唐劲松;赵家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83例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腔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共102条患肢采用规范化的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曲张浅静脉无再隆起,消除率达100%.84条下肢酸胀感消失,14条色素沉着减轻,13条足踝区水肿消失,3例溃疡2周内愈合,2例溃疡1个月内愈合,2例溃疡3个月愈合.78例完成随访,5例失访,随访率93.98%,随访时间1~30个月,无曲张浅静脉及溃疡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疗效确切、微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坚;项良光;郭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淋巴瘤患者24h持续静滴中的应用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依托泊苷、表阿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方案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用方案.有研究表明采取24 h持续静滴的给药方法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1-2].但是在持续静滴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输液不畅的现象,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化疗药无法按计划时间输注完成.为了杜绝此类现象,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我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确定“减少24 h持续静滴患者的输液不畅发生率”的项目,针对此项目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玉;吴艳云;陈秀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

    目的 通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集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VEGF的异常高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浓度变化可用于监测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及转归.

    作者:曾益;林捷;金静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1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15例,全部采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14 d,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牵引6周外,余14例患者术后5d可扶助行器下床,6周后可较正常练习行走.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1.2±4.6)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3.6±3.2)分.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溶解、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主观满意度好.结论 生物型加长矩形柄可通过中远端固定增加股骨柄在髓腔内的固定范围,具有良好的抗旋转作用和即刻稳定性,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何文;郑明;宋卫;赵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并维持治疗3个月.抽取两组患儿静脉血,检测血清IL-6、IL-12、IgE和Ig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儿的紫癜消失、伴随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随访及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紫癜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紫癜消失时间、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4天和治疗后3个月IL-6、IgE、IgA水平均下降,IL-12水平上升(P<0.05).联合组患儿紫癜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 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能更有效地改善过敏性紫癜中的免疫失调状态,抑制过敏反应,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刘开森;杨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予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观察组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2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2年后下背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在近、远期均有良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应用脊柱减压系统的治疗.

    作者:王乃针;卢惠苹;宋林;江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1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操作顺利,未出现并发症,引流通畅,达到充分引流目的,9例治愈.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杨天宝;谢金标;王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定位标志的应用解剖

    目的 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寻找术中定位标志,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以尸体为标本,对胃周围的血管神经进行详细解剖,寻找腹腔镜下恒定出现的结构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定位标志.结果 中结肠动、静脉主干走行平面和方向比较固定,是横结肠系膜后叶中的突出标志;胰腺和左肾后方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无血管平面,胰周间隙多且与腹膜内其他间隙互相连通;胃左动脉位于胃胰襞里,恒定而显著,沿胃左动脉向根部逆行解剖,可显露腹腔干、肝总动脉和脾动脉近端.结论 胰腺、中结肠动静脉、胃左动脉位置恒定,在腔镜下易于识别,可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定位标志.

    作者:林贤平;林加福;陈玲珑;董芳;陈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紫杉醇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紫杉醇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TP组)30例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DF组)28例,评价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随访1年评价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1个月TP组的有效率为86.7%,高于DF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1年总生存率为73.3%,DF组1年总生存率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较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氟尿嘧啶、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梁毅;朱琳燕;张杰荣;柯珂;胡晓菲;夏林;张梦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效果比较(附8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予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转移、复发、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转移、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疗法,临床效果均满意,但甲状腺近全切术疗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凡;严延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SHR12只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HC组)和替米沙坦组(T组)各6只,同龄WKY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药物干预16周,测定各组脑组织AGEs、RAGE,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 与NC组比较,HC组脑组织羧甲基赖氨酸(CML,AGEs主要成分)和RAGE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HC组比较,T组CML和RAGE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低(P<0.05).结论 脑组织中AGEs聚集,通过AGEs-RAGE导致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是高血压脑损害的途径之一.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生成和聚集减轻高血压的脑损害.

    作者:黄峰;朱鹏立;林帆;袁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差异蛋白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菌体蛋白、分泌蛋白指纹图谱,评价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经BACTEC960仪培养30 d,灭活菌株,离心沉淀物提取菌体蛋白,上清液提取分泌蛋白.利用SELDI-TOF-MS进行蛋白质/多肽谱分析.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菌体蛋白指纹图谱存在差异,有33个差异蛋白峰;结核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分泌蛋白指纹图谱存在差异,有51个差异蛋白峰;结核分枝杆菌有其特征性蛋白峰.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菌体蛋白、分泌蛋白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蛋白峰,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以早期、快速、简便地诊断结核病.

    作者:邹盛华;李丹;陈晓红;吴国兰;张丽水;黄明翔;方美兰;毛文捷;李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11~14周胎儿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早孕期产前超声检查以胎儿形态结构学为基础,需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仪器检查才能分辨出胎儿结构异常.基层大部分医院缺乏高端的超声仪器和超声医师,很多医院的产科医生对早孕期开展产前彩超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对我院近年开展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的情况报告如下,以期引起基层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黄静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地区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UGT1A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211位点Gly71Arg (G71R)突变.方法 以福州地区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5例为观察组,以正常健康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UGT1A1第1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用等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ASO)检测基因突变.对部分经ASO检测正常和突变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观察组G71R纯合子胆红素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UGT1A1基因G71R突变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福州地区存在UGT1A1基因G71R突变;福州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UGT1A1基因G71R突变有一定关系.

    作者:严争;刘凡;康强;危夷;陈俊;郑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每天1次,共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检测简易智能状态测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CDR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起到治疗效果.

    作者:蒋瑞姝;郑文富;何祥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对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三级医院设置有儿科病房的8所医院进行调查,分析儿科病房医护比、床护比、护理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及流失情况.结果 福州市8所三级医院儿科病房共开放床位数852张,病房医生231人,护士439人.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病房医护比和床护比分别是1.00∶1.90和1.00∶0.52;专科医院医护比、床护比略高于综合医院;不同性质儿科病房的医护比、床护比也各不相同.护理人员技术职称中护士占47.15%,护师占40.55%;学历依次为大专(71.07%),本科(17.54%),中专(11.39%);60%护士为合同护士;35岁以下的护士占89.1%,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占60.6%;儿科护士年流失率为6.07%o.结论 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流失率较高.

    作者:郑凡;李跃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危重多发伤并呼吸衰竭患者8例救治与护理体会

    创伤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4位死亡原因[1],其中对患者生命威胁大的是多发伤,其伤情重、失血量大,对全身各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与危害,尤其是危重多发伤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将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实施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纠正休克及进行呼吸衰竭的抢救,对降低危重多发伤病人的伤残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近期收治了8例危重多发伤并呼吸衰竭患者.现将救治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菁;宋仁欢;余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