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医院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信行调查

王惠婷;吴春华;李巧霞

关键词:恶性肿瘤, 医院护士, 化疗药物, 职业防护,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治疗方案, 呼吸道吸入, 肿瘤医院, 职业危害, 直接接触, 医嘱, 生存环境, 皮肤黏膜, 临床治疗, 患者, 操作人员, 病情变化, 治疗室, 细胞毒, 死亡率
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2].肿瘤医院虽已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但因某些原因,如:医生不能及时开出化疗医嘱,导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能按时接收化疗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等,护士需要在病区治疗室配置部分化疗药物.现阶段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制剂,护士在给患者执行化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经口吞食等途径长期低剂量接触,对操作人员具有潜在的职业危害[3].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

    目的 对福州市中、老年人群口腔牙体、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评价.方法 对福州市五城区35~44岁和65~74岁的2 100名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5~4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59.9%,牙体修复率为72.7%,失牙率为31.2%,失牙修复率59.3%;65~74岁组牙体缺损率为63.2%,牙体修复率为70.9%,失牙率为82.0%,失牙修复率为60.3%.结论 福州市中、老年人群牙体缺损率较高,失牙率与全国其他地区持平,修复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市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减少失牙,加强我市口腔卫生工作,提高口腔修复工作的成效.

    作者:薛靖楠;陈辉琳;许振宇;梁虹;卢琦;孙晓峰;马昭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所致的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93例HBV感染并经活检证实肝硬化的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指标主肺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内径比值(rPA)、肺动脉收缩压值(PASP)值进行比较,以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症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恩替卡韦治疗HBV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2年,其中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OPH) 19例,POPH组与非POPH组治疗前后,主肺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内径、rPA、PASP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PH合并难治性腹水及未合并难治性腹水组主肺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内径、rPA、PASP值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治疗未明显减少难治性腹水的发病率.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难治性腹水并发症患者治疗前后POPH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与POPH的发生发展无显著相关性;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难治性腹水并发症患者治疗前后POPH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作者:林太杰;高海兵;张平;陈玮;林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作用

    品管圈(QCC)是指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运用科学品管工具来改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小圈子[1].机械辅助通气是ICU危重患者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7%~70%[2].降低VAP发生的关键是预防,半卧位被认为是预防VAP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有关VAP的预防指南指出,患者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应将床头抬高30°~45°,其循证等级是B级[3].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会(JCI)也认为,拾高床头是护理危重症患者的一项核心措施[4].但临床实际执行情况令人担忧.2014年3-9月,我科针对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的依从性开展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菁;陈鑫鑫;黄晓铭;陈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并维持治疗3个月.抽取两组患儿静脉血,检测血清IL-6、IL-12、IgE和Ig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儿的紫癜消失、伴随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随访及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紫癜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紫癜消失时间、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4天和治疗后3个月IL-6、IgE、IgA水平均下降,IL-12水平上升(P<0.05).联合组患儿紫癜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 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能更有效地改善过敏性紫癜中的免疫失调状态,抑制过敏反应,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刘开森;杨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宫颈锥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宫颈锥切术患者术中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术.其中60例患者(对照组)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另60例患者(观察组)术中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 术中心电监护显示,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前SBP、DBP以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后及手术结束后观察组SBP、DBP以及H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SpO2在麻醉注射后一过性降低,大部分患者在增加吸入氧浓度后可快速恢复正常,仅2例患者需要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后才恢复正常.术中术后观察组VAS、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苏醒质量好,安全有效.

    作者:许丽明;王宏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A组)、0.20%罗哌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C组).B组和C组术毕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一侧分别注入0.20%、0.25%罗哌卡因各20mL,而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使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各时点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舒适度(BCS)评分.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产妇镇痛总体满意度及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BCS评分均升高(P<0.05);B、C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48 h内单次PCA平均按压次数及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P<0.05),而术后48 h内镇痛总体满意度升高(P<0.012 5).3组产妇术后48 h内均未发生TAP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0.20%及0.25%罗哌卡因TAP阻滞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传涛;王菁;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福州地区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UGT1A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211位点Gly71Arg (G71R)突变.方法 以福州地区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5例为观察组,以正常健康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UGT1A1第1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用等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ASO)检测基因突变.对部分经ASO检测正常和突变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观察组G71R纯合子胆红素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UGT1A1基因G71R突变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福州地区存在UGT1A1基因G71R突变;福州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UGT1A1基因G71R突变有一定关系.

    作者:严争;刘凡;康强;危夷;陈俊;郑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35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腹腔镜下游离胃及上腹部小切口制作管状胃、管状胃经食管床上提至左颈部进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232.4±59.3) min,术中出血(202.3±88.1) mL,淋巴结清扫数目(27.1±14.8)枚.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3.9±1.1)d.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心律失常1例,乳糜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29例,失访6例,随访时间3~15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技术上安全可行,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作者:鲍德胜;赵金树;陈金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16例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GN)的CT影像特点,并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腹膜后GN的CT影像表现.结果 位于肾上腺11例,肾上腺外腹膜后5例.16例均境界清楚,4例形态不规则,12例形态规则,2例可见有伪足或呈嵌入式生长.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0例.伴钙化4例,含脂肪1例.12例轻度不均匀延迟强化,4例中度及以上不均匀延迟强化.3例肿瘤内见穿行血管影,3例GN包绕周围大血管.结论 腹膜后GN特征的CT表现有助于诊断.

    作者:范建忠;孙维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是指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从而使患者全身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我院手术室以骨科手术为主,以往由于四肢手术占主导地位,所以麻醉多采取硬膜外腰麻双联,现如今,由于全麻这种麻醉方式可以快速地使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意识和感觉完全消失,在接受手术时毫无痛苦.

    作者:林勤;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引导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附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TNB)对肺部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 在MSCT引导下选取佳穿刺点和路线,TNB取得病灶组织条标本.结果 31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取得病理诊断30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NB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MSCT机器优势,可避免TNB并发症的发生,提高MSCT引导下TNB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学资料,对肺部病变的鉴别及后续治疗具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唐劲松;赵家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视频宣教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疾病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而检查时肠道清洁程度是防止漏诊误诊和提高诊断阳性率的重要前提[1].尽管结肠镜检查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加之,患者多对结肠镜了解甚少,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2],而在检查时对痛觉敏感,不能有效配合甚至使检查失败.为此,我院自行创作了肠道准备的卡通动漫视频,让患者通过观看视频,对结肠镜检查有更直观、全面的认识.本文对视频宣教在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高丽影;梁玮;杨文博;方艳燕;王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S-34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uPA、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迁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bortezomib,PS-34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真核细胞转录因子-κB (nuclearfactor-κB,NF-κB)、尿激酶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增殖迁移的关系.方法 BRDU ELISA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Boyden小室培养测定细胞的迁移;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uPA表达、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组)相比,血清组(FCS组)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增殖;当FCS浓度为1%时,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当FCS浓度为5%时,细胞增殖更为显著(P<0.01).2)与5%FCS组相比,PS-34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活性,PS-341浓度为4 ng/mL时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5%FCS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PS-34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5%FCS诱导细胞的迁移,与5%FCS组相比PS-341浓度为4 ng/mL时其迁移率显著下降.4)与5% FCS组相比,PS-341为4 ng/mL时细胞uPA表达、总NF-κB、核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 (10 μmol/L)能显著降低5%FCS诱导的总NF-κB、核NF-κB水平(P<0.05),但对uPA表达无影响.5)PS-341(4 ng/mL)能明显降低5%FCS诱导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与PDTC(10 μmol/L)相比,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341抑制MDA-MB231细胞uPA、NF-κB表达及增殖与迁移;PS-341降低MDA-MB231细胞侵袭力可能与其抑制NF-κB、uPA表达有关.

    作者:薛芳沁;杨国华;林孟波;陈晓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前口服雷贝拉唑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雷贝拉唑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作用.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术前3d开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d,其中手术当日于术前8h口服,持续8周;B组(32例),术前8h开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d,持续8周.检测术前3d、术前、术后1d、术后7d和术后30 d的胃液pH值,记录术中出血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率.结果 A组及B组的术前、术后1d、术后7d及术后30 d的胃液pH值均高于各组术前3d的胃液pH (P<0.05);A组术前胃液pH值高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率2.9%,低于B组15.6% (P<0.05);两组间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SD术前3d开始口服雷贝拉唑较术前静滴可有效提高术中胃液pH值,预防术中出血,但不能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作者:薛鹏星;周旋光;陈娟;苏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优质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持续性炎症反应,是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疾病之一,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该病具有可逆性,但当病情严重时偶可导致死亡.儿童支气管哮喘往往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直到成年,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1].患儿多在3岁以内开始发病,以1~6岁患儿为主,发病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发作季节集中于秋冬和冬春季节变换前后.

    作者:梁美德;林月华;苏碧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90例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性肺炎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 q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 mg q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 d,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肺炎症状缓解、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及胸片炎症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暨永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神经系统持续退化的疾病,临床特征为记忆障碍、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和人格及行为改变等[1].对于这类患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主要以护理为主.综合护理主要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使护理程序更加系统,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护理的详细程序作为框架,每一步都相扣,使整个护理工作更加协调统一,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为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现对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许玉琳;薛金花;徐小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γ-谷氨酰转移酶对预测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意义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对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 433例中老年人(>50岁)为研究对象,通过B超筛查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记录相关病史,测定身高、体质量、臀围、腰围、血压,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餐后2h血糖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分析γ-GT预测NAFLD的临界值.结果 1)NAFLD组BMI、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LT、AST、γ-GT、UA、FPG、P2hBG、TG、TC水平明显高于非NAFLD组(P<0.05),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γ-GT、TG、ALT、HDL-C的升高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3) ROC分析发现,γ-GT的曲线下面积小于BMI,而大于TG、ALT、SBP、FBG、HDL-C的曲线下面积(P<0.05);γ-GT预测NAFLD的佳临界值为20.5 U/L,此时灵敏度0.768,特异度0.599,Youden指数大(0.422).结论 γ-GT在正常水平轻度升高对中老年NAFLD诊断有一定预测意义.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艾滋病5例耳鼻咽喉头颈部表现分析

    艾滋病,又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HIV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破坏,进而引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恶性病变以及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全球蔓延,我国的艾滋病感染人群也逐年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11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一文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LHIV) 78万人,女性占28.6%,艾滋病(AIDS)患者15.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1].

    作者:吴烽芳;庄黎明;蔡耿明;李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哈乐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哈乐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托特罗定0.2 mg,2次/d;哈乐0.2 mg,1次/d.对照组仅给予托特罗定0.2 mg,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2~4周随访1次.根据排尿次数及临床相关症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5).结论 对临床单用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欠佳的患者,可加用哈乐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郭太林;张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