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宁;刘东晖;严孙杰
闭孔疝属罕见腹外疝,临床上常误诊,至剖腹探查得以诊断.我院1985~2004年共收治闭孔疝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吴一德;刘永锋;吴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SGF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06例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SGF、AFP.结果原发性肝癌TSGF检测阳性率为87.5%,AFP检测阳性率为66%.结论TSGF是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检测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显著提高.
作者:王琼;杨晓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68例肺癌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吴锦明;胡甫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的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我院于2003年10月成立PIVAS,11月份正式启用并逐步向全院大部分科室开展静脉药物配置.如何加强静脉药物配置安全质量管理,使PIVAS工作更安全、便捷、合理、有效,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如何保障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等问题,是摆在PIVAS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简要介绍实施保障安全,杜绝差错,防范事故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作者:卢兰菁;毕捷;陈银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胆石症再手术的经验,探讨胆石症再手术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胆石症再次手术临床资料.运用胆管切开探查、胆管狭窄成形、肝叶切除、胆肠吻合及术中术后胆镜取石等方法.结果痊愈出院33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病人再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术前多种方法联合检查,术中多种术式的合理使用,特别是胆镜的使用及肝切除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胆石症再手术的质量.
作者:林正清;郑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危及伤员的生命.所以,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1997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共出诊救护严重多发伤206例,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娉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部性脑积水(EH)是发生于早期婴幼儿的一种良性自愈性非梗阻性脑积水,常与脑萎缩、硬膜下积液等疾病相混淆.我院1999年3月~2004年8月诊治12例EH患儿,现分析如下.
作者:谢东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必须彻底清洁灌肠,但在灌肠时,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影响效果.笔者经长期临床实践,对处理这些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焕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缩小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破碎血栓或粥样斑块可能引起远端血管栓塞以及再灌注血流缓慢甚至无再流现象、心肌梗死、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而且传统药物疗效不佳,临床研究表明在传统PCI手术中其发生率达到9%至15%[1,2].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是迄今为止预防介入治疗过程中无再流现象较理想的器械,但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报告尚较少.
作者:陆程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低位直肠癌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983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早期确诊率为19.1%,误诊率为57.7%.直肠前切除组(Dixon)、腹会阴联合切除组(Miles)、Hartmann组手术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2%、20%,复发率分别为9.3%、8%、30%,死亡率分别为7%、8%、10%.术后并发症共18例次.手术前有共存病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而手术前无共存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1)老年低位直肠癌临床特点确诊晚,误诊率高,并发症多.(2)老年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晚期病人宜行Hartmann手术,尽量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只作为后的选择.(3)加强对老年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颂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计算机的应用使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它不仅在技术上带给我们巨大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
作者:赖维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CR检测HPV-DNA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10月对我院皮肤科女性患者和妇产科门诊患者共16174例中1273例25~60岁的已婚妇女采用PCR定量检测HPV-DNA,对其中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术.结果PCR检测发现491例HPV-DNA阳性妇女,进一步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炎321例(65.31%)、子宫颈癌前病变165例(33.6%)、宫颈癌5例(1%).结论PCR检查HPV-DNA及电子阴道镜对HPV感染者的宫颈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少虹;陈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妊娠37周后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足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3.5%[1].本文对206例足月妊娠的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的手术方式,为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引起了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产科医师正为降低剖宫产率而努力.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四年内322例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探讨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不愈合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拆除断裂钢板螺钉,纠正畸形,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9~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个月.患膝屈曲功能良好.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下端陈旧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魏良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12月中旬,厦门市同安区某村发生一起腹泻病局部小流行,数日内报告发生14例,患者包括成人与儿童.症状以腹泻为主,有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不明显,仅部分病例有低烧,经治疗,数日内均告痊愈.从病人粪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 O28:K73,并对该菌进行毒力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加灼;黄秀美;刘敏忞;黄云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胸腔积液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但对其性质的判断、病因的确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60岁以上老年胸腔积液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朱玉芳;陈淑琴;翁丽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从1995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53例肾外伤患者,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性43例,女性10例;左侧肾损伤28例,右侧肾损伤24例,1例为肾蒂撕裂伤.其中闭合性损伤49例,包括车祸及直接暴力伤;开放性损伤4例.53例肾外伤患者,45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术6例,修补2例.
作者:曹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结核病曾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曾一度被较好控制,但近年来又有抬头趋势.脾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笔者近日遇到1例右肺并脾结核,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建军;吴大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注射液(Lipo PGE1)对各种常见原因肾病变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收集20例各种肾病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凯时10μg;对照组20例,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l治疗;两组药物均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水肿、尿量)与肾功能(BUN、Cr)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肾功能改善(BUN、Cr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凯时组与黄芪组相比,临床症状、肾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治疗各种肾病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在临床中使用效果显著.
作者:罗玮;陈五星;杨枫;郑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