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源志

关键词:异丙酚, 氯胺酮, 烧伤患者, 麻醉效果,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在麻醉前30min应用苯巴比妥和阿托品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在30s内注入异丙酚2.0mg·kg-1,并用微量注入泵以3mg/(kg·h)的速度泵入氯胺酮;对照组在30s内注入咪达唑仑2.0mg·kg-1,并用微量注入泵以3mg/(kg·h)的速度泵入氯胺酮.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生命检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检测心率(HR)、手术时间、睁眼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生命体征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化较大,对照组的生命体征检测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麻醉后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种麻醉效果的患者均满足烧伤手术麻醉治疗的需要,但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可使患者呼吸循环和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明显缩短患者的睁眼时间,该麻醉给药方式适合烧伤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处方用药差错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用药差错情况,并针对门诊处方用药差错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随机在2016年1月~6月期间我院门诊部开出的处方中抽取2000张处方进行研究,分析该阶段门诊处方用药差错情况,即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筛选出不合格处方.针对门诊处方不合格的原因,在2016年7月~12月期间,由药房对门诊处方实施药学干预,选取该阶段内我院门诊部开出的2000张处方进行研究,对其处方进行点评,对两个阶段的门诊处方不合格率、投诉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1月~6月期间的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为10.65%,共有213张处方不合格,其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方法不明确、用药剂量不当、临床诊断不规范、超常规处方.2016年7月~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为4.45%,明显低于2016年1月~6月(P<0.05),且门诊处方用药的投诉率也从2016年1月~6月的5.75%降至2016年7月~12月的2.35% (P<0.05).结论 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的原因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方法不明确、用药剂量不当、临床诊断不规范、超常规处方,针对处方不合格原因施行合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有利于规范门诊处方用药,减少投诉事件发生.

    作者:梁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急诊肠梗阻手术减张缝合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急性肠梗阻手术减张缝合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术后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60例来年肠梗阻术后减张缝合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分别为70%和30%,对照组干预观察组,并且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血清抗炎指标指数相当,但治疗后均发生不用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肠梗阻手术减张缝合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希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沙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的二甲双胍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开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2型糖尿痛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沙格列汀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型姜黄素衍生物C086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抑制作用

    目的 体外研究姜黄素衍生物C086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作用.方法 ①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r)法体外检测C086对Panc-1增殖抑制作用;②采取划痕实验方法检测C086对Panc-1迁移能力的影响;③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086处理过的胰腺癌细胞Panc-1中STAT-3、C-myc蛋白的含量.结果 ①C086对Panc-1的增殖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C086作用48h的IC50值是3.56μmol·L-1;②经过不同浓度C086处理细胞一定时间后,Panc-1细胞的移动能力低于对照组.2.125μmol· L-1C086作用24h迁移抑制率迭37.75%(P<0.05);③经过C086作用48h后胰腺癌细胞Panc-1中STAT-3、C-myc的蛋白表达量均有减少,特别是6μM C086作用效果显著.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C086对胰腺癌细胞Panc-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晓露;刘碧;肖恒;王梦婷;叶胜难;许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头孢唑林治疗患者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将头孢唑林应用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的120例患者产褥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唑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唑林的试验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在治疗长褥期感染的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氟诺酮类药物,效果虽然较好,但是往往因为缺乏针对性,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通过搭配头孢哇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不良反应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郭书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味龙胆花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评价三味龙胆花片与布地奈德联用在急性咽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4例急性咽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单独布地奈德治疗和三味龙胆花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将主症与次症积分变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主症、次症积分均远低于本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积分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分布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可知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7.8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23% (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三味龙胆花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咽炎不仅能够显著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作者:丁亚南;曹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某院2014~2016年血脂调节药门急诊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血脂调节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药物限定日剂采用量(DDD值)的分析方法对2014 ~2016年问门急诊使用的口服类血脂调节药的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血脂调节药门急诊用药中他汀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其中阿托伐他汀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逐年上升.结论 门急诊处方调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目前临床治疗趋势.

    作者:陈丽斌;余冰英;郭晓霞;吴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马来酸阿法替尼中二甲胺残留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阿法替尼中二甲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elch U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80nm,柱温为30℃,进样量5μL.结果 二甲胺在0.051~ 1.02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3),平均回收率为110.6%,RSD为3.1%(n=9),定量限为0.016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马来酸阿法替尼中二甲胺的残留量测定.

    作者:皇雪娟;吴娟娟;朱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儿科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时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儿科中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时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儿科采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液依从性、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儿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放弃输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儿科中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时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儿输液依从性,利于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房萍;关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分析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分析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分析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可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其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临床探析

    目的 探析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64例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实施氯氮平进行治疗,实验组32例患儿实施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实施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80例T2DM伴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伴早期DN可改善血糖水平,延缓DN的进展,且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银增;黄德波;廖文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钠联合丙帕他莫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钠联合丙帕他莫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至今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更昔洛韦钠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2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对照组3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更昔洛韦钠与丙帕他莫联用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歌;陈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究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感染性溃疡期压疮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详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随着时间变化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较好,同时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优于只进行治疗的效果,安全可靠,为以后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化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的浓度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用于临床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经UPLC-MS/MS分离-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1×150mm,5μm),以甲醇(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正离子监测,万古霉素和内标对乙酰氨基酚的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725.0→144.0和m/z 151.8→109.8.结果 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图为0.2~100.0mg·L-1,定量下限为0.2mg·L-1.批内和批问精密度均小于1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鹭颖;庄波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种三唑类抗真菌药与其他药物联用医嘱分析

    目的 了解三唑类抗真菌药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代谢酶学为指导,从代谢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医院的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3种三唑类抗真菌药代谢有相互影响的问题医嘱共计229条,其中氟康唑101条、伊曲康唑50条、伏立康唑78条.结论 与治疗窗窄的药物合用,注意用药剂量调整,做好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凌晨;杨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异甘草酸镁组(n=40)和硫普罗宁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异甘草酸镁组患者的血清AST、ALT、TBIL、AKP水平均显著低于硫普罗宁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硫普罗宁组80.0% (32/40) (P <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8/40)、15.0% (6/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较硫普罗宁好,能更有效恢复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孔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IL-8、IFN-γ及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IL-8、IFN-γ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咳痰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1%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IFN1及CRP浓度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盐酸氨溴索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8、IFN-γ及CRP浓度显著下降,各种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马腾;吴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止痛擦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止痛擦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1107项的相关要求,分别对样品进行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试验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来确定适宜的检查方法.结果 需氧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200mL),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平皿法,各菌的回收比值可达到0.5 ~2;采用常规法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00mL)法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考虑作为止痛擦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高珊;唐蕾;赵伟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相同麻醉深度条件下等效剂量罗库溴铵与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恢复状况的比较

    目的 比较相同麻醉深度条件和等效剂量下罗库溴铵与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恢复.方法 选取我院56例需要应用肌松药的成人病例,按手术时间编号,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顺式阿曲库铵组(A组)和罗库溴铵组(B组),每组28例.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在相同的麻醉体征下的肌松恢复时间上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时间短,术后患者可能更早恢复清醒.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是目前较理想的肌松药,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作者:曾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