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药散治疗软组织损伤药效学研究

李颖;宋红梅;王颂;王和鸣

关键词:伤药散, 软组织损伤, 药效学
摘要:目的 研究伤药散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抗炎与消肿试验,观察伤药散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甲醛所致小鼠足肿的作用,以及对小鼠腿击伤肿胀的治疗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伤药散对小鼠痛阈值和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伤药散治疗后小鼠大腿局部肌组织损伤的疗效.结果 伤药散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及对甲醛所致小鼠足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化学物质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降低作用;伤药散组有镇痛趋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无镇痛作用;连续2周皮肤涂擦对豚鼠皮肤未见刺激性,皮肤给药对豚鼠造血功能无影响;实验动物肝、肾组织及受试皮肤均未见药物所致病理组织学异常改变.结论 伤药散对炎症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有益细胞生长,保持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反应,外用安全性高.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月经量多、腰骶痛及下腹痛等症状积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苗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应用于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种类及构成,分析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3月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药物处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感染疾病种类、季节分布、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给药方式等.结果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36~50岁患者较少,为17.30%,年龄为65岁以上患者占比高,为25.99%;男性感染比率为53.45%,女性为46.55%,男性较高;感染率冬季较高,为25.54%;按感染疾病种类进行分析统计,感染率较高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占29.80%、消化系统占19.05%、生殖系统占11.03%;抗菌药物使用以单一使用为主,注射类药物占比高,为76.27%,使用较为普遍的三类药物包括,头孢类763例占26.62%、大环内酯634例,占22.12%、喹诺酮类531例,占18.53%.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种类多,抗菌药物普遍使用,医护人员应科学合理使用药物,避免由于药物不当使用产生的病原菌耐药性、过敏等问题,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尤一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78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9例患者施以1日20mg的辛伐他汀,组二39例患者施以1日40mg的辛伐他汀,比照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组二的血脂水平情况、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科学把控辛伐他汀的服用总量能够收获较优的治疗成效,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辅以治疗尤为关键.

    作者:廖秀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UPLC法测定木丹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木丹颗粒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UPLC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R BEHC18(50×2.1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0)(55:45)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1,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1μL,柱温30℃.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0605~0.75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5.74%,RSD为2.6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为木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任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桂龙通络胶囊结合泼尼松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106例分析

    目的 研究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运用桂龙通络胶囊、泼尼松配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2017年2月 ~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将所有研究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常规方法;试验组:53例,泼尼松+桂龙通络胶囊,对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53例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为33.96%、92.45%高于对照组的20.75、69.81%;且治疗后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肌力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运用桂龙通络胶囊、泼尼松配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的推广.

    作者:黄鹂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组织中犬尿氨酸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小鼠血清、脑和肠组织中犬尿氨酸(Kyn)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不同组织样本经高氯酸沉淀蛋白后,以乙腈:醋酸钠(10:90)为流动相,SunFireTM C8 column(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进行分离并检测.结果 Kyn保留时间为3.1min,峰型对称,与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均<10%,回收率为96.50% ~99.22%,稳定性良好.结论 建立了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小鼠血清、脑和小肠中犬尿氨酸浓度的HPLC分析方法.

    作者:李俊;王凌;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开喉剑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同时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对照组只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食欲增加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食欲增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开喉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作者:吴百威;张婧;何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院33例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2015年 ~2017年我院33例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存在的不良反应涉及多器官/系统,且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多因素有关.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溶媒、浓度、滴速、滴注时长、遮光规范使用等要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春巧;张雪林;王虎;刘海林;王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GGT、HA、IV-C及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取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HA、PCⅢ及 Ⅳ-C较对照组低,AL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

    作者:张亚楠;徐瑞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玄参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等柱色谱方法对玄参的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玄参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花糖苷(1),异毛蕊花糖苷(2),8-表番木鳖碱(3),8-表番木鳖酸(4),梓醇(5),二氢梓醇(6),益母草苷A(7),桃叶珊瑚苷(8),单蜜力特苷(9),栀子酸(10),地黄苷A(11).结论 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青坡;甄攀;冯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孕妇的保胎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保胎率达到7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孕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降低孕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庭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予以丙泊酚麻醉,研究组30例予以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卢锦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性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性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把我院9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7%,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可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原理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QCC)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作用和效果,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调查药师对不合理处方干预的现状,查找影响药师进行干预的原因,并实施对策,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为期5个月的实践,药师对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由活动前的47.08%提高到活动后的81.62%,进步率达73.36%,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法,可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服务质量切实有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曲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盐酸纳络酮与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对比盐酸纳络酮与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酒精中毒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纳络酮组(n=43)与纳美芬组(n=43).纳络酮组给予盐酸纳络酮治疗,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用药后清醒时间、酒精中毒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纳美芬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纳络酮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纳美芬组清醒时间、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纳络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纳络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疗效更显著,用药后恢复效果优于盐酸纳络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宏;邓应彪;丁科;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照组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分析两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1d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PT、APTT、TT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比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更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的进行,有助于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林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腺炎使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根据药物输注方式不同分为输液泵组41例,人工调速组3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输液泵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指数和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少于人工调速组,输液泵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人工调速组(P<0.05).结论 使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7个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YMC-Pack-ODS-AQ色谱柱(250×4.6mmI.D.S-5μm,12nm),以乙腈和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结果 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5~109μg·mL-1,2.51~50.2μg·mL-1,1.115~22.3μg·mL-1,1.06~21.2μg·mL-1,9.36~187.2μg·mL-1,2.3~84.8μg·mL-1,1.05~21μg·mL-1.不同产地厚朴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有所差异,可能与厚朴分布区域、土壤环境及叶片采收时间等有关.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同时测定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为厚朴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吴锦玉;吴建国;吴锦忠;吴岩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对照组仅给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均值为:治疗组6.54±1.43,1.76±1.09;对照组:6.67±1.56,3.22±0.82.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的均值为:治疗组:16.35±2.67,3.43±1.28;对照组:17.00±2.07,5.62±1.21.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启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