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芳;陈国洪;王莉;马燕丽;刘凯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4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鲍鱼壳珍珠层的超微粉并比较其与珍珠粉的质量差异.方法 以球磨法制备鲍鱼壳珍珠层的超微粉,酸不溶性灰分法测定酸不溶性灰分,ICP-MS检测其微量元素,HPLC-FLD法检测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鲍鱼壳珍珠层超微粉的粒径、酸不溶性灰分、微量元素检测符合《中国药典》珍珠粉的要求,经酸水解的氨基酸为8.6g·kg-1,游离氨基酸未检出.结论 鲍鱼壳珍珠层超微粉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资源,理论上可代替珍珠粉的使用.
作者:程伟青;吴水华;吴晓青;何文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干预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进行介绍、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对遇到用药问题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医师的采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干预,在第一时间与医师、护士沟通,有效的杜绝了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保证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沈驰;蔡周权;龚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氯地庆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30nm.结果 硫酸庆大霉素在500μ~6000μ·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 =0.00011C-0.0205(r =0.9995),回收率为97.9%,RSD =1.45% (n =9).结论 所建方法操作便利、专属性强,结果重现性好,适用于氯地庆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常明泉;潘涛;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为胺碘酮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5%),(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方法 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前置胎盘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甲组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乙组则用盐酸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孕周大于等于36周的比例;起效时间、孕龄平均延长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乙组跟甲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孕周大于等于36周的比例更高,P <0.05;乙组相较于甲组起效时间更短,孕龄平均延长天数更多,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P>0.05;乙组跟甲组比较,剖宫产率、副作用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保胎效果,延长孕周,起效快,副作用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宋瑞香;关智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方法 以黄连为例,通过整理、分析多本《中药炮制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所选的举例方剂,来总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在《中药炮制学》教材编写中,对于举例方剂的选择,还存在品种不正确、选方欠典型和出处不准确等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方剂学》教材内容、加强文献考证和根据临床用药情况调整收录药物等措施来加以改进.结论 重视《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兴华;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出血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止血,观察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止血,观察并记录两组第三产程时长、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心率、收缩压、血红蛋白生理指标变化,并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0%,较对照组的13.51%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心率、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与对照组的8.11%相当(P>0.05).结论 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效果确切,较单独应用米索前列醇而言,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惠君;李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儿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另外40例观察组患儿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基础上增加复方黄柏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92.5%,与对照组显效率72.5%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经过1个月治疗,观察组复发率10%,与对照组复发率32.5%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均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婴儿湿疹应用复方黄柏液与丁酸氢化的松乳膏治疗疗效理想,而且复发率较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虹;葛梦林;张绮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与感染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2014年8月~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6年7月共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菌株分布、感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8月~2016年7月、2014年8月~ 2015年7月、2013年8月~ 2014年7月分别检出多重耐药菌17株、32株、24株;其中格兰阴性菌检出率分别为82.35%、75%、54.17%;革兰阳性菌分别为17.64%、25%、45.83%.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并加强管理,从而控制感染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蓝光联合宝乐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儿11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宝乐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 (56/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 (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黄疸消失时间分别为(5.1±2.6)d、(3.6±1.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2.9)d、(5.7±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蓝光联合宝乐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利燕英;毛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7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均来着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黏膜充血及手足肿硬等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情况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联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楚权;雷美华;张少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观察其认知功能及脑电图改善情况,为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临床选药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30例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6月后认知功能、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左乙拉认西坦治疗6月后患儿总智商、语言智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智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放电指数好转18例,改善8例,无效4例.结论 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应给予积极干预,左乙拉西坦对其具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宋丽芳;陈国洪;王莉;马燕丽;刘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拟制备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研究剂型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HPLC建立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的体外分析方法,考察制剂的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结果 制备的3批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合格,RSD%为1.22;在偏碱性条件下,3批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的释放性能基本稳定,均能达到胃漂浮缓释片体外累积释释放的要求.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漂浮性能表明在胃液中持续漂浮达8h以上.结论 该制剂具有提高灯盏乙素利用率的优点,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有利于灯盏花素以原形药的形式吸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钱韦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石膏软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了石膏软膏中硫酸钙的含量.结果 在0.0160g ~0.2361g的范围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滴定量与硫酸钙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量为99.02%,RSD =0.82(n =9).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行,可作为石膏软膏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冯小映;李丽月;林静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严重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上报的严重的ADR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新的严重的ADR 23例,严重的ADR 9例,总计32例.引发严重的ADR的药物以抗肿瘤药为主(合计10例,占31.25%);50-59岁患者严重的ADR发生率较高(合计12例,占37.5%);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全身损害(合计31例次,占26.72%);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严重的ADR较多(合计25例,占78.13%).32例严重的ADR中有26例好转,6例痊愈,无导致死亡等病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上报工作,特别别注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监测;关注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重视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医院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共同保障公众安全用药.
作者:肖得英;赵志斌;谢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运用宫血宁治疗对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58例计划生育手术产妇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30例接受宫血宁口服,Ⅱ组28例未接受宫血宁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术后出血控制情况作评估.结果 Ⅰ组产妇在接受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7% (29/30),相比Ⅱ组产妇的总有效率82.1%(23/28)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相应数据相比,Ⅰ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计划生育手术产妇应用宫血宁治疗,对控制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交巴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给予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强化降压治疗联合β-七叶皂苷钠药物治疗对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IC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72h、7d时两组的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逐渐增大,但对照组扩大显著,14d时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H患者强化降压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血肿周围水肿量的逐渐增大,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致残及死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苏成标;吴彪;李超;陈真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牛膝-杜仲药对促进RIN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筛选出佳炮制品组合.方法 以RJN-m5F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胰岛素分泌量为指标,研究牛膝-杜仲药对的促泌活性,并确定牛膝-杜仲药对的佳炮制品组合.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P<0.05),且酒牛膝-盐杜仲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强,其分泌量为40.27mU·L-1,与空白组比较增加率为27.28%,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其中酒牛膝-盐杜仲药对为佳炮制品组合.
作者:宗娜;李丹丹;杨小林;郭常润;杨中林;张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某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率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选用合理抗菌药物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骨科患者中检出率较高,为13.87%;通过对常用1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比较,除粘菌素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另外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上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加强预防控制和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小舟;郑钦钦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