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目的 研讨接受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剖宫产术产妇经鞘内注射芬太尼治疗对其寒战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 2016年8月选取106例剖宫产术产妇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标准进行组别划分,Ⅰ组53例接受5%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Ⅱ组53例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麻醉,观察该两种方案对产妇寒战的改善情况.结果 Ⅱ组术中、术后的寒战评测结果各为(0.84±0.23)分和(0.42±0.18)分,相比Ⅰ组的(1.92±0.35)分与(1.02±0.25)分均显著下降,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接受研究试验期间均有产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但总副反应率(15.1% vs 17.0%)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期间加用芬太尼进行鞘内注射,可有效减轻寒战反应,同时保障用药的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杨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山茱萸与伪品的性状鉴别,从显微鉴别与色谱鉴定,进一步完善两种的区别.
作者:吴智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巨噬细胞是肺组织的主要结构细胞之一,承担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巨噬细胞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张彦伟;陈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方法 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溴吡斯的明和坦索罗辛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采用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24h单次排尿量、大膀胱压力、日排尿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
作者:王志勇;倪国新;陈建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我院静脉输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6月儿科、内科、门诊的静脉输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院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于2015年7月至12月坚持实施,比较2015年上下半年两者的各科室静脉输液使用时间、溶媒选择、配伍情况、输液指征、患者依从性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 我院静脉输液规范天数增加、溶媒选择、药物配伍、输液指征合理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良好,且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必要的药师干预可以提升静脉输液管理水平,有效保障患者及医院的利益.
作者:徐国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肉苁蓉是补益类中药的研究热点之一,近30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近年来关于肉苁蓉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机制作一综述,为肉苁蓉的相关研究作参考.
作者:陈诗雅;覃威;杨莎莎;许茜;蔡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 2015年12月于我院外科行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的81例病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0.5%布比卡因10mg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41例则采用0.5%布比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观察两组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程度情况,比较两组麻醉方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方案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T10的时间更短,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但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更适合作为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的首选,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曾垂应;赖玥;李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胃癌晚期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53.06%,疾病控制率为83.61%,对照组分别为48.98%和81.63%,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提高率、FACT-C提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ACT C降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主要出现以周围神经炎为主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主要以恶心、呕吐和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使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该方案的毒副反应较小,能够更好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庆辉;路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苯磺贝他斯汀片剂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菲罗门Luna C8(250×4.65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1000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70∶30),每1000mL流动相中含戊烷磺酸钠1.0g.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 苯磺贝他斯汀在48.1056 ~64.1408μg· 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17%.结论 本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苯磺贝他斯汀片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娟;陈宇翔;郑向阳;江宁宇;陈韡彬;魏宗有;陈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由于体重或体表面积的差异以及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不同,因此可能经历比成人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药师应提高自身药学专业素质,增强药学服务在儿科用药中的保健作用,提高儿童用药合理性.
作者:杨琼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外科小手术中应用自主通气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麻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行全麻择期行外科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Q组,n =45)、喉罩全麻组(H组,n=45),观察两组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麻醉过程中MAP、PETC02、Sp02、HR均比较平稳,但Q组在拔管时HR、MAP升高明显,与H组同一时点、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等,而在呛咳、咽喉不适发生率上,H组显著低于Q组(P<0.05).结论 在外科小手术中应用自主通气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麻,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石慧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了肿瘤治疗的新兴热点.程序性死亡因子-1(PD-I/CD279)是一种主要表达于T细胞表面上的共受体,与其配体PD-L1(B7-H1/CD274)、PD-L2(B7-DC/CD273)结合将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研究表明多数肿瘤细胞都可以产生PD-L1,并且通过激活PD-1/PD-L1信号通路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逃逸的目的,阻断该通路能增强机体内源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目前已有多个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进入了临床阶段,并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余琪;刘欣;周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具有pH敏感的磁性阿霉素(Doxorubicin,DOX)纳米粒Fe3 O4@nSiO2@mSiO2@PEG-b-PAsp@DOX并进行表征及优化.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磁滞回线测试仪等对其进行表征,设计正交试验筛选佳载药条件.结果 载体材料的粒径约为200nm,电位值为-36.5mV,纳米粒的磁饱和强度为8.03emu·g-1,确定纳米粒的佳合成条件为载体材料10mg,高分子4mg,阿霉素4mg,反应时间为1h,载药量高达(58.50% ±3.91%),在pH5.2环境下累积释放量较pH7.4高.结论 所制得的Fe3O4@nSiO2@mSiO2@PEG-b-PAsp@DOX载药量高,且具有pH敏感特性及超顺磁性.
作者:乐李敬;詹洁琼;李新方;康安锋;马志强;杨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小儿术后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躁动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 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需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入选本研究,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20例.60例患者均肌注戊乙奎醚0.01mg·kg-1、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5μg·kg-1,罗库溴铵1mg·kg-1,行气管插管后泵注(4 ~6) mg/(kg·h)丙泊酚、瑞芬太尼0.1μg/(kg·min)及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即刻停止丙泊酚泵入,低剂量组静注50μg· kg-1地佐辛,中剂量组静注100μg·kg-1地佐辛,高剂量组静注120μg· kg-1地佐辛,比较三组患者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躁动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低于低剂量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躁动情况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呼吸抑制剂嗜睡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而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躁动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手术结束时静注100μg· kg-1地佐辛有助于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林玮玲;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片仔癀是我国传统名贵中成药,具有抗肿瘤、抗肝炎、解热抗炎等作用.现系统查阅并收集国内外的相关的研究文献,从药理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片仔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片仔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
作者:黄秋妹;许文;沙玫;黄鸣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ICU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查研究2015年1~12月ICU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病历86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限定日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DDDs)较高的是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各种麻醉药品的DUI值均小于1.00.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临床用药应根据相应指南做好镇痛镇静评分,使麻醉药品用药更规范、合理.
作者:李爱香;张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早产儿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患儿咽、喉、鼻腔棉拭子、全血、脑脊液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析患儿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分离率高的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 68例患儿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为31.58%,其次为葡萄球菌19.74%、肺炎克雷伯菌15.79%和无乳链球菌13.1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临床治疗早产儿感染可根据菌群分离情况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罗静;樊亚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门诊及住院处方,了解中药饮片大黄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14 ~2015年门诊及住院含有大黄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其年龄、科室、病症、用法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及排序.结果 我院使用大黄中药饮片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0 ~70岁.肛肠科、消化内科、皮肤科、肝科、外科是大黄使用的主要科室,用于治疗肛门直肠疾病、胃痞病、脾系病、湿疮、肝著病及急性胰腺炎.3g、5g、10g、15g是其常用剂量,在药典规定范围内.结论 大黄在我院的应用广泛,且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文娟;林漪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康柏西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厚度与佳矫正视力,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厚度与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采取康柏西普治疗,其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黄斑中心厚度和佳矫正视力和雷珠单抗治疗相当,均值得临床借鉴,实际情况则可根据患者病情抉择.
作者:徐凤;王梅艳;李之忠;张季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三七、三七花的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三七、三七花的拉曼光谱图,对不同药用部位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拉曼图谱显示,三七和三七花中皆含有糖类、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和鸟苷腺苷化合物,但其种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拉曼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测定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宏观信息.
作者:董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