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翁静
目的 探讨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我院治疗的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57%、25.00%,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不影响继续治疗,采取措施后好转.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天;梁振;刘真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阿德福韦酯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86%和90%(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11%和69.07%(P>0.01).结论 高疗效、低耐药性的恩替卡韦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佳方案.
作者:蔡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制素治疗的疗效解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以重症急性胰腺炎为诊断收治入院的180例患者,按照治疗用药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0例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制素治疗的称之为联合组,另外90例为单独使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称之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解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7.78%,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上述两组未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制素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倪建毛;王学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24h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h流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产妇给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能减少出血量,安全性佳,不过也需要加强护理管理.
作者:张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头孢呋辛钠)和对照组(头孢呋辛钠)各44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可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彦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乌檀的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9-O-methyl-3,14-dihydroangustoline(1)、cinnamic acid(2)、异阿魏酸甲酯(3)、vanillin(4)、ethyl4-hudroxycinnamate(5)、vincosamide(6).结论 化合物3~5首次从乌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等指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同时患者NIHSS和ADL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柏平;朱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讨新生儿期经不同静脉途径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性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96例需要输注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经四肢浅静脉留置针,Ⅱ组4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评估该两种静脉输注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时间为(71.8±12.5)h,相比Ⅰ组的(50.2±10.8)h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儿在试验期间有产生静脉炎,Ⅱ组发生率为6.25%,显著比Ⅰ组的发生率(18.75%)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生儿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时,经颈外静脉途径给药可显著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且尽量避免引发静脉炎,总体效果较经四肢浅静脉途径给药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研究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临床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累及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25篇有效文献,共计56例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4.30%vs 35.70%).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min内(56例,7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为主.有1例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榄香烯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作者:夏爱金;梁丽容;朱俊;彭碧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PRS、IPR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王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疾病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医疗改革,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硬肿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病情的快速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等.本文主要就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的方案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该种护理方案的优劣之处,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关于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的护理现状,分析未来该病护理的远景和措施.
作者:陈赞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康复新液联合根治Hp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反流性食管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62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2周后继续服用康复新液、枸橼酸莫沙必利、奥美拉唑6周,以及枸橼酸莫沙必利、根治Hp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2周后,继续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奥美拉唑6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治疗上康复新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法在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率上虽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康复新液对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损伤有明显修复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上具有明显辅助治疗作用,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感染患者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陈晖;翁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复方巴戟天健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三七、枸杞子2味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0mm,5μm,大连依利特);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三七、枸杞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0.05~6.25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08%(n=5).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巴戟天健骨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倪立坚;李颖;王和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醋酸亮丙瑞林与莉芙敏联合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借助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则加入莉芙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FSH、LH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KMI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莉芙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压、心率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健;叶水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根据临床药师的工作试点,总结其内容、方法 、体会和经验.结果 经过临床药师的辛苦工作,其工作成效已得到相关科室的认可.结论 临床药师尚需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做好联系医患、医护之间的桥梁作用,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作者:谢婧雯;李亚昙;陈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妇科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单纯使用异丙酚静脉注射,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静脉推注芬太尼以及异丙酚的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相关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MAP、H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对呼吸与循环影响香港队较小,而在临床护理中应注意加强患者耐受,并采用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注意加强呼吸以及循环监护等,进一步提升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唐淋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柱温:35℃;流速:1.0mL·min-1;激发波长为276nm,发射波长为310nm;进样量:10μL.结果 丙泊酚在0.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质量浓度样品(0.1、1.0、10.0μg·mL-1)的回收率在113.20%~116.3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4.47%~5.88%,日间RSD为2.12%~3.19%,稳定性RSD为2.22%~8.38%.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LD)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适用于临床患者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测定.
作者:丁秋花;王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而对照组患儿则仅给予间断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46.72±23.76)μmol·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73±42.24)μmol·L-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5.88%,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会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抽取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9例,另一组为镇痛麻醉组29例.镇痛麻醉组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相似条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对,同时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总产程:镇痛麻醉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优;产妇产后恢复良好;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镇痛率高达96.55%.结论 对于产科分娩镇痛,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励;周敏;张龙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