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华吉;王良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同时具有骨质疏松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9例,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碳酸钙D3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TG、TC、LDL-C、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12周后,BMD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研究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的TG、TC、LDL-C、碱性磷酸酶(ALP)、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碳酸钙D3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治疗,在调节血脂代谢的同时可能通过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
作者:潘桂群;章建龙;唐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慢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死亡原因的分析,从用药角度探讨引起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抗结核药物损害和停用抗病毒药物两方面分析引起肝功能衰竭死亡的原因.结果 患者在服用肝损药物促进肝损伤的同时,停用抗病毒药物也带来了肝损的促发因素.结论 CHB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应个体化给予抗结核药物,同时避免轻易停服抗病毒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
作者:林立敏;徐青云;钟志洪;许学文;俞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进一步切实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该院2013~2015年信息管理系统中基本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分析基本药物品种数、品种覆盖率、销售金额、使用金额比例等相关信息.结果 该院2013~2015年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分别为248、239、228,覆盖率分别为47.69%、45.96%、43.85%,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7.20%、16.88%、17.48%.结论 通过该院使用数据分析基层医院在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基层医院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
作者:陈绍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探讨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于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的临床处方中随机抽取481张,筛选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进行实施,实施后随机抽取524张临床处方,筛选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对两次筛选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481张临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不合理52张,不合理应用率为10.81%;不合理应用情况前三位分别为未及时进行细菌培养、给药方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干预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率为1.91%(10/524),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0.81%(52/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致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故需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以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陈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讨论产后痔疮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产后痔疮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和马应龙痔疮膏护理分别应用于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痔疮水肿评分指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 产后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效果更好,能够第一时间缓解患者病症情况,改善患者痔疮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心卫生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处方9078张,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4.64%,联合用药比例为17.97%,应用较多的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结论 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把握抗菌药物适应证,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蔡天进;杨道纳;黄玉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处方现状,提高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为安全有效的使用药品提供服务.方法 对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门诊抽取的7200张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和点评.结果 2016年7月~2016年12月门诊随机抽取处方共计7200张,收集不合理用药处方46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6.5%.其中用法用量不当、用药与诊断不符、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是我院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只有把握好用药指征、选择正确的药物及给药方法等,才能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问题处方.
作者:陈宪晶;方欣;吴永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骨关节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90例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使用药物为舒芬太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Ramsay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48h的疼痛程度和镇静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术后12 h达到高,而术后48 h则有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各评估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术后12h低,术后48h明显升高,实验组各评估时间点镇静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8.8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骨关节术后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适合推广.
作者:郑兴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0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10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持续8周,常规医嘱,观察组安慰剂替换为右佐匹克隆.对比疗效、PSQI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12.0%、愈显率33.0%高于对照组0.0%、2.0%,观察组无效率22.0%低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周、8周后、停药4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停药4周PSQI评分高于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肯定,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但停药后,可能存在复发风险.
作者:许珍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收入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78.29±5.18)mmHg,收缩压为(121.57±4.85)mmH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0%(P<0.05).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当中,使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郑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等指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同时患者NIHSS和ADL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柏平;朱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果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和灭菌工艺及果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加入和不加抗氧化剂的制备工艺,考察其灭菌前后变化及抗氧化剂的抗氧效果.对制备过程中不同的pH值及灭菌温度对所制果糖注射液的主要质量指标5-羟甲基糠醛的考察.采用旋光法探讨果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在90℃保温,介质的pH值和温度对果糖分解的影响较小,pH值调至4~5,0.7kg·cm-2的灭菌压力条件下,加入亚硫酸氢钠,对果糖的pH值影响较小,吸光度较低.果糖浓度在20.0130~100.0648mg·mL-1范围内旋光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89,n=5),回收率为99.84%,RSD为0.26%(n=3).结论 该实验得出的处方的制备工艺完全符合药典标准.灭菌工艺的效果可靠,可以保证质量.该制剂稳定,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宋祖栏;李碧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集中探讨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的患者较单独使用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某院确诊的60例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30名).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奥美拉唑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显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30.0%,对照组20.0%,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对比,观察组90.0%,对照组73.3%,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除率方面比较,对照组80.0%,观察组96.7%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联合用药对治疗胃炎并胃溃疡有效率更高,对Hp根治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清;冯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本研究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儿科在一段时间内收治的6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并服用康复新液,5 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两种药物联合治疗5 d后在体温变化、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等方面症状减轻,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好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于浩;郝春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抗生素ADR(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各科室临床药师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上报的使用临床常用抗生素所致ADR报告,对所收集的227份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折.结果 共计患者227例,男124例,女103例,年龄2月~92岁.ADR涉及临床常用药品共计34种,发生率较高的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主要累及皮肤、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该类药品ADR的发生,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卢铨广;盛垚;梁美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醋酸亮丙瑞林与莉芙敏联合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借助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则加入莉芙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FSH、LH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KMI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莉芙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探究其卵巢病理变化及生殖内分泌异常.方法 将120g左右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来曲唑组,来曲唑+高脂组,每组10只.来曲唑组每日常规饲料喂养并灌服来曲唑0.5%CMC-Na溶液1mg·kg-1,来曲唑+高脂组每日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并灌服来曲唑0.5%CMC-Na溶液1mg·kg-1,空白对照组每日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动情周期、体重和卵巢组织学变化,测定糖耐量(OGTT)、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结果 来曲唑组和来曲唑+高脂组大鼠均失去规律动情周期,且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巢闭锁卵泡增多,闭锁卵泡直径增大,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黄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来曲唑+高脂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增加(P<0.01),FINS升高(P<0.01),HOMA-IR升高(P<0.05).血清性激素LH、T、LH/FSH升高,P、E2降低.结论 来曲唑配合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作者:董靖靖;薛楚;黄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讨新生儿期经不同静脉途径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性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96例需要输注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经四肢浅静脉留置针,Ⅱ组4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评估该两种静脉输注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时间为(71.8±12.5)h,相比Ⅰ组的(50.2±10.8)h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儿在试验期间有产生静脉炎,Ⅱ组发生率为6.25%,显著比Ⅰ组的发生率(18.75%)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生儿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时,经颈外静脉途径给药可显著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且尽量避免引发静脉炎,总体效果较经四肢浅静脉途径给药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2017年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封包+中频脉冲电)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31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旭挺;戴兆燕;钱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汉米尔段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评分结果 .结果治疗组接受治疗2周后HAMD-17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HAMA评分无明显变化,HAMD-17有所降低,且治疗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GQOLI-74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对心理功能也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包小妹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