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群;章建龙;唐朝
目的 观察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3.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与3.5%,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和时间,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心卫生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处方9078张,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4.64%,联合用药比例为17.97%,应用较多的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结论 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把握抗菌药物适应证,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蔡天进;杨道纳;黄玉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且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8例.试验组(n=26):雷替曲塞(2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82):吡柔比星(50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介入术后3~10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个月内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0%、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9.1%、96.3%(P>0.05).试验组出现右上腹闷痛的概率较小,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及总胆红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与吡柔比星相当,雷替曲塞安全性更高,可以减少肝功能损伤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林小兰;余辉;刘灵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阿德福韦酯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86%和90%(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11%和69.07%(P>0.01).结论 高疗效、低耐药性的恩替卡韦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佳方案.
作者:蔡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法对注射用盐酸四环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测量盐酸四环素注射液的拉曼特征峰,并对峰位进行了归属和指认.结果 盐酸四环素的拉曼特征峰主要位于1278、1311、1450、1617cm-1.建立了盐酸四环素SERS特征峰强与浓度的函数关系,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方程:y=191.95x-4842,R2=0.9976,进而为盐酸四环素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结论 ERS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有望在注射用盐酸四环素的鉴定和检测中使用.
作者:包琳;孙银凤;赵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用药咨询案例,提出持续改进意见,重塑药学实践,充分发挥药师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2560例用药咨询案例,从咨询方式、咨询人群、咨询问题种类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现场咨询为主要方式,占比98.36%,电话咨询占比1.64%;患者及家属为咨询主体,占比77.89%%,其次是药师占比20.35%,医生咨询占比1.05%,护士咨询占比0.71%;药品基本内容咨询较多,占21.99%;药师对处方适宜性咨询的比较多,占20.35%;中、西药合用问题咨询占比18.55%;药品的用法用量占比为16.60%;特殊人群用药、特殊剂型、药品储存、效期管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占比例较小.结论 用药咨询是患者对现代药学服务的直接体验,是实现药师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改进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中心药房2014年3月临床退药单共28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是更改医嘱(48.07%)、患者出院(21.05%)、录入错误(18.25%)和患者拒用(8.07%),退药科室主要是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及儿科.结论 应制订相应完善的退药制度,加强中心药房退药情况的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节伤汤内服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诊断为踝关节急性扭伤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节伤汤内服.对比两组踝关节急性扭伤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踝足功能评分;两组治疗疗效;两组踝关节症状好转时间.结果 两组踝关节急性扭伤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及踝足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踝关节急性扭伤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踝足功能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踝关节急性扭伤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节伤汤内服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可以改善疼痛、肿胀症状疗效肯定.
作者:张新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JCI认证对提高我院门急诊药房药学服务的促进作用,方法 比较JCI认证前后我院门急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水平,药事管理制度,硬件、软件设施,服务流程,药学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病人满意度,处方合格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JCI认证过程中,我院门急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更严格,药事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硬件、软件设施更先进,服务流程更合理,病人满意度从2014年(1月~8月)的平均值84.21%上升到2016(1月~8月)的平均值98.25%.处方合格率从2015年1月的88.32%上升到2016年8月的99.02%.结论 JCI认证有利于提高我院门急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官玲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运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2017年该院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为50例,对常规组单纯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及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6.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28.0%,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用药,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运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治疗中,可对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提升临床疗效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程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探讨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于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的临床处方中随机抽取481张,筛选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进行实施,实施后随机抽取524张临床处方,筛选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对两次筛选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481张临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不合理52张,不合理应用率为10.81%;不合理应用情况前三位分别为未及时进行细菌培养、给药方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干预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率为1.91%(10/524),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0.81%(52/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致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故需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以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陈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抗生素ADR(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各科室临床药师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上报的使用临床常用抗生素所致ADR报告,对所收集的227份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折.结果 共计患者227例,男124例,女103例,年龄2月~92岁.ADR涉及临床常用药品共计34种,发生率较高的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主要累及皮肤、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该类药品ADR的发生,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卢铨广;盛垚;梁美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扬;王雷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集中探讨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的患者较单独使用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某院确诊的60例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30名).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奥美拉唑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显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30.0%,对照组20.0%,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对比,观察组90.0%,对照组73.3%,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除率方面比较,对照组80.0%,观察组96.7%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联合用药对治疗胃炎并胃溃疡有效率更高,对Hp根治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清;冯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FPG、2hPG、HbAlc)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谭汝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中药大黄在不同储存时期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大黄素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做测定分析.结果 不同储存时期中药大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新鲜药材、半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都较低,其中的蒽醌类成分尚未氧化完全,1年、1年半、2年储存时期,有效成分含量达到高,说明中药大黄使用佳时间为1~2年储存时期.2年以上储存时期大黄,受虫蛀影响,药效成分含量急剧下降.结论 不同储存时期中药大黄在有效成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需以1~2年作为大黄佳使用时间,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颜迁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4例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84例患者分成两组,先入院的42例患者配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42例患者配合全面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为92.86%与73.81%,其中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临床治疗帮助很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芸;吴静冰;郑艳;张华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硫酸锌糖浆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3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68名患儿急性期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加强护理.治疗组68名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匹多莫德和硫酸锌糖浆.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硫酸锌糖浆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有效的缓解患儿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美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研究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临床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累及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25篇有效文献,共计56例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4.30%vs 35.70%).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min内(56例,7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为主.有1例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榄香烯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作者:夏爱金;梁丽容;朱俊;彭碧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压、心率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健;叶水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