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药效观察

熊金平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药效
摘要:目的 研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将80例符合标准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归入两组试验,Ⅰ组单纯接受西医治疗,Ⅱ组同时配合中药排石汤口服,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的排石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平均排石时间显著缩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方案药效显著,排石率高,值得加强推广.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并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这一次研究的观察组展开研究,给予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模式.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这一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实施孕三烯酮治疗模式.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月经来潮时间、痛经程度、月经量情况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显著要优(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李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药物活性母核芴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目的 利用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高反应活性,和亲核试剂反应以期合成出在药物中和有机功能材料中广泛存在的芴及其衍生物.方法 将环状二芳基碘鎓盐和能烯醇化成亚甲基的亲核化合物在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条件下,发生双芳香化反应.结果 环状二芳基碘鎓盐和结构多样化的能烯醇化成亚甲基的亲核化合物在钯催化剂的催化下,合成出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芴及其衍生物.结论 此研究为现有的技术路线不容易制备的在大量药物中广泛存在的芴的合成提供新的合成策略.

    作者:彭孝鹏;林婷婷;陈文韬;李汉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方巴戟天健骨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巴戟天健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三七、枸杞子2味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0mm,5μm,大连依利特);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三七、枸杞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0.05~6.25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08%(n=5).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巴戟天健骨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倪立坚;李颖;王和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治疗中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研究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4例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84例患者分成两组,先入院的42例患者配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42例患者配合全面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为92.86%与73.81%,其中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哮喘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维库溴铵与咪唑安定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临床治疗帮助很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芸;吴静冰;郑艳;张华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小儿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理想,而且不会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鹏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天麻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颈椎病性眩晕症应用天麻葛根汤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某院2015年10月3日至2016年9月21日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平均、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天麻葛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8.28±2.09)分、LVA(47.11±2.80)cm/s、BA(48.98±2.55)cm/s、RVA(46.93±1.28)cm/s,较对照组而言均更优,P值小于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 天麻葛根汤应用于颈椎病性眩晕症中,可有效改善血流状况及症状积分.

    作者:陈雪华;黄东万;简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收缩停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显著较好,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率为11.63%,观察组为9.30%.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晚期先兆流产者,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强,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现象,减少宫缩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等指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同时患者NIHSS和ADL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柏平;朱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莉芙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醋酸亮丙瑞林与莉芙敏联合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借助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则加入莉芙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FSH、LH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KMI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莉芙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善营养性贫血含片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善营养性贫血含片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对照法,将110例营养性贫血者按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等,并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 的主要因素如年龄、病程等,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服用改善营养性贫血含片和安慰剂(淀粉含片)30d,测试受试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观察食欲不振、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改善营养性贫血含片对营养性贫血主要临床症状食欲不振、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有改善作用,能升高血红蛋白,且平均升高幅度≥10g·L-1,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加血清铁蛋白、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其有效率为78.18%.结论 改善营养性贫血含片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邹永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所有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均接受右美托咪定给药,其中实验组采用单次静脉推注的方式给药,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对比两组麻醉结果 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气腹40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推注的方式进行麻醉,可以缩短拔管时间,促进患者定向力的恢复,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作者:刘友;汪英;陈爱华;贺遵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戴明循环管理法在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

    药品调配差错率是衡量药品调剂部门发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提高药学部工作质量,在管理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结果显示PDCA循环管理法使药品调配差错率明显下降.改善了药学部质量管理,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徐志英;许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中药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生脉散.记录两组气阴两虚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经不同方案治疗4周,研究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P<0.05);治疗后两组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生脉散可显著提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郑琪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物性肝损害治疗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本试验采开放式、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90例Ⅲ~Ⅳ度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各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保肝处理,定期评价肝功能.结果 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30例、B组完成30例、C组完成29例.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后肝功好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7,P<0.0001).三种药物保肝效果比较:A组与C组等效,优于B组.三种药物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 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比,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均能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且两者改善药物性肝损害的作用相当.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期不同静脉途径输注高渗及刺激性药物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新生儿期经不同静脉途径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性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96例需要输注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经四肢浅静脉留置针,Ⅱ组4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评估该两种静脉输注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时间为(71.8±12.5)h,相比Ⅰ组的(50.2±10.8)h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儿在试验期间有产生静脉炎,Ⅱ组发生率为6.25%,显著比Ⅰ组的发生率(18.75%)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生儿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时,经颈外静脉途径给药可显著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且尽量避免引发静脉炎,总体效果较经四肢浅静脉途径给药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7例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抗生素来源,制定控制对策.结果 97例痰标本有119株病原菌被分离出,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91株革兰阴性菌以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为主,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具有较低的耐药性;26株革兰阳性菌中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及青霉素产生的耐药性比例较高,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肺部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且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故在未获得药物试验结果前可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张笑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的药理机制及临床新应用

    沙利度胺,又称反应停,曾因引起婴儿海豹肢畸形而被撤出市场.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可以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促炎因子的分泌,增强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促进干扰素(IFN-γ)的分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它还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因子的分泌(bFGF),降低细胞迁移和黏附,从而抗血管新生.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对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麻风结节性红斑、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炎症性肠炎、动脉粥样硬化、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体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林美珍;祝美术;张丽丽;黄群峰;姜玉才;黄爱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乌檀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乌檀的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9-O-methyl-3,14-dihydroangustoline(1)、cinnamic acid(2)、异阿魏酸甲酯(3)、vanillin(4)、ethyl4-hudroxycinnamate(5)、vincosamide(6).结论 化合物3~5首次从乌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讨论产后痔疮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产后痔疮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和马应龙痔疮膏护理分别应用于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痔疮水肿评分指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 产后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效果更好,能够第一时间缓解患者病症情况,改善患者痔疮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添加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无显著差异(P>0.50),治疗1周后,观察组NO、MDA、SOD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可有效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改善母婴结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