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嘉嘉
目的:探索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U251细胞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诱导的抗瘤作用机制。方法U251胶质瘤细胞加入0~2000U· mL -1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干预48h;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诱导后的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表达变化情况;取诱导MHC-Ⅰ类分子高表达高的IFN-γ干预方案作为疫苗的制备方法;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PBMCs作为效应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对野生型及IFN-γ诱导48h后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同时以抗人HLA-A,B,C行特异性杀伤试验的阻断试验;ELISA法检测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IFN-γ、IL-2的分泌情况;FCM检测疫苗刺激前后 PBMCs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500U· mL -1 IFN-γ诱导48h U251细胞胞膜的MHC-Ⅰ类分子表达率高,达89.9%;高表达膜型MHC-Ⅰ类分子U251细胞疫苗9在体外具有明显特异性的杀瘤活性的诱导能力(P<0.05);体外可分泌大量的 IFN-γ和 L-2(P<0.05);CD4+、CD8+明显增高(P<0.05)。结论500U· mL -1 IFN-γ诱导48h是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体外诱导表达的佳方案;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的U251细胞疫苗休外具有特异性的抗瘤作用,其杀瘤活性与膜型MHC-Ⅰ类分子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谢雪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B组特利加压素、泮托拉唑联合;C 组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D组普通治疗组单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后通过观察各组24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72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总止血率等,且四组有效率(分别95.0%,75%,62.5%,5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大大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改进百咳宁颗粒中青黛鉴别的方法。方法通过加热水及离心分离的方法,消除蔗糖对其火试鉴别法的干扰。结果按新方法进行试验,能观察到明显的紫红色烟雾。结论改进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判断准确。
作者:张仁贵;蔡敏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佐辛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以及拔管后的躁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拔管前相比,拔管时观察组的躁动评分未出现明显增高( P>0.05),对照组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明显增高( P<0.05);拔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躁动评分较之拔管时均出现明显降低( P<0.05),但观察组拔管后的躁动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且不会对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造成干扰,效果确切且可靠。
作者:郑兴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甘草中钴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并建议限度要求。方法采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校正曲线,并进行样品测定。结果钴在浓度为1~20ng· 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85),平均回收率(n =9)为97.2%,方法检出限为0.2mg· k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能满足钴的日常检测需要。根据样品普查数据,结合国外相关限度标准,建议甘草中钴的残留限度为4mg · kg -1。
作者:官检发;许鲁宁;夏丽珍;高忠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是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8.0%,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3)和咪达唑仑组(n=43),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08~0.10μg/( kg· 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以0.2~0.6μg/( kg· 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也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芬太尼用量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铭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单用头孢他啶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院外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院外感染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治疗组患者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0.25±1.1)d 显著短于对照组(30.10±2.1)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他啶是临床上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院外感染的有效药物,该药物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史嘉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降血压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有关两药降血压作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进行 Meta分析。结果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无效率和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降血压作用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作者:张彩霞;韩本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病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胶囊治疗,具有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立;郑福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肛瘘切开引流术,两组术后均常规予预防感染、止血等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黄连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雷夫奴尔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病例创面疼痛情况;用药前治疗组第3、5、7天创面分泌物情况;用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创面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3、5、7天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用药后第14天、21天创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改善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林尊友;方宗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2岁以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雾化后吸痰及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照组方案为单用高渗盐水雾化,实验组方案为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记录两组患儿喘憋气促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影响。结果实验组在喘憋气促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效优于单用高渗盐水雾化。
作者:蔡志明;黄志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女性盆腔炎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对照组实施乳糖酸红霉素用药方案,对观察组实施乳糖酸阿奇霉素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采取注射用的相应乳糖酸阿奇霉素对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吴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的疗效影响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患者107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培菲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疗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阳性率、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而加上及时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莉娅;詹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壮药消毒饮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绿原酸在0.25~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362845x-14747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2.2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壮药消毒饮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锦燊;蒋伟哲;黄兴振;巫玲玲;吴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重复接受通脉灵后的毒性反应,评价它的安全性。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通脉灵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通脉灵干膏粉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相当于人用剂量的80、40、20倍,连续灌胃给药180 d后停药,继续饲养30天。观察动物给药期和停药期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在给药180d和停药后30d,用乙醚麻醉后分别处死四分之三量和四分之一量,心脏取血,行血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检测;取大鼠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脏器组织学检查。结果通脉灵三个剂量组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大鼠的体重、血液学、血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形态学改变,无造成明显的毒性反应和继发性毒性反应。结论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通脉灵是安全的。
作者:王梅兰;黄亦琦;林向党;曹育;杨辉;罗友华;黄颖;范希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需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根据循证药学理论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病症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 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循证药学可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不仅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还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雯玲;李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全静脉营养( TPN)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专职药师审核的不合理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退回不合理TPN处方178张,占配置总量的0.94%;不合理发生类型前3名为电解量超量、糖与氨基酸液体量比例不符、糖脂比不当,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从2012年1.40%、2013年1.04%、2014年下降到0.82%2015年0.68%。不合理发生类型除糖脂比、热氮比、脂溶性维生素Ⅱ超量、微量元素缺药未经干预修改,其他类型均干预修改至合理。结论药师进行TPN配置前审核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但药师的审核TPN不合理处方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112只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53眼)采用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35例(5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黄素酯片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伯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