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绮雯;曹伟灵
目的:分析与探讨将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 TKR)中止血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病患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6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氨甲环酸,试验组给予氨甲环酸术前静滴,缝合前应用。在整个过程中两组均给予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AKSS评分情况、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评分、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失血量、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膝,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病患出血量,止血效果较好,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后,膝关节各项功能均得到改善,并发症情况发生较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陈云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112只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53眼)采用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35例(5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黄素酯片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伯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房颤运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LVEF、LVEDV以及 LVES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LVEF、LVEDV以及LVESV值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房颤患者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率,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云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的未知降解杂质。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 LC-MS/MS)法,采用强制降解的破坏条件,制备杂质含量较高的受试样品;以0.1%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 B,采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串联质谱电离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热降解破坏样品进行LC-MS/MS测定。结果获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液相色谱图,以及与液相色谱图对应的一级、二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2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哌酮杂质 A进一步水解的产物,并推导了降解途径。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监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爱萍;束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以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以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结果用药后研究组PLT、PDW、MPV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P<0.05,FBG水平相比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0.91%相比于对照组68.18%改善提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用药后,脑梗死患者PLT、PDW、MPV得到改善,疗效好转,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作者:孙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治疗药物监测( TDM)岗位实习是药学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 TDM教学中的关键点,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实习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程道海;陆华;宁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医院药品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比较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前后医院药学工作质量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后,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率、不合理用药率、药品库存周转天数较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柯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茉莉作为常绿灌木以其芳香的气味,深受大众喜爱,并开发作为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本文对近年来对茉莉花的研究应用进行一个综述,介绍茉莉花在医药方面研究得到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58例NRDS患儿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和单纯行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氧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永煌;周秋香;唐国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PEP/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3±1.8)1次1周,发作持续时间为(2.6±0.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1±0.6)片/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黄贝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复方三七胶囊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5HC-C18(2)柱,乙腈-水(44∶5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为35℃。结果制剂中其它组分与主峰有效分离,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076~21.52μg · mL -1( r =0.9999)和0.5289~10.58μg · mL -1( r =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 n =9)为99.73%和100.15%,RSD分别为0.98%和1.0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测定复方三七胶囊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
作者:朱颖;朱兴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狗皮膏进行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针对高温提取药味进行TLC和显微特征鉴别;针对原粉入药的药味进行 GC特征图谱研究和含量测定;应用AA测定家兔贴敷后血铅含量变化;应用UV法测定总羰基化合物含量。结果狗皮膏总体质量状况差,药品质量控制落后,产品质量问题棘手,个别企业未按工艺生产。结论建议:①研究大生产工艺迫在眉睫;②现行标准亟需提高;③限制膏药贴用时间。
作者:黄惠琼;陈惠玲;黄澜;黄迪;胡睿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师对围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成效。方法通过对骨科清洁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查阅骨科清洁切口手术病历,对在点评过程中有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骨科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专项点评,药师将发现的问题与医师沟通,使骨科清洁切口的预防用药率降低,药品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疗程合理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药师积极主动参与科室用药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水平,尤其对于抗菌药物指标严重超标的科室效果显著。
作者:刘銮妹;颜鑫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明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作为山药商品药材使用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腺苷含量。结果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腺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1250%、0.0850%和0.0950%,其中褐苞薯蓣和山薯的腺苷含量高于薯蓣根茎(山药)腺苷含量(0.0946%)。种质来源于福建邵武产褐苞薯蓣、福建永春参薯、广西合浦山薯的腺苷含量为相应类群药材中腺苷含量高,分别为0.2163%、0.2018%和0.1201%。结论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作为山药长期药用及食用是有科学根据的。
作者:高华娟;黄玉仙;何文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佐辛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以及拔管后的躁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拔管前相比,拔管时观察组的躁动评分未出现明显增高( P>0.05),对照组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明显增高( P<0.05);拔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躁动评分较之拔管时均出现明显降低( P<0.05),但观察组拔管后的躁动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且不会对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造成干扰,效果确切且可靠。
作者:郑兴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10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组和西帕依组。氯己定组采取复方氯己定进行治疗;西帕依组采取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比较①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②副作用发生率;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的差异。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①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②西帕依组、氯己定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④治疗后西帕依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氯己定组,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症状,改善口臭情况,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启冀;兰海松;林旭征;潘庆;莫丽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黄芪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黄芪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 Rg1、人参皂苷 Rb1、三七皂苷 R1分别在线性0.67~6.7μg、0.41~4.1μg和0.16~1.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1、0.9999、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5%,101.25%和99.82%, RSD分别为1.22%,0.99%和0.95%(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为黄芪三七胶囊提供了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琼;祁俊;刘亮镜;王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驱动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进行吸氧,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在氧驱动下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驱动的治疗方法和综合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对配伍结果的记载有不尽完善之处,如个别编辑疏忽,记载不够完善,以及记载互相矛盾等。笔者就工作中发现的瑕疵予以记录,并建立Excel程序对配伍结果予以检索,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配伍用药。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