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类专业治疗药物监测岗位实习带教要点浅析

程道海;陆华;宁宗

关键词:药物监测, 药学类专业, 实习
摘要:治疗药物监测( TDM)岗位实习是药学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 TDM教学中的关键点,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实习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伊立替康引起迟发型严重腹泻及治疗

    1例右肺中央型鳞癌术后复发(Ⅳ期, T4 N2 M1)患者行伊立替康140mg d1d8联合奥沙利铂200mg ×7d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药物治疗,第7日出现严重腹泻,停药给予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逐渐缓解。

    作者:许惠溢;林舒颖;黎碧云;曾国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10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价值。方法20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美多芭+盐酸普拉克索)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美多芭)。结果两组治疗6周、治疗12周 UPDRS 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 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74.0%与61.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罗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Q-TOF-MS法测定不同厂家小金丸中9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HPLC-Q-TOF-MS)法测定不同厂家小金丸中乌头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 RRHT柱(1.8μm,2.1×50mm);流速为0.21mL· min -1;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ol· L -1醋酸铵溶液)系统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方式检测。结果上述9种生物碱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都低于5%,加样回收率均在98.73%~103.54%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小金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阳;曹益鸣;张小龙;卜红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通脉灵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重复接受通脉灵后的毒性反应,评价它的安全性。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通脉灵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通脉灵干膏粉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相当于人用剂量的80、40、20倍,连续灌胃给药180 d后停药,继续饲养30天。观察动物给药期和停药期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在给药180d和停药后30d,用乙醚麻醉后分别处死四分之三量和四分之一量,心脏取血,行血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检测;取大鼠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脏器组织学检查。结果通脉灵三个剂量组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大鼠的体重、血液学、血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形态学改变,无造成明显的毒性反应和继发性毒性反应。结论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通脉灵是安全的。

    作者:王梅兰;黄亦琦;林向党;曹育;杨辉;罗友华;黄颖;范希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茉莉花药用研究进展

    茉莉作为常绿灌木以其芳香的气味,深受大众喜爱,并开发作为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本文对近年来对茉莉花的研究应用进行一个综述,介绍茉莉花在医药方面研究得到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使用数据,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风湿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增幅大,占主导地位。按单个药品统计,各个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上升(沙利度胺片除外),DDC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金额始终高的口服药品为羟氯喹片,DDDs及排序比稳居第一的为甲氨喋呤片。结论我院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风湿病治疗的现状和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

    作者:黄荔美;黄爱文;姜玉才;蔡梅香;刘雅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配制前干预的178张TPN处方的不合理因素及结果分析

    目的:为全静脉营养( TPN)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专职药师审核的不合理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退回不合理TPN处方178张,占配置总量的0.94%;不合理发生类型前3名为电解量超量、糖与氨基酸液体量比例不符、糖脂比不当,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从2012年1.40%、2013年1.04%、2014年下降到0.82%2015年0.68%。不合理发生类型除糖脂比、热氮比、脂溶性维生素Ⅱ超量、微量元素缺药未经干预修改,其他类型均干预修改至合理。结论药师进行TPN配置前审核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但药师的审核TPN不合理处方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2岁以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雾化后吸痰及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照组方案为单用高渗盐水雾化,实验组方案为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记录两组患儿喘憋气促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影响。结果实验组在喘憋气促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效优于单用高渗盐水雾化。

    作者:蔡志明;黄志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2015年儿科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对策

    收集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退药处方,通过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良反应是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35.2%,其次是家属拒绝用药,占退药比例15%。

    作者:魏香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的GBM U251细胞疫苗的研制及其体外抗瘤作用

    目的:探索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U251细胞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诱导的抗瘤作用机制。方法U251胶质瘤细胞加入0~2000U· mL -1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干预48h;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诱导后的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表达变化情况;取诱导MHC-Ⅰ类分子高表达高的IFN-γ干预方案作为疫苗的制备方法;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PBMCs作为效应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对野生型及IFN-γ诱导48h后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同时以抗人HLA-A,B,C行特异性杀伤试验的阻断试验;ELISA法检测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IFN-γ、IL-2的分泌情况;FCM检测疫苗刺激前后 PBMCs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500U· mL -1 IFN-γ诱导48h U251细胞胞膜的MHC-Ⅰ类分子表达率高,达89.9%;高表达膜型MHC-Ⅰ类分子U251细胞疫苗9在体外具有明显特异性的杀瘤活性的诱导能力(P<0.05);体外可分泌大量的 IFN-γ和 L-2(P<0.05);CD4+、CD8+明显增高(P<0.05)。结论500U· mL -1 IFN-γ诱导48h是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体外诱导表达的佳方案;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的U251细胞疫苗休外具有特异性的抗瘤作用,其杀瘤活性与膜型MHC-Ⅰ类分子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谢雪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疗效影响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的疗效影响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患者107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培菲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疗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阳性率、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而加上及时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莉娅;詹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现已成为困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故收集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本院骨科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37例(86.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25例(59.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及干预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及干预前后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共2107例(干预组)及2015年6~8月共2634例(非干预组)使用PPIS的出院病例,对比干预前后使用PPIS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PPIS在适应症、剂型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不合理医嘱由30.71%(809/2634)降至15.95%(336/2107);使用PPIS病历的占比由31.17%降至25.36%,PPIS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由5.213%降至4.627%。结论住院患者的 PPIS 不合理使用情况突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干预效果明显,是控费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陈德娥;陈全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病历,每月随机抽取6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780份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嘱80份,主要包括超适应症占56.25%,超剂量占31.25%,超用药途径占12.5%。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用药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医师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莺;陈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应用优势分析及研究

    目的:研究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10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组和西帕依组。氯己定组采取复方氯己定进行治疗;西帕依组采取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比较①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②副作用发生率;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的差异。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①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②西帕依组、氯己定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④治疗后西帕依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氯己定组,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症状,改善口臭情况,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启冀;兰海松;林旭征;潘庆;莫丽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在术后6~8h给药,利伐沙班组1日10mg;低分子肝素组1日5000IU,疗程均为2周。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术后发现深静脉血栓分别为5例(11.11%)与5例(11.3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术腔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对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蓝文彬;叶君健;林金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是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8.0%,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门诊药房处方事前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分析,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9月门诊事前干预不合理处方2353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有多方面的原因,干预后纠正的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用药频次)不适宜,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抗菌药物使用指针不明确等方面。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对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能及时减少和防范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证处方的质量,规范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

    作者:杨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作者:陈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消化系统溃疡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消化系统溃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药物应该过程不良反应低,但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在用药的时候需要强化管理,观察药物之间出现的相互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王定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