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类专业治疗药物监测岗位实习带教要点浅析

程道海;陆华;宁宗

关键词:药物监测, 药学类专业, 实习
摘要:治疗药物监测( TDM)岗位实习是药学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 TDM教学中的关键点,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实习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耐药菌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主要耐药菌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相关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 Excel软件按季度统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主要耐药菌构成比数据,采用SPSS 16.0 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与耐药菌构成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要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此5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无明显相关( P均>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耐药菌中的占有比例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何军华;邓国泉;陈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作者:陈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 CHKD),查找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关于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药物的文献及研究进展,对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汇总整理,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陈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PIVAS利用信息系统解决输液批次混乱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析房颤运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LVEF、LVEDV以及 LVES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LVEF、LVEDV以及LVESV值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房颤患者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率,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云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抽取2015年10月我院出院病例269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91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7%,其中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2%,较其他科室高(P<0.05),其次为儿科,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的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石国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宫颈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性呕吐、贫血、腹泻及乏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铂顺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郑文滔;倪薇薇;李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黄连油配合杠板归汤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肛瘘切开引流术,两组术后均常规予预防感染、止血等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黄连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雷夫奴尔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病例创面疼痛情况;用药前治疗组第3、5、7天创面分泌物情况;用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创面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3、5、7天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用药后第14天、21天创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改善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林尊友;方宗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骨科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骨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中胰岛素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5%,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2%,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骨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好,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治疗中胰岛素用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温渠英;王玲华;潘英;郑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医疗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给付问题

    中药饮片处方给付混乱的现象普遍且长期存在,多方中医药界同仁一直呼吁制定完善的处方给付新规,彻底解决各地、各医疗机构用药分歧,但至今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笔者在此就处方给付混乱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粗浅建议,望引起众多共鸣。

    作者:蔡颖莲;林亚云;彭连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中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组,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设为治疗组,在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不同时间段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糖水平早饭后2h、中饭后2h、晚饭前、晚饭后2h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平均用量、血糖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少;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高渗性昏迷、甲状腺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的临床作用较为突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5月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患者对用药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作者:朱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

    目的:阐述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文献从维生素 C 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癌机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等角度介绍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维生素 C 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抗癌效果,其在临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军袖;郭朝瑞;封帆;卢杨;李宁;赵娣;陈西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开具的500张膏滋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对膏滋药处方中所含的各类中药饮片销售情况、用药频率以及用药味数等进行分析,探究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科学性。结果在500张膏滋药处方中,销售量中药饮片以补虚药居多,活血化瘀药次之,再次为理气药。用药频率高的药物为甘草,其次为茯苓、白术等,占比分别为95.0%、93.4%、91.8%,其中当归用药频率低,占44.2%。处方用药味数在15~20味的为173张,占34.6%,11~14味为136张,占27.2%,6~10味药为92张,占18.4%,2~5味为68张,占13.6%,其余处方味数为31张,占6.2%。结论我院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应用基本合理,其多为补虚、活血化瘀等饮片,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

    作者:杨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参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丹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了11批丹参配方颗粒样品;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0.4%的甲酸溶液(B),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速1.0mL· min -1。结果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示出丹参配方颗粒16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均大于0.96,并确认2个已知峰为丹酚酸 B和丹参酮ⅡA。结论建立的丹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丹参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江萍;叶政德;杨光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膏的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骨质疏松膏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18(36)正交实验,以骨质疏松膏中柚皮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量化指标,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骨碎补、淫羊藿等中药饮片以水为溶剂提取,加9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h,提取温度100℃。结论优选的佳提取工艺可以作为骨质疏松膏的生产工艺。

    作者:吴军军;刘知远;吴安;程寿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谷维素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神经衰弱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谷维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HAMA、HAMD )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76%、95.24%,对照组分别为23.81%、76.1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及HAMA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谷维素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神经衰弱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新红;陈建;郑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及护理

    目的:分析与探讨将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 TKR)中止血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病患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6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氨甲环酸,试验组给予氨甲环酸术前静滴,缝合前应用。在整个过程中两组均给予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AKSS评分情况、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评分、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失血量、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膝,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病患出血量,止血效果较好,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后,膝关节各项功能均得到改善,并发症情况发生较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陈云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认知度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合理用药调查问卷对患者合理用药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的患者中,56.69%的患者能主动向医生/临床药师了解用药情况,67.89%的患者用药前会阅读药品说明书,57.95%的患者按时服药,62.97%的患者了解安全用药知识途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家人或朋友从医、有学习合理用药需求是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认知度相对较差,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不足之处,应加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沈志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草中钴的测定及限量标准讨论

    目的:建立甘草中钴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并建议限度要求。方法采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校正曲线,并进行样品测定。结果钴在浓度为1~20ng· 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85),平均回收率(n =9)为97.2%,方法检出限为0.2mg· k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能满足钴的日常检测需要。根据样品普查数据,结合国外相关限度标准,建议甘草中钴的残留限度为4mg · kg -1。

    作者:官检发;许鲁宁;夏丽珍;高忠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