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立替康引起迟发型严重腹泻及治疗

许惠溢;林舒颖;黎碧云;曾国富

关键词:伊立替康, 严重迟发性腹泻, 药品不良反应
摘要:1例右肺中央型鳞癌术后复发(Ⅳ期, T4 N2 M1)患者行伊立替康140mg d1d8联合奥沙利铂200mg ×7d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药物治疗,第7日出现严重腹泻,停药给予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逐渐缓解。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探讨及护理措施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5月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患者对用药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作者:朱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病历,每月随机抽取6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780份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嘱80份,主要包括超适应症占56.25%,超剂量占31.25%,超用药途径占12.5%。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用药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医师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莺;陈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及干预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及干预前后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共2107例(干预组)及2015年6~8月共2634例(非干预组)使用PPIS的出院病例,对比干预前后使用PPIS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PPIS在适应症、剂型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不合理医嘱由30.71%(809/2634)降至15.95%(336/2107);使用PPIS病历的占比由31.17%降至25.36%,PPIS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由5.213%降至4.627%。结论住院患者的 PPIS 不合理使用情况突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干预效果明显,是控费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陈德娥;陈全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3)和咪达唑仑组(n=43),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08~0.10μg/( kg· 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以0.2~0.6μg/( kg· 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也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芬太尼用量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铭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醚预先吸入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围气腹期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配伍结果的几点勘误与Excel应用

    《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对配伍结果的记载有不尽完善之处,如个别编辑疏忽,记载不够完善,以及记载互相矛盾等。笔者就工作中发现的瑕疵予以记录,并建立Excel程序对配伍结果予以检索,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配伍用药。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以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以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结果用药后研究组PLT、PDW、MPV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P<0.05,FBG水平相比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0.91%相比于对照组68.18%改善提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用药后,脑梗死患者PLT、PDW、MPV得到改善,疗效好转,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作者:孙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2013~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评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efined daily dose,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基本处于下降的趋势;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居前列,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的销售金额三年来均位居首位;而DDDs排列居前3位的为头孢呋辛酯片、头孢丙烯分散片和头孢泊肟酯胶囊。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有滥用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伟东;陈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现已成为困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故收集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本院骨科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37例(86.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25例(59.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伊立替康引起迟发型严重腹泻及治疗

    1例右肺中央型鳞癌术后复发(Ⅳ期, T4 N2 M1)患者行伊立替康140mg d1d8联合奥沙利铂200mg ×7d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药物治疗,第7日出现严重腹泻,停药给予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逐渐缓解。

    作者:许惠溢;林舒颖;黎碧云;曾国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5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和单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合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1.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陈玉容;占建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的护理和预防

    目的:总结和研究手术室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的护理和预防。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2014年6月到2015年11月出现的3例局麻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护理,3例患者实现了有效的复苏,无后遗症产生。结论对局麻药毒性安全护理进行研究和总结,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预防意识,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可能性,制定严密的麻醉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及进行严格控制观察,是保证手术中病人生命安全的举足轻重的环节。

    作者:赵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作者:陈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1+2”教学模式实践

    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接轨,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2+1”教学模式,形成新的“1+2”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海容;黄幼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疗效影响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的疗效影响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患者107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培菲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疗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阳性率、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培菲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而加上及时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莉娅;詹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的GBM U251细胞疫苗的研制及其体外抗瘤作用

    目的:探索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U251细胞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诱导的抗瘤作用机制。方法U251胶质瘤细胞加入0~2000U· mL -1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干预48h;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人IFN-γ诱导后的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表达变化情况;取诱导MHC-Ⅰ类分子高表达高的IFN-γ干预方案作为疫苗的制备方法;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PBMCs作为效应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对野生型及IFN-γ诱导48h后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同时以抗人HLA-A,B,C行特异性杀伤试验的阻断试验;ELISA法检测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IFN-γ、IL-2的分泌情况;FCM检测疫苗刺激前后 PBMCs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500U· mL -1 IFN-γ诱导48h U251细胞胞膜的MHC-Ⅰ类分子表达率高,达89.9%;高表达膜型MHC-Ⅰ类分子U251细胞疫苗9在体外具有明显特异性的杀瘤活性的诱导能力(P<0.05);体外可分泌大量的 IFN-γ和 L-2(P<0.05);CD4+、CD8+明显增高(P<0.05)。结论500U· mL -1 IFN-γ诱导48h是U251细胞胞膜MHC-Ⅰ类分子体外诱导表达的佳方案;膜型MHC-Ⅰ类分子高表达的U251细胞疫苗休外具有特异性的抗瘤作用,其杀瘤活性与膜型MHC-Ⅰ类分子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谢雪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消化系统溃疡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消化系统溃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药物应该过程不良反应低,但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在用药的时候需要强化管理,观察药物之间出现的相互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王定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早期慢性严重心衰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慢性严重心衰早期使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干休所120例慢性严重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强心剂、利尿剂,以及扩张血管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后30min症状缓解率(80.00%)和用药后60min(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30min症状缓解率(50.00%)和用药后60min(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40.48±35.31)mmHg、心率(106.69±28.74)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64.21±40.79)mmHg、心率(125.38±30.46)次/min,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性严重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疾病,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在术后6~8h给药,利伐沙班组1日10mg;低分子肝素组1日5000IU,疗程均为2周。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术后发现深静脉血栓分别为5例(11.11%)与5例(11.3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术腔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对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蓝文彬;叶君健;林金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