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洲
目的:探讨口服药流程管理在降低初治结核病患者用药差错中的应用。方法以本中心结防科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登记的结核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发药流程,试验组给予口服药流程管理,比较两者的效果。结果在初治结核病患者中运用口服药管理流程,患者的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按时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初治结核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抗结核药物知识不了解,开展口服药流程管理降低了患者的用药差错,确保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的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确诊为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96.67%(145/1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115/150)(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分析,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9月门诊事前干预不合理处方2353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有多方面的原因,干预后纠正的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用药频次)不适宜,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抗菌药物使用指针不明确等方面。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对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能及时减少和防范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证处方的质量,规范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性。
作者:杨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使用数据,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风湿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增幅大,占主导地位。按单个药品统计,各个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上升(沙利度胺片除外),DDC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金额始终高的口服药品为羟氯喹片,DDDs及排序比稳居第一的为甲氨喋呤片。结论我院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风湿病治疗的现状和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
作者:黄荔美;黄爱文;姜玉才;蔡梅香;刘雅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病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胶囊治疗,具有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立;郑福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对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国华;姜孙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中通过靶控输注( TCI)和恒速输注( CI)两种给药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靶控输注,对照组为恒速输注。观察术中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后恢复情况,并统计麻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对照组伴有心率减慢;停药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对照组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单位体重的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的给药方式,能够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并且能够减少麻药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廖婧华;张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4%);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而Lysholm评分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当中,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甘草中钴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并建议限度要求。方法采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校正曲线,并进行样品测定。结果钴在浓度为1~20ng· 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85),平均回收率(n =9)为97.2%,方法检出限为0.2mg· k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能满足钴的日常检测需要。根据样品普查数据,结合国外相关限度标准,建议甘草中钴的残留限度为4mg · kg -1。
作者:官检发;许鲁宁;夏丽珍;高忠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改良升白方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改良升白方,对照组(30例)不予中药,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80%)优于对照组(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升白方能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疗效。
作者:黄山;刘英;宋一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 CHKD),查找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关于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药物的文献及研究进展,对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汇总整理,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陈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对不同住院天数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自我管理能力的执行率及主动采取健康行为的正确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娟;林丽娜;江平湖;李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佐辛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以及拔管后的躁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拔管前相比,拔管时观察组的躁动评分未出现明显增高( P>0.05),对照组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明显增高( P<0.05);拔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躁动评分较之拔管时均出现明显降低( P<0.05),但观察组拔管后的躁动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且不会对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造成干扰,效果确切且可靠。
作者:郑兴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是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8.0%,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对配伍结果的记载有不尽完善之处,如个别编辑疏忽,记载不够完善,以及记载互相矛盾等。笔者就工作中发现的瑕疵予以记录,并建立Excel程序对配伍结果予以检索,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配伍用药。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景天苷对活化小胶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PS刺激小胶质细胞N9制备炎症细胞模型,通过MTT法筛选红景天苷的干预浓度。用红景天苷预处理细胞2h后,再加入LPS共培养小胶质细胞18h。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和MMP-9的分泌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活化小胶质细胞中的MMP-2和MMP-9的基因表达水平。通过EMSA法观察炎症通路上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红景天苷可梯度依赖性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后MMP-2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红景天苷可以降低NFκB的活化水平。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抑制明胶酶( MMP-2、MMP-9)的表达保护血脑屏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kB通路有关。
作者:何丽君;肖作为;鄢英慧;翁淑琴;林和辉;吴符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PDR的患者79例79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39例39眼。试验组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分别为0.25±0.18和0.15±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为25.26±10.31min,而对照组为41.12±13.54min(P<0.05)。试验组术后3d眼压0眼升高,而对照组眼压Tn+1为5眼,占12.8%(P>0.05),术后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为1眼,而对照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术后腿压的影响不大。
作者:朴天华;张召弟;杨岚;帅天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PEP/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3±1.8)1次1周,发作持续时间为(2.6±0.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1±0.6)片/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黄贝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对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老年单相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而实验组在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总共进行6周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于治疗前后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比较。结果两组HAMA、HAMD评分各自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实验组在治疗1周和2周时HAMA、HAMD评分就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0.0%( 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不仅起效快,有助于患者依从性,而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联合应用。
作者:林世泽;连和谈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