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

李军袖;郭朝瑞;封帆;卢杨;李宁;赵娣;陈西敬

关键词:维生素C, 肿瘤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阐述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文献从维生素 C 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癌机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等角度介绍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维生素 C 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抗癌效果,其在临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单药治疗惊恐障碍的研究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CBT)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长期治疗优势。方法选取70例住院惊恐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艾司西酞普兰+CBT(实验组)或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单药治疗。于基线期和治疗6周评估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评估复发和依从性,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4.29% vs 85.71%,P>0.05)。治疗6个月时,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 vs 69.70%,P<0.01),同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 vs 27.27%, 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治疗惊恐障碍的短期疗效与单药治疗相当,长期可显著降低复发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就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同类中药饮片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水处理前分档组、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组,每组患者5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水处理前分档组以及炮制前分档组,P<0.05;水处理前分档组与炮制前分档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前,应实施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用效果。

    作者:孟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山豆根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目的:阐述山豆根肝毒性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文献从山豆根的毒性认识、毒性研究方法、毒性作用机制、配伍减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山豆根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山豆根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我们要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山豆根的毒性、运用现代技术深入研究山豆根中毒机制,以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潘双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探讨及护理措施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确诊为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96.67%(145/1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115/150)(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耐药菌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主要耐药菌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相关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 Excel软件按季度统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主要耐药菌构成比数据,采用SPSS 16.0 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与耐药菌构成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要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此5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无明显相关( P均>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耐药菌中的占有比例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何军华;邓国泉;陈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例唑来膦酸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痛的药学监护

    目的:分析1例唑来膦酸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骼痛及其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评估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考虑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骨骼痛及一过性发热不良反应高度怀疑,严密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并协助医师选择镇痛药物,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并监护患者后续用药过程。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该患者发生骨骼痛不良反应后经治疗疼痛感明显缓解,对后续治疗较为满意。结论药师进行临床用药监护、不良反应追踪,参与制订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危害,提高患者治疗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李瑞珺;荆莉;陆瑜;朱余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容量注射剂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通过全面的分析,找到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实施对策,降低不良率。方法本文从原辅料、直接接触药液的内包材、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可见异物挑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与结论为其他企业避免外观不良和可见异物不良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作者:朱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现已成为困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故收集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本院骨科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37例(86.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25例(59.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为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探究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H型高血压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观察未治疗、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液中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对照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平稳、血浆Hcy水平正常,P<0.05。结论临床对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时,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压、控制Hcy水平,可选择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在治疗乳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紫杉醇注射液以及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每组51例患者。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34例,治疗组的有效人数4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循环现状,防止乳腺癌的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邢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枸杞子

    枸杞子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枸杞多糖、氨基酸、黄酮类、甜菜碱、维生素 C 及微量元素等。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美容养颜、飘逸秀发、补益气血、调理月经、抗衰延年等功用。本文对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药食两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周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33%),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疗效十分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安全性高,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巧波;萧喜文;鲍永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医院药品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比较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前后医院药学工作质量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后,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率、不合理用药率、药品库存周转天数较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柯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江小丽;余毅;何惠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肾固冲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补肾固冲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就诊的83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83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补肾固冲组。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补肾固冲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增加补肾固冲汤治疗。比较①临床疗效;②用药安全性;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结果①补肾固冲组对比西药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②补肾固冲组跟西药组用药安全性相似,P>0.05;③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相似,P>0.05;干预后补肾固冲组对比西药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更明显、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固冲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经期出血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提升血红蛋白水平,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鹤;张艳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消化系统溃疡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消化系统溃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药物应该过程不良反应低,但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在用药的时候需要强化管理,观察药物之间出现的相互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王定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病历,每月随机抽取6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780份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嘱80份,主要包括超适应症占56.25%,超剂量占31.25%,超用药途径占12.5%。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用药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医师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莺;陈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6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加上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间肺功能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用药前研究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满意率91.18%相比于对照组70.59%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的联合治疗后提高了患儿的肺功能,改善了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朱冰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PIVAS利用信息系统解决输液批次混乱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