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邢国良
目的:分析主要耐药菌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相关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 Excel软件按季度统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主要耐药菌构成比数据,采用SPSS 16.0 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与耐药菌构成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要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此5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耐药菌的构成比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无明显相关( P均>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耐药菌中的占有比例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何军华;邓国泉;陈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使用数据,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风湿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增幅大,占主导地位。按单个药品统计,各个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上升(沙利度胺片除外),DDC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金额始终高的口服药品为羟氯喹片,DDDs及排序比稳居第一的为甲氨喋呤片。结论我院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风湿病治疗的现状和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
作者:黄荔美;黄爱文;姜玉才;蔡梅香;刘雅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的未知降解杂质。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 LC-MS/MS)法,采用强制降解的破坏条件,制备杂质含量较高的受试样品;以0.1%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 B,采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串联质谱电离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热降解破坏样品进行LC-MS/MS测定。结果获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液相色谱图,以及与液相色谱图对应的一级、二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2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哌酮杂质 A进一步水解的产物,并推导了降解途径。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监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爱萍;束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全静脉营养( TPN)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专职药师审核的不合理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退回不合理TPN处方178张,占配置总量的0.94%;不合理发生类型前3名为电解量超量、糖与氨基酸液体量比例不符、糖脂比不当,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从2012年1.40%、2013年1.04%、2014年下降到0.82%2015年0.68%。不合理发生类型除糖脂比、热氮比、脂溶性维生素Ⅱ超量、微量元素缺药未经干预修改,其他类型均干预修改至合理。结论药师进行TPN配置前审核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但药师的审核TPN不合理处方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对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国华;姜孙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5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和单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合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1.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陈玉容;占建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枸杞子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枸杞多糖、氨基酸、黄酮类、甜菜碱、维生素 C 及微量元素等。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美容养颜、飘逸秀发、补益气血、调理月经、抗衰延年等功用。本文对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药食两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周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3)和咪达唑仑组(n=43),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08~0.10μg/( kg· 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以0.2~0.6μg/( kg· 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也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芬太尼用量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铭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PEP/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3±1.8)1次1周,发作持续时间为(2.6±0.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1±0.6)片/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黄贝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接轨,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2+1”教学模式,形成新的“1+2”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海容;黄幼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4%);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而Lysholm评分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当中,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医院药品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比较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前后医院药学工作质量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后,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率、不合理用药率、药品库存周转天数较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PDCA管理法、品管圈、无常法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柯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女性盆腔炎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对照组实施乳糖酸红霉素用药方案,对观察组实施乳糖酸阿奇霉素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采取注射用的相应乳糖酸阿奇霉素对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吴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抽取2015年10月我院出院病例269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91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7%,其中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2%,较其他科室高(P<0.05),其次为儿科,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的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石国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B组特利加压素、泮托拉唑联合;C 组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D组普通治疗组单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后通过观察各组24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72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总止血率等,且四组有效率(分别95.0%,75%,62.5%,5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大大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中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组,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设为治疗组,在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不同时间段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糖水平早饭后2h、中饭后2h、晚饭前、晚饭后2h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平均用量、血糖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少;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高渗性昏迷、甲状腺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的临床作用较为突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S 组(舒芬太尼3μg· kg -1)、SD1组(右美托咪定2μg· kg-1+舒芬太尼2μg· kg-1)、SD2组(右美托咪定2μg· kg-1+舒芬太尼1.0μg· kg-1)。观察记录3组患儿术后2h、6h、12h、24h、48h的CHE-OP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D2组术后2、6、12、24、48h的CHEOP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S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D1组术后2、6、12、24h的CHEO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组术后6、12、24、48h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SD1组和SD2组,SD1组和SD2组术后2、6、12、24、48h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48h内均未出现心动过缓,SD2组PCA按压次数显著多于S组和SD1组。结论右美托咪定2μg· kg -1复合舒芬太尼2μg · kg -1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效果较完善,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菁;林传涛;王洪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均有较好的吸收,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符合 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帕利哌酮或奥氮平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期共8周,采用疗效及PANSS、TESS评分评估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8周末时,帕利哌酮、奥氮平的治疗有效率、PANSS量表减分率及TESS评分减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利哌酮的锥体外系副反应、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奥氮平,而奥氮平引起的嗜睡、体重增加高于帕利哌酮,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总体副反应少、安全性高,二者副反应有所差异。
作者:高明;林涌超;罗兰珠;莫夸耀;郭少楠;林明钦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