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璇;陈仲巍;李鹤宾;陈芳芳
目的 本文综述了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系统研究和开发土茯苓这一传统中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王建平;张海燕;傅旭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制定药库药品管理相关药事管理文件、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监督制度、流程的实施,评价效果、巩固成果等.结果 基本杜绝了帐物不符的发生,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有效.实现了药库药品的高质量管理,使得药库得以良好运行,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和科教研用药.
作者:蒋佩晶;吕艳霞;徐靖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针对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及培养特点,提出了对发酵工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保障等方面的改进建议.通过多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案例,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育理念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多种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尝试.
作者:洪璇;陈仲巍;李鹤宾;陈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合成的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CTKSIPPQC)的抑制效果,计算其抑制常数Ki.方法 采用Fmoc固相化学合成方法,采用Phenomenex C-5(0.46cm×25cm)反相柱和MALTI-TOF鉴定并纯化后经CytofluorTM微孔板发光检测仪测定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常数Ki.结论 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的Ki值为959.30±71.77nM(n=8),对胰蛋白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作者:陈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转篮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作为溶媒,在波长290nm处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片溶出曲线.结果 替米沙坦检测浓度在2~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4%,精密度RSD=0.11%,替米沙坦片释放时间在30min时,溶出已达到80%以上,并且后期释放较为平稳、迟缓.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可用于替米沙坦片溶出度、含量的测定.
作者:冯淑玲;王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分析血必净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对2004年~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文献报道应用其发生的1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药所致的ADR主要集中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呼吸系统损害常见,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必净注射液ADR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生产厂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不断提高药品标准、及时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及规范临床合理使用,达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目的.
作者:谢凤华;黄清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药赤胫散(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为蓼科蓼属植物,应用广泛,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民间应用等方面对赤胫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志红;吴斐华;梁敬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喘息灵胶囊剂,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水为溶媒,采用水提醇沉淀方法,得浓膏加玉米粉制成颗粒装胶囊即得.设计质控标准,选择组方中君药麻黄,使用HPLC法,测定麻黄草中麻黄碱(ephedrine C10H15NO)的含量,控制每粒胶囊以C10H15NO·HCL计不得少于0.21mg.测试3批均达到0.26mg/粒.并选择组方中高丽红参的TLC鉴别,它含人参皂苷Re、Rg1、Rb1、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测试3批斑点颜色相同).结果 本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标准稳定.结论 本制剂制备和质控方法均切实可行.
作者:陈梅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泛硫乙胺原料药的有机残留.方法 采用顶空方法进样,以极性毛细管柱DB-WAX,FID检测器对泛硫乙胺中的有机残留甲醇和乙醇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 甲醇和乙醇的峰能够得到有效的分离,泛硫乙胺样品对其无干扰.甲醇的低检出限为5.08μg·mL-1,低定量限为12.69μg·mL-1,在12.69~887.5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1265x+0.7612(r=0.9997,n=8),加样回收率为98.04%(RSD=1.78%);乙醇的低检出限为4.01μg·mL-1,低定量限为10.03μg·mL-1,在10.03~1402.2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2346x+1.3015(r=0.9997,n=8),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1.44%).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检测出泛硫乙胺中的有机残留.
作者:林丽琴;杨直;石云峰;潘云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方法 采用雄激素法导致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模型,以前列腺湿/干重、精囊腺湿重、前列腺相对湿/干重、精囊腺相对湿重、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CAP)活力及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评价指标,并用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竞争抑制剂-非那雄胺片进行治疗,来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模型组前列腺湿/干重、精囊腺湿重、前列腺相对湿/干重、精囊腺相对湿重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CAP活力显著升高(P<0.01),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非那雄胺片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各指标(P<0.01).结论 该模型制作简便、可靠,稳定性高,可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和药物的筛选.
作者:许亚萍;伍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统一天麻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利于对各厂家相应产品进行比较,提高检验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C18(250×4.6mm)柱、phenomenex Luna 5μ CN 100A(250×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97∶0.2),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供试品溶液图谱和对照溶液图谱一致,酸、碱、氧化破坏试验均产生了有别于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杂质峰.结论 本方法能够检测出破坏试验所产生的杂质,并且主成分峰和杂质峰能够有效分离.
作者:徐晶星;承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观察伊立替康(CPT-11)对大鼠脑透析液中的组胺(H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伊立替康(CPT-11)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检测大鼠脑透析液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CPT-11对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 大鼠注射CPT-11后脑内的组胺、5-HT含量比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随着时间和药物代谢的变化,HA及5-HT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且给药后分别在162.5min、320min达到顶峰.结论 CPT-11可升高大鼠脑内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推测抗癌药CPT-11可能对中枢神经组织中HA、5-HT产生影响,单胺类神经系统可能是CPT-11作用靶点之一使之达到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
作者:曹阳;程巧鸳;卢红阳;张恒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从护理管理角度采取有效的安全用药对策.方法 选择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个科室患者病历作为观察组,建立安全用药管理考核登记表,对患者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的质量控制进行统计,对发现问题的病历及时上报护理部,科室与护理部之间及时处理解决,进行实时的监督、检查、反馈及评价.并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各个科室患者病历为对照组.结果 经过监督反馈,观察组用药安全管理质量年度评分、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涉及安全问题及患者的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采用考核反馈表对用药安全进行监督,加深了护理人员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提高了知识水平,规范安全用药行为,减少了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符杏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复方蛇黄洗液中蛇床子素和盐酸小檗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的蛇床子素和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A)、溶剂与药材的倍数(B)、超声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影响因素,并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 佳提取工艺是乙醇超声提取法,采用16倍溶剂与药材的量,85%乙醇超声1.5h,提取3次.结论 该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回收率高.
作者:孙平飞;章璐幸;王阳阳;朱桔萍;胡芳艳;常忆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烟酸的浓度,并应用到烟酸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本;色谱条件:Megres C18柱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0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3∶97,V/V),柱温:1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63nm;比格犬灌胃给药500mg烟酸缓释片.结果 线性范围为0.200~35.0μg·mL-1(r≥0.9996),检测限为50ng·mL-1,方法回收率为98.4%;烟酸缓释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 方法操作简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Beagle犬体内烟酸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赵孝蕊;冯芳;邹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几年,国内外对葛根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葛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其药源丰富,疗效好,安全范围广,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葛根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以及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赖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定位,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拓展知识及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职教理论.
作者:方文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喷司他丁纯化工艺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对喷司他丁的纯化液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提高组份含量比例.结果 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喷司他丁的HPLC组份纯度比率平均提高59%.结论 采用新的离子树脂纯化工艺对喷司他丁的纯度有明显提高,并且工艺稳定性好,重现性高,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邹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总结基层医院药剂科的持续质量管理与改进,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经验,探讨如何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对基层医院药剂科的制度、人员、药品和药学服务的持续质量改进进行阐述.结果 通过对人员与药品的各相关环节管理制度的总结与改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结论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提升药学服务价值.
作者:邹慧龙;汤晟凌;梁晓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丹参醇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 腹腔注射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小鼠致高尿酸血症,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醇提物,检测小鼠血清尿酸(SUA),尿液尿酸(UUA)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OD).结果 丹参中剂量组(DM)和低剂量组(DL)均能显著降低小鼠SUA水平,促进UUA排泄.结论 丹参醇提物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显著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
作者:刘艳;孟兆青;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