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平;赖善城;林素珍
目的 研究和探讨骨化三醇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予控制血压、血糖、改善血脂等常规治疗,骨化三醇组予常规治疗及骨化三醇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及两组的疗效差异.观测指标主要有24h尿蛋白的测定、hs-CRP以及糖化血红蛋白、Ca2+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hs-CRP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HbA1c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a2+两组间及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骨化三醇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作用,减轻患者蛋白尿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学展;许义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甘草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汞的含量.结果 汞元素在0~1.8μg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平均回收率为91.2%,RSD=1.51%.结论 本方法测定甘草中汞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度、精密度好,能满足甘草中汞含量的测定要求,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作者:徐端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联苄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结构新颖,类型多变,具有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从联苄类化合物的植物来源、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报导进行综述,为今后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寇泽琪;闫德彪;冯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2008~2010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其中格列齐特、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为一线用药.
作者:吴一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柱(4.6mm×150mm,3.5μm),流动相为0.2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18.3g,加水800mL溶解,加三乙胺8.3mL混匀后,再加十二烷基硫酸钠2.3g,振摇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2.5,加水至1000mL,摇匀)-甲醇(70:3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氨甲环酸在0.5206~2.603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0.5%(n=9).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的含量.
作者:黄小琴;吴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按随机分为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两组均观察两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周末采用PSQI、HAMD、TESS评定.以PSQI的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 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治疗后PSQI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因子分比较,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右佐匹克隆组显著低于佐匹克隆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佐匹克隆,安全性好,耐受性高.
作者:徐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将血液透析液稀释2倍,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之间.结论 该法快捷、准确、灵敏,可用于血液透析液中细菌内毒素的监测.
作者:汤秋华;林辉;张一帆;黄祥昌;费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咳嗽是常见呼吸系统症状,病理性咳嗽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损伤,应给予积极治疗.本文从中西止咳药的分类,止咳药物的选用原则,中成药止咳的优势和正确选用止咳药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止咳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庄媛;黄亦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海西经济区建设日益推进,福建医药类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在服务海西生物医药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生源问题凸显、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应该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叶雅风;何文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深海鱼油富含ω-3型功能性脂肪酸(EPA、DHA和DPA).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小试装置对深海鱼油粗产品中的药用组分进行分离,馏余液中药用组分的含量(26.5%以上)达到了某药企对药品中ω-3型脂肪酸总含量的要求(大于25%).通过研究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和刮膜器转速对馏余液中药用组分总含量和收率的影响,得到分子蒸馏分离深海鱼油粗产品中药用组分的佳工艺条件:蒸馏温度300℃,进料速率0.7L·h-1和刮膜转速300r·min-1.
作者:史晋辉;胡昕;谷高阳;胡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药立项调研工作是新药立项中的关键环节,新药的调研工作的内容繁杂众多.阐述了药品生产企业调研人员应根据确定的调研内容、调研程序、调研方法及注意事项,把握重点,过程中及时决策,提高调研准确度和调研效率,同时把立项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贯穿于整个研发过程中.
作者:麻军法;赵宗松;赵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百咳静糖浆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乙腈-0.4%醋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洗脱,柱DiamonsilC18(4.6×250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结果 橙皮苷在0.080~0.800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房华蓉;郑维兵;马骏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钾和QT间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抗精神病药提供帮助.方法 从以下4个方面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性进行探讨:①血钾异常和QT间期延长之间存在的关联性;②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钾异常和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各种药物在使用何等剂量、何等时间后易发生异常;③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④对干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评价使用何种方式更为有效.结果 血钾异常患者极易伴发QT间期延长(76.74%);齐拉西酮、氯氮平、奥氮平比利培酮、阿立哌唑更易引起血钾异常,而齐拉西酮明显较其他4种抗精神病药更易引起QT间期延长;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男性,中年患者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壮年患者.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钾和QT间期有一定影响,临床应用中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予以有效处理.
作者:何君萍;何斌;胡武昌;廖浔彦;李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天青地白水煎液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琼脂皮下注射形成肉芽肿2种致炎模型,对天青地白水煎液进行急性、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研究.结果 天青地白水煎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对小鼠肉芽肿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天青地白水煎液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作者:阮思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抽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4月~2013年2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237例进行统计和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4.22%;预防应用给药时间在术前0.5~2h的有5例(占50%),术前未用术后给药的有5例(占50%);术后用药,t<24h者7例(70%),术后用药24h<t≤48h者1例(占10%),术后用药3~7天有2例(占20%);均无联合用药现象.说明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还需规范.
作者:何芬芬;曹力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石楠藤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提高江苏省习用中药材石楠藤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PLC法,以甲醇-0.1mol·L-1乙酸铵(85:15)为流动相,在210nm处检测石楠藤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 熊果酸在0.0506~1.012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n=5);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为1.8%.齐墩果酸在在0.0534~1.068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n=5);加样回收率为98.68%,RSD为1.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重现性较好,可用于控制石楠藤的质量.
作者:吴建伟;张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心可舒片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乙腈-0.1%甲酸(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在线性范围0.0523~5.23μg·mL-1(r=0.9997)、隐丹参酮在线性范围0.0312~3.12μg·mL-1(r=0.9999)、丹参酮Ⅰ在线性范围0.0204~2.04μg·mL-1(r=0.9998)及丹参酮ⅡA在线性范围0.0617~6.17μg·mL-1(r=0.9999)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2%、99.49%、99.01%和98.98%,4种化合物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84%、0.59%、0.95%和0.78%.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心可舒片中4种脂溶性成分.
作者:余辉;何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2~5岁,1次4mg,6岁以上1次5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2~12岁1次5mg,12岁以上1次10mg,每日1次.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检索2010~2012年<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抗微生物药品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2位;静脉滴注发生率高,占67.86%;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5min内,占57.69%.
作者:高红瑾;黄晓梅;陈宇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药湿润烧伤膏(MEBO)与碘伏治疗压疮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治愈率分别为(82.35±8.36)%和(68.47±27.21)%(P<0.01);治愈时间(d)分别为16.88±6.35和19.89±3.77(P>0.05).结论 相对于碘伏治疗,湿润烧伤膏可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并缩短平均治愈时间约3d.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在临床使用时应谨慎考虑.
作者:林辉;张一帆;汤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