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IL-6、内皮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周宇;王禾;张更;秦卫军;宋斌;王福利

关键词:小儿,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应激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开腹肾上腺切除术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两种方法对患儿血IL-6、C反应蛋白水平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比较两种术式对患儿手术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开腹肾上腺切除术患儿25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儿17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IL-6、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开放手术组患儿术后血IL-6、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的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而术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后者.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与开腹肾上腺切除术相比,手术刺激小,恢复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高纯度α-亚麻酸抗血栓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从椒目中提取和纯化获得的高纯度α-亚麻酸的抗血栓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和大鼠在体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等模型,分别观察试药对血小板在动-静脉旁路中丝线上的沉积、肺动脉栓塞小鼠的死亡率、体外血小板聚集和出凝血时间等指标.结果:1.50mg/kg,100mg/kg和250mg/kg高纯度α-亚麻酸及混合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1/1)给小鼠灌胃治疗10天,显著延长出、凝血时间(P<0.01);明显降低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性肺动脉栓塞小鼠的死亡率(P<0.01).2、35 mg/kg,70 mg/kg和175 mg/kg高纯度α-亚麻酸及混合不饱和脂肪酸给大鼠灌胃治疗10天,明显抑制血小板在动-静脉旁路中丝线上的沉积(P<0.01)和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P<0.01).结论:从椒目中提纯的高纯度α-亚麻酸,作为一种木本油脂新的药用资源和其混合不饱和脂肪酸均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药理作用,并具有一定量效关系;同时还发现,当α-亚麻酸/亚油酸=1/1时,其抗血栓药理活性优于同剂量高纯度的α-亚麻酸.

    作者:杨倩;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孙纪元;缪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流后子宫收缩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后对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及活动力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血立停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大剂量血立停组,小剂量血立停组,催产素组,止血敏组.于妊娠第7天,开始相应处理,妊娠第14天分别监测以下指标后处死: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收缩幅度、收缩频率.结果:大剂量血立停可明显增强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活动力、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立停胶囊可增强大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从而起到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旭晔;段水竹;张永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glmU基因敲除后对分枝杆菌细胞壁中聚糖影响的初步分析

    应用已构建的glmU基因敲除的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实验模型,对细胞壁中的聚糖的组成成份和结构进行分析.气相色谱与高效液相Dionex的结果共同说明了在mc2155 glmU KOT菌株的细胞壁内,当缺失活性GlmU时,阿拉伯糖含量增加,且其增加是来自于具有分支的阿拉伯糖末端的增多.此结果将能更进一步地认识GlmU的功能以及当GlmU功能异常时对细菌造成的影响,这些都将为研究以GlmU为靶位点的药物对细菌的影响提供实验支持.

    作者:张文利;辛毅;张健;史丽滨;马郁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香紫苏叶片表面微区元素成分分析研究

    目的:对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香紫苏叶片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叶片表面的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方法:利用Quanta 200扫描电镜对香紫苏叶片表面进行观察,利用EDAX-9l00能谱仪对选定区域进行元素种类和含量的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结果:香紫苏叶片表面被覆大量表皮毛,且香紫苏叶片表皮毛中的C、O和K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他元素分布则比较均匀.结论:电子探针可以快速对叶片表面特定区域以及特殊结构进行元素种类和含量分析.

    作者:陈兆波;甘露;朱玉梅;余龙江;栗茂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NCTC11637外膜蛋白36ku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对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36ku(OMP36)外膜蛋白进行基因克隆表达,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培养H. pylori菌株NCTC11637,采用酚:氯仿抽提和纯化基因组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并以该基因组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断.将目的基因和PET32a(+)同时经Hind Ⅲ和Kpn Ⅰ双酶切,纯化,连接后,转化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断为987bp,与GenBank公布的H.pylori 26695、ATCC43504及J99序列相比较,同源性高达94%-96%,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9%,GenBank登录号059968.结论:成功克隆了H.pylori36ku的外膜蛋白的编码基因,其表达产物OMP36有望成为新的Hp疫苗候选分子,为H.pylori疫苗的研制和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郝渭滨;邵世和;王华;鞠小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

    胰岛素抵抗(IR)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与脂肪代谢紊乱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它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研究中关于瘦素及瘦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关系中的作用是研究比较多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的发生机制及瘦素、瘦素抵抗在其中的催化作用.

    作者:李萍;傅晓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儿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IL-6、内皮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儿开腹肾上腺切除术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两种方法对患儿血IL-6、C反应蛋白水平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比较两种术式对患儿手术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开腹肾上腺切除术患儿25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儿17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IL-6、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开放手术组患儿术后血IL-6、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的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而术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后者.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与开腹肾上腺切除术相比,手术刺激小,恢复快.

    作者:周宇;王禾;张更;秦卫军;宋斌;王福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及诊治

    颧骨颧弓骨折是常见的面中部骨折之一,迄今为止,在其分类及诊治的选择上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目前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及诊治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勇;刘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关系研究——258例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例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8例NIDA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其中的31例中重度ADHD.结果:本组NIDA患儿病因主要为未及时添加富铁辅食、饮食结构不合理、消化道疾病、鼻衄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对患者进行病因治疗以及服用生血宁片;ADHD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行为冲动等,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NIDA的患儿ADHD的发病率较正常儿童为高.结论:NIDA与ADHD的关系密切.

    作者:施卫萍;季加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目的: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卵黄抗体并考察其活性.方法:采用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产蛋母鸡,通过水稀释法、硫酸铵和硫酸钠盐析及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抗体.抗体效价测定及体外抑菌试验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液体培养基比浊法.结果:纯化所得抗体纯度达95.10%,回收率为20.08%.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效价高可达1:6400.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抗体抑菌活随IgY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特异性IgY的浓度为10mg/ml时,能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结论:抗体制备及纯化所述方法简便、可行,所制抗体具有特异性和抑菌活性.

    作者:郭洁;甄宇红;李小宇;王宇;金礼吉;徐永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鱼类三叉神经节的形态及神经节细胞的分布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节的形态结构及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方法:用罗非鱼,进行40 g/L甲醛灌注固定,观察三叉神经节的位置及分支分布,取三叉神经节,根及分支进行连续切片制作三维立体图像,观察神经节细胞的分布.结果:①三叉神经根在菱脑高度进出脑.②三叉神经节位于眼眶与颅腔之间的骨组织中.③从神经节发出的第一支(眼神经)通过眼眶的背侧分布于吻侧部,第二支(上颌神经)通过眼眶的腹侧分布于上颌部,第三支(下颌神经)通过眼眶的腹侧分布于下颌部.④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背腹方向排列的一群细胞团.结论:罗非鱼三叉神经节是独立存在的,与其它鱼类的神经节有明显差异.

    作者:古丽尼沙·克力木;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绞股蓝对电休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有实验证明其具有增强学习记忆的功能.本实验主要验证绞股蓝对电休克法造成的SD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实验方法分为四个过程:①建立大鼠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②采用电休克的方法破坏大鼠的记忆,建立记忆遗忘的大鼠模型;③把记忆遗忘的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2.5%绞股蓝提取物的溶液和O.9%生理盐水(每天每只8ml/100g)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灌胃饲养8天;④观察测试大鼠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用Y型迷宫模型测试出记忆错误次数、正确率、测试总时间和主动回避次数等参考指标.结果表明绞股蓝组与对照组相比,错误次数较少,正确率较高,测试总时间较短,主动回避次数较多.由此证明绞股蓝对SD大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郑新铃;徐陶;谢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鼠Otos基因RNA干扰质粒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其基因Otos的RNA干扰质粒载体,为研究Otospiralin在内耳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GenBank中查到大鼠Otos基因的序列,输入到相应的设计软件中,以此设计引物序列,经过PCR扩增,酶切后,克隆于pAVU6+27载体并行酶切鉴定.结果:构建的鼠Otos shRNA载体经过测序鉴定,所得和预期相符.结论:重组质粒pAVU6+27-Otos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卓贤露;鲁立;张学渊;姜振东;袁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补肾健脾化瘀法增强rHuEPO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法联合基因重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寻找进一步提高常规剂量的rHuEPO治疗恶性肿瘤贫血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将55例气血两虚型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研究组给予补肾健脾方联合常规剂量的rHuEPO,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剂量的rHuEPO.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日、28日、42日、56日时的血红蛋白(Hb)值,观察患者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Hb、QO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上升,研究组治疗贫血的有效率69.23%,而对照组为41.38%,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X2=4.29,p=0.04);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比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并且在神疲气短、头晕眼花、纳呆消瘦等症状改善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法联合常规剂量的rHuEPO与单用rHuEPO相比,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有进一步提高,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比例较低,且贫血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表现出中医药疗法的优势,为化疗按时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陆崇;刘魁凤;曾小烈;温宗秋;舒阳春;莫贤毅;丁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利用基因芯片数据挖掘宫颈癌相关基因的EST片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数据,探讨宫颈癌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挖掘肿瘤相关基因EST片段,探索恶性肿瘤标志物,为肿瘤防治找到新的有效手段.方法: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获得GSM99077基因芯片数据,利用该数据筛选出宫颈癌相关基因的EST片段;然后通过NCBI中的在线BLAST软件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同源序列,对这些同源序列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找到与肿瘤的相关性.结果:共发现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表达EST共127条,其中上调的106条,下调的11条,这些差异表达EST的同源序列的转录产物参与转录、翻译、细胞增殖分裂及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结论:基因芯片能有效、高通量地获取生物内在信息,通过对基因芯片数据再挖掘,可发现宫颈癌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共同作用.

    作者:陈数珍;马文丽;郑文岭;商涛;廖之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附近骨肉瘤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附近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附近骨肉瘤采用新辅助化疗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所有病例均进行肿瘤细胞坏死率、5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38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坏死率平均95.8%;随访6-9 年,38例患者中5年内肿瘤局部复发12例(31.6%),5年后生存31例(81.6%),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2.1%.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附近骨肉瘤可有效提高骨肉瘤5年生存率,保存惠肢功能,是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彭伟秋;张湘生;李永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频率对牵张区成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频率的作用下新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筛选出佳牵张频率.方法:选用16只3月龄的幼年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第1组为对照组,分别对第2、3、4组动物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后进行牵张,第2组牵张频率为2次/天,第3组牵张频率为4次/天,第4组牵张频率为6次/天,于完成牵张后4周时分别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和对照组右下颌骨颏孔区骨组织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牵张组牵张区新生骨组织中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次/天牵张组和4次/天牵张组牵张区中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2次/天牵张组,但6次/天牵张组和4次/天牵张组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随着牵张频率的增加,牵张区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可能术后成骨效果更佳.

    作者:龙洁;郑晓辉;田卫东;汤炜;樊瑜波;刘磊;林云锋;王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黄牡丹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对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大黄牡丹汤治疗,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DAI评分、结肠组织学变化.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大黄牡丹汤对TNBS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评分有改善作用、并能缓解结肠局部的炎症,可降低血清中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的水平.结论:大黄牡丹汤具有一定地防治TNBS所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有关.

    作者:王青;周成梅;周联;曹柳英;梁瑞燕;王培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本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Proquest-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目录指南(U IPD)收录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容易获得、容易体外培养增殖、长期培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抗原性小、组织修复能力强等特征,使之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并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学为组织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并将此领域扩展到细胞替代治疗、支持造血、基因治疗等更多方面.

    作者:韩京;冉新泽;艾国平;粟永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厅

主办: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