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进展

汤飒爽;刘睿;陈洁

关键词:妊娠期, 阴道病, 细菌性
摘要:细菌性阴道病(BV)属于阴道分泌物紊乱综合征,是由较高浓度的特征性需氧菌和厌氧菌替代了正常的乳杆菌引起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高,可引起早产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国际上对于筛查和治疗妊娠期BV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对BV的阴道内环境菌群及微生态平衡与失衡、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以对BV有更深的认识,减少BV诱发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或流产、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产后感染等妇产科疾病,保障妇女身体健康以及优生优育具有一定意义.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头孢唑肟不良反应分析

    通过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2009-2011年近3年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20例头孢唑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头孢唑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近些年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点.

    作者:谢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浅析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只有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并加强监管才能发挥其大作用.

    作者:姚田华;毛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毛蕊花糖苷对新生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毛蕊花糖苷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制备新生大鼠颅骨ROB细胞,MTT法测定ROB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测定ROB细胞内ALP活性,以细胞的增殖率和ALP活性作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毛蕊花糖苷对ROB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响.结果 1×10-7~1×10-9mol?L-1的毛蕊花糖苷对ROB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且终浓度为1×10-7mol?L-1的毛蕊花糖苷在作用72h后能显著提高ROB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毛蕊花糖苷能显著的促进RO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陈微娜;李飞;朱盼盼;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

    目的建立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计)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欧前胡素在6.0~6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3.6%,RSD=2.48%(n=6);异欧前胡素在4.0~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0.4%,RSD=1.5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建;方国英;黄亦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软骨基质代谢的作用及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①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并用X片论证造模是否成功.②将造模后的兔子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2),分别予生理盐水和川芎嗪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后4、8、12周各处死4只兔子取膝关节软骨,测定软骨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①造模后12周,X片见兔右膝关节关节间隙不对称、软骨下硬化,但无明显骨质增生表现,属于OA早期表现.②治疗组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治疗的延长而增加,对照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两组间各个时期羟脯胺酸的含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说明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具有促进软骨基质胶原蛋白生长,抑制关节退变的作用.

    作者:吕存贤;吴永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潘立酮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建立了HPLC-FLD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多潘立酮的浓度.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片及参比片后,Cmax分别为(24.60±11.60)和(26.82±10.94)ng?mL-1,tmax分别为(0.7±0.4)和(0.7±0.5)h,AUC0~∞分别为(107.2±49.09)和(106.52±44.67)ng/(h?mL).受试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0±32.4)%,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华之非;金祥飞;沈卫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与果糖二磷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介绍阿洛西林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提醒护理人员在摆药时应将这两种药错开.

    作者:金碧霞;黄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基层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现况

    运用六西格玛的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步方法,来探讨改进我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流程.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后,能有效地降低药品供应的缺陷率(由6.58%降到0.58%),Z值从改进前的3.1提高到4.1,药库的工作质量满意度提高.六西格玛法是衡量流程改进的方法学,也能提高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哲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1醋酸铵(50∶50),在290nm波长处检测,流速0.8mL?min-1,柱温40℃.结果 桂皮醛在0.523~2.6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0.95%(n=6).测得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为8.10μg?mL-1.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作者:蔡素华;温预关;莫玉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金嗓散结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金嗓散结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VP-OD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1;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丹参酮ⅡA在0.37μg?mL-1~36.7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1.7%;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齐雅雯;姜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有关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显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反应分析,蛋白质重组以及基因分析等技术,陆续了解了许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本文中,利用新霉素、布替罗星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功能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我们对有关2-脱氧链霉胺(2DO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未知功能酶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类药物复杂的生物合成机制.

    作者:黄建峰;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连凝胶剂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凝胶剂中小檗碱的经皮渗透性.方法把小鼠离体皮肤夹在Franz扩散池供给室和接收池间做经皮渗透试验.结果 小檗碱从凝胶中扩散出,并穿过皮肤渗透到接收池中,渗透动力学符合Higuchi函数方程,渗透速率J为58.98(μg?cm-2?h-1).结论 黄连凝胶剂中的小檗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将黄连提取液制成凝胶剂皮肤给药,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皮炎等疾病,故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林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通量筛选方法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酶作为经济、环保的生物催化剂已经越来越受到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重视,与此同时,高通量筛选方法(HTS)作为酶定向进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系列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使得酶的筛选更加灵敏、高效、快捷,大量的能够适用于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工程酶也相继产生.综述了近期建立的一些高通量筛选方法,简要概述了各种筛选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高通量筛选方法将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作者:周琼;祝玲;詹冰津;池丽影;张君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枟中国药典枠2010 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1]进行试验,用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对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稀释至2.5mg·mL - 1,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林瑞来;郑建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07~2010年105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收集我院2007~2010年报告的105例严重ADR/ADE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严重ADR/ADE例/次多的是抗菌药物,占37.09%;静脉给药方式的有82例,占78.09%.

    作者:杨春琳;卢浙文;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的研究概况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还为其恶性转移提供必要条件;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肿瘤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发现许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特性,从而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新的药物来源.本文综述了一些得到为广泛研究的几种苯丙素类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归纳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

    作者:张福华;吴国欣;何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品生产企业推行新版GMP的有关问题和对策

    本文简要阐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在推行新版GMP过程中,针对企业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作者:苏忠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 米非司酮在1.0979~43.916μ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米非司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浆白蛋白(Alb)、CRP,记录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 66例患者中42例(占63.9%)CRP升高为CRP增高组,22例(占36.1%)CRP正常为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对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工作流程中的作用

    通过和以前工作流程相比较,不断改进适合药物静脉调配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先进的工艺流程能减少差错的发生,节省调配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扩大药学服务范围,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马全武;张立成;陈晶;何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