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祝玲;詹冰津;池丽影;张君玲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滴通鼻炎水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3.9×150mm),柱温为2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浓度为20.8μg?mL-1~10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3%,相对偏差RSD为0.80%(n=9).结论 本法分离度好,前处理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允剑;雷凯琴;王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CNP组应用专家组制定的CNP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CNP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方法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SEC)测定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方法采用依利特色谱柱(填料:Sephadex G-10;尺寸:10.0mm×300mm);流动相A为pH 7.0的0.05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的磷酸氢二钠溶液-0.05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0μL;以头孢噻肟对照品为替代对照品进行测定,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头孢噻肟的线性范围为1.03μg?mL-1~10.29μg?mL-1(r=0.9999),定量限为1×10-3mg?mL-1,重复性良好(RSD为0.44%,n=5);供试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mg?mL-1~46mg?mL-1(r=0.9997),重复性良好(RSD为2.76%,n=5).结论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头孢克洛和聚合物,可用于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的检验.
作者:王雅立;王勇忠;蔡声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咳喘平合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d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6∶9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7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1008~0.50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盐酸伪麻黄碱在0.1015~0.507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1%.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咳喘平合剂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大黄炮制方法对饮片贮藏过程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3种大黄饮片1~12个月贮藏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中的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变化.结果 5种蒽醌类成分在贮存过程中都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下降尤为明显.不同饮片中,熟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较小,酒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下降明显.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饮片贮藏过程中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同,虽然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蒽醌类成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以熟大黄变化小,酒大黄变化为明显.
作者:邬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多元维生素片中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1].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两相流动相按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流动相B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50∶5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4nm.结果 峰面积与含量有良好的线性(r=0.99999);准确度好,回收率高(=95.0%,RSD=2.05%);精密度高(=1.55).结论 本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线性范围测试,准确度(回收率)测试,专一性测试和精密度测试的结果符合验证方案.
作者:孙(龙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收集我院2007~2010年报告的105例严重ADR/ADE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严重ADR/ADE例/次多的是抗菌药物,占37.09%;静脉给药方式的有82例,占78.09%.
作者:杨春琳;卢浙文;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软骨基质代谢的作用及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①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并用X片论证造模是否成功.②将造模后的兔子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2),分别予生理盐水和川芎嗪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后4、8、12周各处死4只兔子取膝关节软骨,测定软骨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①造模后12周,X片见兔右膝关节关节间隙不对称、软骨下硬化,但无明显骨质增生表现,属于OA早期表现.②治疗组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治疗的延长而增加,对照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两组间各个时期羟脯胺酸的含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说明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具有促进软骨基质胶原蛋白生长,抑制关节退变的作用.
作者:吕存贤;吴永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还为其恶性转移提供必要条件;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肿瘤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发现许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特性,从而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新的药物来源.本文综述了一些得到为广泛研究的几种苯丙素类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归纳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
作者:张福华;吴国欣;何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简要阐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在推行新版GMP过程中,针对企业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作者:苏忠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l,PGE1)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组织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mL+阿拓莫兰0.2g+门冬氨酸钾镁30mL分别加入5%GNS 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 100μg+10%GS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对肝组织PLGF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8.13%和69.57%,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PLGF蛋白和mRNA值分别为57.48±13.56、12.59±5.78和0.318±0.072、0.157±0.024,57.21±14.48、42.35±7.59和0.314±0.069、0.219±0.047,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GE1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可能与PGE1可减少肝组织PL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刚;陈金春;付荣权;马志全;陈海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计)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欧前胡素在6.0~6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3.6%,RSD=2.48%(n=6);异欧前胡素在4.0~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0.4%,RSD=1.5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建;方国英;黄亦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医院2009~2010年上报的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60岁者发生ADR比例高(占36.05%);涉及药物品种12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占40.70%).
作者:许慧清;吕新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我院2008~2011年8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7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理作用、年龄、性别、剂型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
作者:钱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酶作为经济、环保的生物催化剂已经越来越受到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重视,与此同时,高通量筛选方法(HTS)作为酶定向进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系列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使得酶的筛选更加灵敏、高效、快捷,大量的能够适用于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工程酶也相继产生.综述了近期建立的一些高通量筛选方法,简要概述了各种筛选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高通量筛选方法将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作者:周琼;祝玲;詹冰津;池丽影;张君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目前强的祛痰药,近几年来在国内广泛使用,临床使用以来,除了少数皮疹[1]、关节肿痛[2]及胃部灼热报道外,也发生了多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3].本文对我院使用过程出现的3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黎水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只有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并加强监管才能发挥其大作用.
作者:姚田华;毛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随着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即将颁布与实施,如何做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查督促,规范与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病历书写与管理,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军;王长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 米非司酮在1.0979~43.916μ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米非司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针对检验工作常发现的土大黄混充作大黄的情况,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质量标准进行探讨,并根据经验提炼出两者的快速鉴别要点,采用药材荧光法检查大黄药材及饮片断面有无土大黄苷荧光,样品无需前处理,快速灵敏,容易掌握.同时,土大黄苷检查项建议用薄层色谱法,以土大黄苷为对照,可以较纸色谱法更容易判断实验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鉴别大黄真伪,监测药材及饮片质量,使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作者:卢智玲;宋旭峰;殷红妹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