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立;王勇忠;蔡声光
本文简要阐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在推行新版GMP过程中,针对企业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作者:苏忠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和以前工作流程相比较,不断改进适合药物静脉调配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先进的工艺流程能减少差错的发生,节省调配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扩大药学服务范围,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马全武;张立成;陈晶;何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神农颈痛灵软膏的乳化工艺.方法 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法,分别对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乳化方式三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采用油相、水相分开乳化的方法,在80℃温度下乳化5min为佳条件.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倪立坚;严锦贤;王典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别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方法.方法 收集8种常见头孢菌素类粉针,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处理和判别分析.结果 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可有效的对8种头孢类粉针进行识别.结论 NIRS可以实现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无损快速判别,为头孢类粉针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参考方法.
作者:王海敏;尹玲;梁晓燕;李振山;耿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金嗓散结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VP-OD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1;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丹参酮ⅡA在0.37μg?mL-1~36.7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1.7%;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齐雅雯;姜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计)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欧前胡素在6.0~6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3.6%,RSD=2.48%(n=6);异欧前胡素在4.0~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0.4%,RSD=1.5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建;方国英;黄亦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2009-2011年近3年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20例头孢唑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头孢唑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近些年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点.
作者:谢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和2005年版<药品标准操作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确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用2个厂家鲎试剂对3个批次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浓度稀释到0.05mg?mL-1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翁一玲;李鸣;陈松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医院2009~2010年上报的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60岁者发生ADR比例高(占36.05%);涉及药物品种12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占40.70%).
作者:许慧清;吕新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酶作为经济、环保的生物催化剂已经越来越受到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重视,与此同时,高通量筛选方法(HTS)作为酶定向进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系列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使得酶的筛选更加灵敏、高效、快捷,大量的能够适用于工业以及医药领域的工程酶也相继产生.综述了近期建立的一些高通量筛选方法,简要概述了各种筛选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高通量筛选方法将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作者:周琼;祝玲;詹冰津;池丽影;张君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咳喘平合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d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6∶9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7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1008~0.50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盐酸伪麻黄碱在0.1015~0.507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1%.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咳喘平合剂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浆白蛋白(Alb)、CRP,记录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 66例患者中42例(占63.9%)CRP升高为CRP增高组,22例(占36.1%)CRP正常为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对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1醋酸铵(50∶50),在290nm波长处检测,流速0.8mL?min-1,柱温40℃.结果 桂皮醛在0.523~2.6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0.95%(n=6).测得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为8.10μg?mL-1.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作者:蔡素华;温预关;莫玉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水提工艺进行考察.方法 以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加12倍水,回流提取2h为较佳的单因素水平.结论加水倍量与提取时间水平的确定,为进一步正交试验优化当归芍药散提取工艺提供基础.
作者:杜星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 米非司酮在1.0979~43.916μ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米非司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LC-MS法检测大鼠血中的甲苯磺丁脲的方法.方法 Agilent Zoxbax SB-C18色谱柱,30℃柱温;流动相: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使用SIM测定甲苯磺丁脲,卡马西平(内标)m/z 237,采用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甲苯磺丁脲在10~10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日内精密度RSD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回收率均大于80%.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且操作简单,达到生物样本分析的要求.
作者:黄爱芳;王盈盈;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细菌性阴道病(BV)属于阴道分泌物紊乱综合征,是由较高浓度的特征性需氧菌和厌氧菌替代了正常的乳杆菌引起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高,可引起早产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国际上对于筛查和治疗妊娠期BV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对BV的阴道内环境菌群及微生态平衡与失衡、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以对BV有更深的认识,减少BV诱发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或流产、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产后感染等妇产科疾病,保障妇女身体健康以及优生优育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汤飒爽;刘睿;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只有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并加强监管才能发挥其大作用.
作者:姚田华;毛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提交上报的ADR报告表.采用Excel软件,依照ADR报告表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顾会芬;应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观察黄癸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黄癸素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和联合指数(CI值)判断药物协同作用效果;应用westem印迹法分析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二药单用比较,黄癸素联用5氟尿嘧啶对Acc-3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显著,IC50显著降低,二药联用对癌细胞株的CI值均小于1,表现为较显著的协同效果.同时可观察到细胞核P53表达显著下降,该结果可能与二药在作用机制方面的协同有关.
作者:王希;林菁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