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头孢唑肟不良反应分析

谢芳

关键词:头孢唑肟, 不良反应
摘要:通过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2009-2011年近3年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20例头孢唑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头孢唑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近些年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点.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癸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影响

    观察黄癸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黄癸素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和联合指数(CI值)判断药物协同作用效果;应用westem印迹法分析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二药单用比较,黄癸素联用5氟尿嘧啶对Acc-3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显著,IC50显著降低,二药联用对癌细胞株的CI值均小于1,表现为较显著的协同效果.同时可观察到细胞核P53表达显著下降,该结果可能与二药在作用机制方面的协同有关.

    作者:王希;林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的含量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SEC)测定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方法采用依利特色谱柱(填料:Sephadex G-10;尺寸:10.0mm×300mm);流动相A为pH 7.0的0.05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的磷酸氢二钠溶液-0.05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0μL;以头孢噻肟对照品为替代对照品进行测定,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头孢噻肟的线性范围为1.03μg?mL-1~10.29μg?mL-1(r=0.9999),定量限为1×10-3mg?mL-1,重复性良好(RSD为0.44%,n=5);供试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mg?mL-1~46mg?mL-1(r=0.9997),重复性良好(RSD为2.76%,n=5).结论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头孢克洛和聚合物,可用于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的检验.

    作者:王雅立;王勇忠;蔡声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规范病历书写与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 随着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即将颁布与实施,如何做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查督促,规范与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病历书写与管理,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军;王长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例头孢唑肟不良反应分析

    通过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2009-2011年近3年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20例头孢唑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头孢唑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近些年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点.

    作者:谢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浆白蛋白(Alb)、CRP,记录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 66例患者中42例(占63.9%)CRP升高为CRP增高组,22例(占36.1%)CRP正常为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对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 米非司酮在1.0979~43.916μ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米非司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276例分析

    对我院2008~2011年8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7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理作用、年龄、性别、剂型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

    作者:钱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的研究概况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还为其恶性转移提供必要条件;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肿瘤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发现许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特性,从而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新的药物来源.本文综述了一些得到为广泛研究的几种苯丙素类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归纳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

    作者:张福华;吴国欣;何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8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对医院2009~2010年上报的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60岁者发生ADR比例高(占36.05%);涉及药物品种12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占40.70%).

    作者:许慧清;吕新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快速鉴别大黄、土大黄的探讨

    针对检验工作常发现的土大黄混充作大黄的情况,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质量标准进行探讨,并根据经验提炼出两者的快速鉴别要点,采用药材荧光法检查大黄药材及饮片断面有无土大黄苷荧光,样品无需前处理,快速灵敏,容易掌握.同时,土大黄苷检查项建议用薄层色谱法,以土大黄苷为对照,可以较纸色谱法更容易判断实验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鉴别大黄真伪,监测药材及饮片质量,使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作者:卢智玲;宋旭峰;殷红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1醋酸铵(50∶50),在290nm波长处检测,流速0.8mL?min-1,柱温40℃.结果 桂皮醛在0.523~2.6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0.95%(n=6).测得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为8.10μg?mL-1.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加味苓桂术甘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作者:蔡素华;温预关;莫玉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C-MS法检测大鼠血中甲苯磺丁脲含量

    目的建立用LC-MS法检测大鼠血中的甲苯磺丁脲的方法.方法 Agilent Zoxbax SB-C18色谱柱,30℃柱温;流动相: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使用SIM测定甲苯磺丁脲,卡马西平(内标)m/z 237,采用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甲苯磺丁脲在10~10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日内精密度RSD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回收率均大于80%.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且操作简单,达到生物样本分析的要求.

    作者:黄爱芳;王盈盈;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潘立酮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建立了HPLC-FLD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多潘立酮的浓度.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片及参比片后,Cmax分别为(24.60±11.60)和(26.82±10.94)ng?mL-1,tmax分别为(0.7±0.4)和(0.7±0.5)h,AUC0~∞分别为(107.2±49.09)和(106.52±44.67)ng/(h?mL).受试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0±32.4)%,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华之非;金祥飞;沈卫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CNP组应用专家组制定的CNP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CNP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方法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无损鉴别头孢菌素类粉针剂

    目的利用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别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方法.方法 收集8种常见头孢菌素类粉针,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处理和判别分析.结果 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可有效的对8种头孢类粉针进行识别.结论 NIRS可以实现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无损快速判别,为头孢类粉针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参考方法.

    作者:王海敏;尹玲;梁晓燕;李振山;耿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

    目的建立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计)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欧前胡素在6.0~6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3.6%,RSD=2.48%(n=6);异欧前胡素在4.0~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0.4%,RSD=1.5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建;方国英;黄亦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水提工艺考察研究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水提工艺进行考察.方法 以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加12倍水,回流提取2h为较佳的单因素水平.结论加水倍量与提取时间水平的确定,为进一步正交试验优化当归芍药散提取工艺提供基础.

    作者:杜星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金嗓散结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金嗓散结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VP-OD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1;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丹参酮ⅡA在0.37μg?mL-1~36.7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1.7%;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齐雅雯;姜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有关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显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反应分析,蛋白质重组以及基因分析等技术,陆续了解了许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本文中,利用新霉素、布替罗星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功能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我们对有关2-脱氧链霉胺(2DO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未知功能酶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类药物复杂的生物合成机制.

    作者:黄建峰;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连凝胶剂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凝胶剂中小檗碱的经皮渗透性.方法把小鼠离体皮肤夹在Franz扩散池供给室和接收池间做经皮渗透试验.结果 小檗碱从凝胶中扩散出,并穿过皮肤渗透到接收池中,渗透动力学符合Higuchi函数方程,渗透速率J为58.98(μg?cm-2?h-1).结论 黄连凝胶剂中的小檗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将黄连提取液制成凝胶剂皮肤给药,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皮炎等疾病,故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林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