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例

黎水娟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不良反应
摘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目前强的祛痰药,近几年来在国内广泛使用,临床使用以来,除了少数皮疹[1]、关节肿痛[2]及胃部灼热报道外,也发生了多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3].本文对我院使用过程出现的3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龙炮制工艺探讨

    对地龙古今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工艺及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地龙炮制工艺的合理性.

    作者:王碧琼;陆维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连凝胶剂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凝胶剂中小檗碱的经皮渗透性.方法把小鼠离体皮肤夹在Franz扩散池供给室和接收池间做经皮渗透试验.结果 小檗碱从凝胶中扩散出,并穿过皮肤渗透到接收池中,渗透动力学符合Higuchi函数方程,渗透速率J为58.98(μg?cm-2?h-1).结论 黄连凝胶剂中的小檗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将黄连提取液制成凝胶剂皮肤给药,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皮炎等疾病,故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林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枟中国药典枠2010 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1]进行试验,用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对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稀释至2.5mg·mL - 1,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林瑞来;郑建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例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目前强的祛痰药,近几年来在国内广泛使用,临床使用以来,除了少数皮疹[1]、关节肿痛[2]及胃部灼热报道外,也发生了多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3].本文对我院使用过程出现的3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黎水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 米非司酮在1.0979~43.916μ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米非司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规范病历书写与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 随着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即将颁布与实施,如何做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查督促,规范与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病历书写与管理,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军;王长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276例分析

    对我院2008~2011年8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7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理作用、年龄、性别、剂型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

    作者:钱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V)属于阴道分泌物紊乱综合征,是由较高浓度的特征性需氧菌和厌氧菌替代了正常的乳杆菌引起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高,可引起早产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国际上对于筛查和治疗妊娠期BV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对BV的阴道内环境菌群及微生态平衡与失衡、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以对BV有更深的认识,减少BV诱发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或流产、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产后感染等妇产科疾病,保障妇女身体健康以及优生优育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汤飒爽;刘睿;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软骨基质代谢的作用及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①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并用X片论证造模是否成功.②将造模后的兔子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2),分别予生理盐水和川芎嗪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后4、8、12周各处死4只兔子取膝关节软骨,测定软骨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①造模后12周,X片见兔右膝关节关节间隙不对称、软骨下硬化,但无明显骨质增生表现,属于OA早期表现.②治疗组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治疗的延长而增加,对照组羟脯胺酸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两组间各个时期羟脯胺酸的含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说明川芎嗪关节内注射具有促进软骨基质胶原蛋白生长,抑制关节退变的作用.

    作者:吕存贤;吴永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CNP组应用专家组制定的CNP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CNP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方法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水提工艺考察研究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水提工艺进行考察.方法 以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加12倍水,回流提取2h为较佳的单因素水平.结论加水倍量与提取时间水平的确定,为进一步正交试验优化当归芍药散提取工艺提供基础.

    作者:杜星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毛蕊花糖苷对新生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毛蕊花糖苷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制备新生大鼠颅骨ROB细胞,MTT法测定ROB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测定ROB细胞内ALP活性,以细胞的增殖率和ALP活性作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毛蕊花糖苷对ROB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响.结果 1×10-7~1×10-9mol?L-1的毛蕊花糖苷对ROB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且终浓度为1×10-7mol?L-1的毛蕊花糖苷在作用72h后能显著提高ROB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毛蕊花糖苷能显著的促进RO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陈微娜;李飞;朱盼盼;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的含量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SEC)测定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方法采用依利特色谱柱(填料:Sephadex G-10;尺寸:10.0mm×300mm);流动相A为pH 7.0的0.05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的磷酸氢二钠溶液-0.05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0μL;以头孢噻肟对照品为替代对照品进行测定,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头孢噻肟的线性范围为1.03μg?mL-1~10.29μg?mL-1(r=0.9999),定量限为1×10-3mg?mL-1,重复性良好(RSD为0.44%,n=5);供试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mg?mL-1~46mg?mL-1(r=0.9997),重复性良好(RSD为2.76%,n=5).结论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头孢克洛和聚合物,可用于头孢克洛胶囊聚合物的检验.

    作者:王雅立;王勇忠;蔡声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肝组织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l,PGE1)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组织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mL+阿拓莫兰0.2g+门冬氨酸钾镁30mL分别加入5%GNS 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 100μg+10%GS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对肝组织PLGF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8.13%和69.57%,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PLGF蛋白和mRNA值分别为57.48±13.56、12.59±5.78和0.318±0.072、0.157±0.024,57.21±14.48、42.35±7.59和0.314±0.069、0.219±0.047,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GE1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可能与PGE1可减少肝组织PL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刚;陈金春;付荣权;马志全;陈海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强病区药品管理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探讨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作用.方法对我院病区药柜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其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病区中药柜药品管理是药品管理的后一个安全问题,对病区中药柜药品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保障用药安全及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妈富隆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妈富隆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 对61例青春期功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妈富隆与达英-35两组药物控制出血、止血、调经效果、及副反应、药品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妈富隆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96.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79与2.10.结论 妈富隆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方法简便,安全性好,疗效显著;且妈富隆的成本-效果优于达英-35.

    作者:应建波;杨秀萍;冯益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浅析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只有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并加强监管才能发挥其大作用.

    作者:姚田华;毛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无损鉴别头孢菌素类粉针剂

    目的利用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别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方法.方法 收集8种常见头孢菌素类粉针,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处理和判别分析.结果 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可有效的对8种头孢类粉针进行识别.结论 NIRS可以实现头孢菌素类粉针剂的无损快速判别,为头孢类粉针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参考方法.

    作者:王海敏;尹玲;梁晓燕;李振山;耿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有关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显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反应分析,蛋白质重组以及基因分析等技术,陆续了解了许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本文中,利用新霉素、布替罗星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酶功能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我们对有关2-脱氧链霉胺(2DO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未知功能酶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类药物复杂的生物合成机制.

    作者:黄建峰;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浆白蛋白(Alb)、CRP,记录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 66例患者中42例(占63.9%)CRP升高为CRP增高组,22例(占36.1%)CRP正常为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对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