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李云送;陈瑶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重点药物, 统计, 合理用药
摘要:对我院收集到得288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诊疗活动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例高,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其次为妇产科用药.ADR以皮肤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ALT、AST及TNF-α、肝匀浆SOD、MDA,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虎杖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灵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逆汤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 对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干粉得率和含水量为指标,对影响四逆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中加入的辅料为15%环糊精(β-CD),即浸膏相对密度1.10,进风温度160℃,雾化压力500L· h-1,流速2.8mL·min-1.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实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程巧鸳;蔡鑫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50只18~22g清洁级ICR近交系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0.10g·kg-1BW、0.20g·kg-1 BW、0.60 g·kg-1 BW 3个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7天后,乙醇模型组和0.10 g·kg-1 BW、0.20 g·kg-1 BW、0.60 g·kg-1BW 3个剂量组每天在给予样品4小时后给予30%乙醇,按10mL·kg-1体重给予染毒,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动物称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BIL、LDL、CHO,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血清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低于乙醇模型对照组,其中0.10 g·kg-1 BW、0.20 g·kg-1 BW剂量组血清CHO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0.20 g·kg-1 BW、0.60 g·kg-1 BW剂量组血清TBIL值与乙醇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动物肝损伤程度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作者:郑丽红;陈冠敏;郑显著;黄佳宁;陈秀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类黄酮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Ⅱ

    目的 寻找活性更好的类黄酮CDKs抑制剂.方法 利用查尔酮路线制得8个类黄酮.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质谱确证,并测定了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以及对HCT116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照Flavopiridol,1个化合物对HCT116的抑制活性高于Flavopiridol.

    作者:李艳玲;方浩;徐文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药品质量是医疗质量的综合反映指标之一,医院内药品的使用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防范用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必须重视药品的科学规范管理.

    作者:林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交法提取神农颈痛灵软膏中有效成份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神农颈痛灵软膏的中药原料提取工艺.方法 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法[1],分别对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并考察浓缩方法.结果 每个处方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并在-0.09MPa、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2~1.05g/cm3 (50℃).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B(提取次数)>(溶煤倍数)>D(提取时间)>A(乙醇浓度).结论 羟基红苑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2,即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

    作者:李德华;严锦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药物检验实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为了增强学生从事药物检验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药物检验学习的兴趣,通过改革药物检验实训教学的方式,通过引入角色互换、教练施教、案例教学、实训纠错评判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结果表明,药物检验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勇红;王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保健品中非法掺入的化学降糖药物的鉴定方法

    目的 为了保证保健品的安全使用,开展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药监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离检测降糖保健品(元亨胰泰蜂胶苦瓜胶囊和胰复糖康黄精苦瓜胶囊)中可能存在的西药成分.方法 色谱条件:Kromasil KR100-5 C18与Kromasil C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3mmol· L-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3.5)=65:35(V/V);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30nm,利用提取色谱与光谱鉴定.结果 格列呲嗪、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等7种药物成分得到分离并鉴定.结论 本方法可一次鉴定上述7种药物.

    作者:陈海雷;张学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壳聚糖季铵盐温敏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目的 研究壳聚糖季铵盐温敏凝胶及性质.方法 采用试管倾斜法测定胶凝时间,考察壳聚糖季铵盐的浓度、体积比、温度等对胶凝时间的影响,采用吸光度经时变化法测定相变动力学,并用透析法测定载药凝胶的体外释放.结果 56% GPS/2% HTCC体积配比1:5、温度37℃时,胶凝时间为3.53min,钙黄绿素载药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24h累积释放75%.结论 壳聚糖季铵盐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温敏性能,可以用作温敏给药系统的载体.

    作者:张平;戴安印;王文喜;单伟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处方分析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教研室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处方分析应用于药理教学改革中.以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对比为例,探讨处方分析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潘雪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疼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痛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9只,其中C1,P1,N1,R1组用于累积疼痛评分法检测、C2,P2,N2,R2组用于热板实验法检测.造模前30min,P1、P2组经尾静脉注射帕瑞昔布溶液8mg·kg-1,C1、C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0min,R1、R2组注射帕瑞昔布溶液8mg·kg-1,N1、N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d和术后6h对各组进行累积疼痛评分(CPS)及热板实验中后肢回缩时间(PWL)统计来观察不同时间窗内使用帕瑞昔布对大鼠急性痛的影响.结果 与同对比的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组的CPS较低,PWL较高.P1组的CPS低于R1组,P2组的PWL高于R2组.结论 帕瑞昔布能明显减轻急性疼痛,而疼痛刺激前使用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优于刺激后使用.

    作者:冯作炫;陈景明;徐曈;蔡爱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实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为使我院的实训实验教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成为同行中佼佼者.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文章对实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手段.

    作者:郑孝勇;罗格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含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毛细管柱15m×0.53mm×1μm,FID检测器,采用外标法测定.结果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在8.706~174.1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9.3951+ 4.1671X,相关系数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l.31%(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制订医院制剂室标准操作程序的几点体会

    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对制剂室实施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书面管理文件,它所规范的内容与所有的制剂配制、质量控制相关,本文通过对起草修订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内容浅谈几点体会,使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水平恰当,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从而促进医院制剂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医院制剂品质量,得以规范发展.

    作者:谢浩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验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用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质量检测的方法可行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要求,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3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本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抑制作用,但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稀释至5mg·mL-1浓度时对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郑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法、起声提取法及微波法提取法的比较,优选三叶青总黄酮佳提取方法,且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佳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法,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60%乙醇,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15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楼肖成;郭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逆相转型法配制橄榄油尿素乳膏

    目的 探索一种较佳的橄榄油尿素乳膏生产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逆相转型法与常规法两种不同工艺操作方法制备乳膏.结果 采用逆相转型法制备的乳膏质量及稳定性均优于常规法.结论 逆相转型法为较佳的乳膏生产制备工艺.

    作者:沈美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硫脒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外观、含量、pH值等变化.结果 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中其样品各项指标与0d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硫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该文从分析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入手,理清了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困境,剖析了其内外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应对策略.研究指出,当前民营医院的发展潜力巨大,拓展空间宽广,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步趋向两极化;然而,由于政府政策不明朗、人才引进困难、行业形象差等原因,致使民营医院的发展长期处于困境之中.研究认为,民营医院应从明确市场定位、提升医疗质量、打造独特文化、增强宣传的客观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几个方面入手,使得自身在日益激励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

    作者:翁梅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8~2010年我院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回顾性分析142份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表,统计不良反应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并统计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涉及药物种类.结果≤3岁75例(52.82%),4~6岁29例(20.42%),7~9岁22例(15.49%),≥10岁16例(11.27%).性82例(57.75%),女性60例(42.25%).药物种类以抗生素(40.85%)和中药制剂(32.39%)为主.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49.30%),其次为消化系统(14.08%)、全身损害(9.86%)、神经系统(9.15%)和呼吸系统(7.75%).

    作者:朱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