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
  • 国际刊号:1006-3765
  • 国内刊号:35-1173/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海峡药学杂志   2011年11期文献
  • 我院实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为使我院的实训实验教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成为同行中佼佼者.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文章对实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手段.

    作者:郑孝勇;罗格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宣教视频对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口服地高辛依从性的作用

    给家属观看自制的“如何给吃地高辛的宝宝测心率”宣教视频短片,改变常规的出院前口头宣教口服地高辛药物测心率和心律的方法.结果 两组家属两种方法宣教前后测试比较,P<0.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该健康教育宣教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儿家属正确掌握测量患儿心率和心律方法的比率,从而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口服地高辛的遵医能力.

    作者:李晓静;郑彬彬;李晓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药品库位码管理在病区药房中的应用

    设置药房所有药品的库位码,在对应的药柜上贴上标签,并对药品库位码信息进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谢群莉;戴淑萍;章灵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寻临床药师的综合性培养方向

    目前社会普遍地把关注医疗改革的焦点放在医患关系、医疗质量、医院管理、医药收费等方面,而对临床药师在促进医疗改革、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的作用却关注不够.其实,大力培养临床药师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各级医院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和保证合理用药及疗效的关键,也是顺利推进我国医药专业人才的健康发展;培养综合性临床药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者:温伟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 一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调配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得出优质高效的配液方法.结论 总结的方法经实际试验有效可行,节约了静配中心的人力资源,提高了输液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瑶琴;吕卫红;江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制订医院制剂室标准操作程序的几点体会

    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对制剂室实施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书面管理文件,它所规范的内容与所有的制剂配制、质量控制相关,本文通过对起草修订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内容浅谈几点体会,使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水平恰当,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从而促进医院制剂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医院制剂品质量,得以规范发展.

    作者:谢浩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该文从分析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入手,理清了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困境,剖析了其内外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应对策略.研究指出,当前民营医院的发展潜力巨大,拓展空间宽广,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步趋向两极化;然而,由于政府政策不明朗、人才引进困难、行业形象差等原因,致使民营医院的发展长期处于困境之中.研究认为,民营医院应从明确市场定位、提升医疗质量、打造独特文化、增强宣传的客观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几个方面入手,使得自身在日益激励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

    作者:翁梅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开展药物咨询的实践和体会

    对我院近两年内记录完整的药物咨询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适应症居多,分列前3位.开展药物咨询一方面可以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树立医院药学人员的良好形象,丰富药师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密切医、药、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总体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林惠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药品质量是医疗质量的综合反映指标之一,医院内药品的使用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防范用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必须重视药品的科学规范管理.

    作者:林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逆汤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 对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干粉得率和含水量为指标,对影响四逆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中加入的辅料为15%环糊精(β-CD),即浸膏相对密度1.10,进风温度160℃,雾化压力500L· h-1,流速2.8mL·min-1.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实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程巧鸳;蔡鑫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粉针剂工艺模拟分装过程验证探讨

    目的 通过无菌乳糖模拟分装工艺验证证实分装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无菌生产工艺规程和从事此生产工艺的操作人员能够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证明其无菌工艺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无菌乳糖干燥粉替代无菌原料药,模拟分装于西林瓶,然后于西林瓶中加入胰酪胨大豆肉汤液体培养基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将分装样品先后在20~25℃与30~35℃下培养7d,并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 无菌分装环境及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检查合格,阴性、阳性对照成立,试验样品无菌.结论 无菌粉针剂分装过程中,经培训的操作人员在规定的洁净环境中按操作规程操作所生产的产品可以保证无菌.

    作者:苏忠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逆相转型法配制橄榄油尿素乳膏

    目的 探索一种较佳的橄榄油尿素乳膏生产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逆相转型法与常规法两种不同工艺操作方法制备乳膏.结果 采用逆相转型法制备的乳膏质量及稳定性均优于常规法.结论 逆相转型法为较佳的乳膏生产制备工艺.

    作者:沈美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头孢曲松钠中间体7-ACT生产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7-ACT的生产工艺,降低7-ACT的生产成本.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7-ACA合成7-ACT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对7-ACT的结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7-ACT的较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为:三嗪环与7-ACA的投料比0.618,反应温度34℃,反应时间35min;7-ACT较适宜结晶的pH为3.9.结论 优化后7-ACT生产工艺合理,7-ACT生产主要原材料成本可以降低2.63%,为企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吴大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交法提取神农颈痛灵软膏中有效成份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神农颈痛灵软膏的中药原料提取工艺.方法 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法[1],分别对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并考察浓缩方法.结果 每个处方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并在-0.09MPa、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2~1.05g/cm3 (50℃).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B(提取次数)>(溶煤倍数)>D(提取时间)>A(乙醇浓度).结论 羟基红苑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2,即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

    作者:李德华;严锦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壳聚糖季铵盐温敏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目的 研究壳聚糖季铵盐温敏凝胶及性质.方法 采用试管倾斜法测定胶凝时间,考察壳聚糖季铵盐的浓度、体积比、温度等对胶凝时间的影响,采用吸光度经时变化法测定相变动力学,并用透析法测定载药凝胶的体外释放.结果 56% GPS/2% HTCC体积配比1:5、温度37℃时,胶凝时间为3.53min,钙黄绿素载药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24h累积释放75%.结论 壳聚糖季铵盐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温敏性能,可以用作温敏给药系统的载体.

    作者:张平;戴安印;王文喜;单伟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处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稳定性试验

    目的 考察依沙吖啶溶液稳定性及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不同处方配制的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作试验,观察外观性状、pH值及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的贮存条件及附加剂对依沙吖啶溶液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光线对依沙吖啶的分解影响较大,光作用的结果导致溶液颜色加深,含量下降;附加剂对含量影响不大,但可使溶液颜色逐渐加深,且有少量棕色沉淀生成.结论 乳酸依沙吖啶水溶液pH为5.5~6.5,偏酸性,硫代硫酸钠呈碱性与之配伍不稳定而产生沉淀,而不加稳定剂硫代硫酸钠配制的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暗凉处保存,溶液稳定性提高,处方更合理.

    作者:张一帆;林辉;汤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法、起声提取法及微波法提取法的比较,优选三叶青总黄酮佳提取方法,且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佳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法,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60%乙醇,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15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楼肖成;郭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关系考察

    目的 研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关系.方法 从市场上随机采购10批白芍饮片,采用稀乙醇超声萃取提取芍药苷,然后采用高效液相测定芍药苷含量,考察其合格率.用碘滴定法测定各批白芍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研究二氧化硫残留量与芍药苷含量的关系.结果 HPLC法检测芍药苷浓度0.53~ 212μg· mL-1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RSD值为1.12%.按《中国药典》对芍药苷含量的要求,10批白芍饮片只有3批合格,供试芍药饮片合硫量与芍药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发现二氧化硫残留量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很大,经硫熏处理的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大幅下降.

    作者:钱冬女;李燕妮;崔英;黄瑞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藏药独一味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概述

    藏药独一味是我国藏、蒙、纳西等民族常用草药之一,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概述独一味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供临床参考.

    作者:冯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广藿香与藿香的鉴别

    目的 澄清药源,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从历史考证、植物来源、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以及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广藿香和藿香为不同品种,不应混淆使用,正品药用藿香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

    作者:叶卫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景天科和马齿苋科两组易混淆生药的鉴别

    对景天科植物垂盆草和凹叶景天及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和马齿苋4种生药的性状,显微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垂盆草和大花马齿苋虽然在外形上有相似,但是在显徽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别,属于同种的植物.凹叶景天和马齿苋在外形上相像,但实为两种不同科的生药.为鉴别药材,开发药源,确保药材的正确提供了参考.

    作者:何佳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溪黄草、线纹香茶菜及其变种的资源分布与利用调查

    目的 对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线纹香茶莱狭基变种、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的资源分布状况以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溪黄草类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利用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标本馆资料、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结论 溪黄草、线纹香茶莱、线纹香茶莱狭基变种、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在全国范围的分布广泛.这些药材可在全国的多个省份进行产业化生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作者:张翘;潘超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吗啉胍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盐酸吗啉胍滴眼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庚烷磺酸钠溶液-甲醇-乙腈(90:15:17),检测波长237nm.结果 盐酸吗啉胍在4.24μg·mL-1~29.6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0.3%(n=9).结论 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吕高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硫脒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外观、含量、pH值等变化.结果 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中其样品各项指标与0d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硫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络合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葡萄糖酸钙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以评价络合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的不确定度为例,分析滴定过程中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并进行评估[2].结果 扩展不确定度为0.25%,取k=2(置信概率95).结论 通过分析不确定度的分量大小指导实验优化,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王也;裘国丽;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花菁探针荧光增强法测定血清蛋白的研究

    基于蛋白质对花菁染料的荧光增强效应,以水溶性碳菁染料(1,1’-丙磺酸-3,3,3’,3’-四甲基吲哚三次甲基碳菁-5,5’-二磺酸钾)(STEID)为探针,建立了蛋白质荧光检测体系.考察了pH、染料浓度和离子等影响,在优条件下,蛋白质对该碳菁染料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荧光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血清蛋白BSA线性响应范围为0.20~ 10.0μg·mL-1,检测灵敏度(3α/K)为0.07μg·mL-1.测定了BSA血清合成样品,回收率88.5%~98.0%.

    作者:余家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浓度的阿奇霉素在不同载体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在不同载体中的稳定性,并同时考察在同一种载体中,当阿奇霉素处于不同浓度时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以验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比低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滴速快的理论.方法 在25℃条件下将注射用阿奇霉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注射液(5%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配伍后,于6h内的各个不同时间点(0h、0.25h、0.5h、1h、2h、3h、4h、6h)测定含量变化.结果 高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的稳定性比低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差.

    作者:龚燕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其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并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为1.06×10-2;扩展不确定度为2.12×10-1;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素总含量的测定结果为(4.218±0.21)mg.g-1.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黄诺嘉;马丽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当归调经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当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当归、甘草、白芍等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mm× 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3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当归、甘草、白芍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在0.0912~2.6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6%,RSD为2.86%.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巧平;郑笈;倪立坚;叶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含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毛细管柱15m×0.53mm×1μm,FID检测器,采用外标法测定.结果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在8.706~174.1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9.3951+ 4.1671X,相关系数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l.31%(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黄芩中千层纸素-A和汉黄芩素的分离鉴定与谱学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色谱对黄芩的氯仿部位分离,通过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千层纸素-A(Ⅰ)、汉黄苓素(Ⅱ).结论 千层纸素-A(Ⅰ)和汉黄芩素的谱学特征有明显区别.

    作者:巢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托拉塞米片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托拉塞米片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3.5)-甲醇(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 托拉塞米杂质Ⅰ在0.558μg·mL-1~10.044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杂质Ⅰ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1.3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肖钦;程心玲;张青;吴学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银花利咽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银花利咽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Luna C18柱(4.6mm×250mm,5μm,美国Phenomenex公司);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80:1);检测波长:327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绿原酸在0.1256~ 1.256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为1.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较好用于银花利咽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莉;王学芳;李德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保健品中非法掺入的化学降糖药物的鉴定方法

    目的 为了保证保健品的安全使用,开展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药监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离检测降糖保健品(元亨胰泰蜂胶苦瓜胶囊和胰复糖康黄精苦瓜胶囊)中可能存在的西药成分.方法 色谱条件:Kromasil KR100-5 C18与Kromasil C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3mmol· L-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3.5)=65:35(V/V);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30nm,利用提取色谱与光谱鉴定.结果 格列呲嗪、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等7种药物成分得到分离并鉴定.结论 本方法可一次鉴定上述7种药物.

    作者:陈海雷;张学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珍儿科散中茯苓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茯珍儿科散中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4.6×250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77:23),检测波长为242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 本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茯苓酸浓度在5.55~27.75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54%,RSD为1.4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丹霞;朱国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降压片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决明降压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XDB-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0:20:0.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 大黄素在1.752μg·mL-1~21.02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6504X(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3%,RSD=0.91%(n=5).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重线性好,可用于决明降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验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用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质量检测的方法可行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要求,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3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本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抑制作用,但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稀释至5mg·mL-1浓度时对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郑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

    对近5年来国内有关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与“红颈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药热,中性粒细胞减少,局部疼痛等.

    作者:何杰文;范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对我院2009年104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49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在1.5~99岁;104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4类,共61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的品种和报告多;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应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合理规范使用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氨溴索的不良反应

    概述氨溴索见于报道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腹泻、呼吸困难、排尿困难、关节肿痛、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作者:周福永;何荣连;林建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8~2010年我院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回顾性分析142份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表,统计不良反应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并统计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涉及药物种类.结果≤3岁75例(52.82%),4~6岁29例(20.42%),7~9岁22例(15.49%),≥10岁16例(11.27%).性82例(57.75%),女性60例(42.25%).药物种类以抗生素(40.85%)和中药制剂(32.39%)为主.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49.30%),其次为消化系统(14.08%)、全身损害(9.86%)、神经系统(9.15%)和呼吸系统(7.75%).

    作者:朱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卡泊芬净输液时发生药物配伍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简述卡泊芬净输液时发生药物配伍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作者:雷彦俊;蔡飞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住院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间的不良反应报告314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年份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的种类及其构成比和各个不良反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构成比.从2001年至2010年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抗生素、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为引起老年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前三位;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36.31%)、循环系统(22.93%)、消化系统(17.20%).

    作者:张飞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8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对我院收集到得288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诊疗活动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例高,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其次为妇产科用药.ADR以皮肤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

    作者:李云送;陈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双黄连粉针剂儿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通过对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简称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双黄连粉针剂所致儿童不良反应报道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粉针所致儿童ADR共报道303例,涉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常见;发生时间以给药后30min内出现几率高,1h以内的发生率为40.26%,累计2d内的发生率在59.40%: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药物儿童ADR发生率高达49.17%;除1例患儿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通过停药自行缓解,或轻对症处理、相应治疗后恢复.

    作者:沈惠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ALT、AST及TNF-α、肝匀浆SOD、MDA,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虎杖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灵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首乌C21甾总苷及其醋酸降解产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比较白首乌C21甾总苷及其醋酸降解产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0.8等比稀释法配制等比浓度白首乌C21甾总苷组及白首乌总苷醋酸降解产物组的给药剂量,一次性腹腔给药,观察小鼠的死亡率,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白首乌C21甾总苷的LD50值为721.2675mg·kg-1,95%的可信限为595.464~847.071mg·kg-1;白首乌总苷醋酸降解产物的LD50值为984.0087mg·kg-1,95%的可信限为833.8096~ 1134.2078mg·kg-1.结论 白首乌总苷醋酸降解产物的LD50值升高,说明醋酸水解降低了白首乌C21甾总苷的毒性,为进一步研究白首乌C21甾总苷的增效减毒作用有显著意义.

    作者:赵鑫;沈舒;黄厚才;李友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疼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痛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9只,其中C1,P1,N1,R1组用于累积疼痛评分法检测、C2,P2,N2,R2组用于热板实验法检测.造模前30min,P1、P2组经尾静脉注射帕瑞昔布溶液8mg·kg-1,C1、C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0min,R1、R2组注射帕瑞昔布溶液8mg·kg-1,N1、N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d和术后6h对各组进行累积疼痛评分(CPS)及热板实验中后肢回缩时间(PWL)统计来观察不同时间窗内使用帕瑞昔布对大鼠急性痛的影响.结果 与同对比的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组的CPS较低,PWL较高.P1组的CPS低于R1组,P2组的PWL高于R2组.结论 帕瑞昔布能明显减轻急性疼痛,而疼痛刺激前使用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优于刺激后使用.

    作者:冯作炫;陈景明;徐曈;蔡爱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50只18~22g清洁级ICR近交系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0.10g·kg-1BW、0.20g·kg-1 BW、0.60 g·kg-1 BW 3个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7天后,乙醇模型组和0.10 g·kg-1 BW、0.20 g·kg-1 BW、0.60 g·kg-1BW 3个剂量组每天在给予样品4小时后给予30%乙醇,按10mL·kg-1体重给予染毒,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动物称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BIL、LDL、CHO,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血清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低于乙醇模型对照组,其中0.10 g·kg-1 BW、0.20 g·kg-1 BW剂量组血清CHO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0.20 g·kg-1 BW、0.60 g·kg-1 BW剂量组血清TBIL值与乙醇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动物肝损伤程度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作者:郑丽红;陈冠敏;郑显著;黄佳宁;陈秀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交t值法筛选抗疲劳药酒处方

    目的 探讨优选药酒处方.方法 采用小鼠抗疲劳游泳试验,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药酒抗疲劳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 黄芪、黄精、枸杞起主要作用.结论 药酒的处方佳组合为黄芪、黄精、枸杞.

    作者:王瑾;王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洛铂治疗肺癌研究进展

    目的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仍是肺癌治疗的标准化疗方案.但由于顺铂存在常见的胃肠道等毒性以及治疗诱导性耐药等缺点,新一代铂类药物洛铂(lobaplatin,LBP)等近年来逐渐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LBP对肺癌治疗的疗效同顺铂相似,毒性反应轻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海峰;范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牛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为牛膝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将牛膝的化学成分及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发现牛膝中的活性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甾酮、多糖以及多肽类物质,此外牛膝中还含有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甾醇、氨基酸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牛膝的药理作用早期主要集中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其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的研究.近年来人们更关注其对骨质疏松、糖尿病、神经生长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结论 牛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其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肿瘤等现代高发、高危病的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有必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者:沈舒;王琼;李友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向日葵胰蛋白酶抑制剂SFTI的合成及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目的 考察合成的向日葵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计算其抑制常数Ki.方法 采用Fmoc固相化学合成方法,反相柱纯化后用CytofluorTM微孔板发光检测仪测定向日葵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常数.结果与结论 向日葵胰蛋白酶抑制剂的Ki值为2.2nM±0.5(n=8),抑制效果良好.

    作者:陈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国产与进口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5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施慧达(国产)2.5mg和络活喜(进口)5mg 晨服,治疗8周,观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并连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本差异明显.结论 国产比进口氨氯地平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作者:李剑;朱晓峰;金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核桃叶提取物体外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山核桃叶提取物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核桃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山核桃叶70%乙醇浸膏分成五个部位,然后通过MTT法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吖啶橙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山核桃叶氯仿层和石油醚层对HpeG2细胞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氧仿层相对较强,IC50为(49.70±4.42)mg·L-1,并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epG2发生细胞凋亡,其中100mg·L-1处理组凋亡率达28.0%.结论 山核桃叶氯仿层中和石油醚层合有抗肿瘤活性成分,其中诱导细胞凋亡是氯仿层提取物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谢红;马哲龙;许志连;俞燕;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药物检验实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为了增强学生从事药物检验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药物检验学习的兴趣,通过改革药物检验实训教学的方式,通过引入角色互换、教练施教、案例教学、实训纠错评判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结果表明,药物检验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勇红;王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处方分析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教研室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处方分析应用于药理教学改革中.以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对比为例,探讨处方分析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潘雪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研究

    目的 合成盐酸苯达莫司汀.方法 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酰化、环合、还原、取代、氯化、成盐等9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结论 本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优化了反应条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宗在伟;杜有国;陈磊;杨建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类黄酮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Ⅱ

    目的 寻找活性更好的类黄酮CDKs抑制剂.方法 利用查尔酮路线制得8个类黄酮.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质谱确证,并测定了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以及对HCT116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对CDK1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照Flavopiridol,1个化合物对HCT116的抑制活性高于Flavopiridol.

    作者:李艳玲;方浩;徐文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