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玲
目的 研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关系.方法 从市场上随机采购10批白芍饮片,采用稀乙醇超声萃取提取芍药苷,然后采用高效液相测定芍药苷含量,考察其合格率.用碘滴定法测定各批白芍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研究二氧化硫残留量与芍药苷含量的关系.结果 HPLC法检测芍药苷浓度0.53~ 212μg· mL-1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RSD值为1.12%.按《中国药典》对芍药苷含量的要求,10批白芍饮片只有3批合格,供试芍药饮片合硫量与芍药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发现二氧化硫残留量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很大,经硫熏处理的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大幅下降.
作者:钱冬女;李燕妮;崔英;黄瑞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线纹香茶莱狭基变种、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的资源分布状况以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溪黄草类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利用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标本馆资料、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结论 溪黄草、线纹香茶莱、线纹香茶莱狭基变种、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在全国范围的分布广泛.这些药材可在全国的多个省份进行产业化生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作者:张翘;潘超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我院收集到得288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诊疗活动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例高,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其次为妇产科用药.ADR以皮肤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
作者:李云送;陈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对制剂室实施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书面管理文件,它所规范的内容与所有的制剂配制、质量控制相关,本文通过对起草修订医院制剂标准操作程序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内容浅谈几点体会,使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水平恰当,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从而促进医院制剂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医院制剂品质量,得以规范发展.
作者:谢浩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 一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调配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得出优质高效的配液方法.结论 总结的方法经实际试验有效可行,节约了静配中心的人力资源,提高了输液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瑶琴;吕卫红;江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藏药独一味是我国藏、蒙、纳西等民族常用草药之一,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概述独一味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供临床参考.
作者:冯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选药酒处方.方法 采用小鼠抗疲劳游泳试验,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药酒抗疲劳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 黄芪、黄精、枸杞起主要作用.结论 药酒的处方佳组合为黄芪、黄精、枸杞.
作者:王瑾;王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一种较佳的橄榄油尿素乳膏生产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逆相转型法与常规法两种不同工艺操作方法制备乳膏.结果 采用逆相转型法制备的乳膏质量及稳定性均优于常规法.结论 逆相转型法为较佳的乳膏生产制备工艺.
作者:沈美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银花利咽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Luna C18柱(4.6mm×250mm,5μm,美国Phenomenex公司);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80:1);检测波长:327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绿原酸在0.1256~ 1.256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为1.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较好用于银花利咽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莉;王学芳;李德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当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当归、甘草、白芍等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mm× 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3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当归、甘草、白芍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在0.0912~2.6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6%,RSD为2.86%.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巧平;郑笈;倪立坚;叶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其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并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为1.06×10-2;扩展不确定度为2.12×10-1;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素总含量的测定结果为(4.218±0.21)mg.g-1.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黄诺嘉;马丽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间的不良反应报告314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年份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的种类及其构成比和各个不良反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构成比.从2001年至2010年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抗生素、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为引起老年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前三位;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36.31%)、循环系统(22.93%)、消化系统(17.20%).
作者:张飞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毛细管柱15m×0.53mm×1μm,FID检测器,采用外标法测定.结果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在8.706~174.1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9.3951+ 4.1671X,相关系数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l.31%(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神农颈痛灵软膏的中药原料提取工艺.方法 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法[1],分别对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并考察浓缩方法.结果 每个处方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并在-0.09MPa、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2~1.05g/cm3 (50℃).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B(提取次数)>(溶煤倍数)>D(提取时间)>A(乙醇浓度).结论 羟基红苑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2,即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
作者:李德华;严锦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干粉得率和含水量为指标,对影响四逆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中加入的辅料为15%环糊精(β-CD),即浸膏相对密度1.10,进风温度160℃,雾化压力500L· h-1,流速2.8mL·min-1.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实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程巧鸳;蔡鑫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外观、含量、pH值等变化.结果 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试验中其样品各项指标与0d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硫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在不同载体中的稳定性,并同时考察在同一种载体中,当阿奇霉素处于不同浓度时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以验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比低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滴速快的理论.方法 在25℃条件下将注射用阿奇霉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注射液(5%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配伍后,于6h内的各个不同时间点(0h、0.25h、0.5h、1h、2h、3h、4h、6h)测定含量变化.结果 高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的稳定性比低浓度的阿奇霉素输液差.
作者:龚燕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我院近两年内记录完整的药物咨询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适应症居多,分列前3位.开展药物咨询一方面可以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树立医院药学人员的良好形象,丰富药师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密切医、药、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总体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林惠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近5年来国内有关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与“红颈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药热,中性粒细胞减少,局部疼痛等.
作者:何杰文;范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仍是肺癌治疗的标准化疗方案.但由于顺铂存在常见的胃肠道等毒性以及治疗诱导性耐药等缺点,新一代铂类药物洛铂(lobaplatin,LBP)等近年来逐渐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LBP对肺癌治疗的疗效同顺铂相似,毒性反应轻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海峰;范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