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俊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截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分析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结果 输液擞粒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大输液本身的因素、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 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微粒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
作者:白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口服固体制剂片剂制粒过程中,高效湿法制粒机清洁方法和规程的重现性.方法 以手工法清洁,以低日治疗剂量法计算残留水平,做回收率及灵敏度试验.结果 终酚氨咖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在实际控制残留标准为<47.5μg·25cm-2.结论 经3批验证试验,证明所定清洁规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作者:曾惠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综述了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紫杉醇前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专利进行分析评述.结果 利用前药原理设计的小分子前药,高分子聚合物前药,大分子前药等改善了紫杉醇的应用状况.这些前药通过体内特异性的酶或PH值降解释放出原药.结论 前药增大了紫杉醇的水溶性,可以达到靶向、控释、缓释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了抗肿瘤活性,并且很多前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李培;邱飞;吴龙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医院药学工作的迅猛发展,作为完成医院药学的职能部门--医院药学科西药房,面临着更为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医院药房它不同于医院其它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特点,它具有专业性、职能性、企业性.因此,药学科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医院药学的发展和提高.本文阐明药房管理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的药房工作制度,培养药房工作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认真做好药品调配,加强与医院各部门的沟通来提高药房服务和管理质量.
作者:张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901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ELlSA法测定FM0901对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变化;②小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考察FM0901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及NO的影响,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及生存率.结果 ①FM0901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TNF-α、IL-6和NO释放,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②FM0901降低脓毒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NO的含量,改善小鼠的状态,低剂量组提高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结论 FM0901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许晨霞;许建华;郑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保障医疗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降低退药.医院应强化药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规范退药程序,完善药品管理措施.
作者:杨金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多维元素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0.6g,1000mL水溶解,加三乙胺2.8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体积比6: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选择280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 烟酰胺在30.0~152.0μg·mL-1(r=0.9997)、维生素B6在1.0~5.0μg·mL-1(r=0.9998)、维生素B1在10.5~52.5μg·mL-1(r=0.9998)、维生素B2在10.5~52.0μg·mL-1(r=0.9997)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RSD=0.43%)、100.50%(RSD=1.33%)、100.30%(RSD=0.88%)和100.50%(RSD=0.90%).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维元素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琛;陈彬彬;邹梅娟;程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药牡丹皮活性成分丹皮酚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乙酰化得到2,4-二羟基苯乙嗣,应甩四丁基碘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与碘甲烷甲基化得到丹皮酚.结果 合成丹皮酚总收率为68.32%,目标化合物通过UV、IR表征.结论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直接用水蒸气蒸馏得到丹皮酚,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康建军;陈莉敏;林友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探明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创制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综述了在西方还原论和擞观科学为基础以及基于系统论或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的两条基本研究思路主导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常见的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陈梅;赵鑫;沈舒;李友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近年来研究山楂的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康运用进行了总结,发现该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盐酸三氟拉嗪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5mol·L-1NaH2PO4·2H2O 100mL,加2mL的三乙胺后用磷酸调节pH至3.0)(38:6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8nm.结果 盐酸三氟拉嚷与其他杂质能较好分离,盐酸三氟拉嗪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洲限为0.016μg·mL-1.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三氟拉嗪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
作者:张君;廖声华;严拯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广泛进行文献检素的基础上,概述了百草霜的成分、临床应用研究,概括介绍百草霜的药用价值.
作者:吴一飞;倪士峰;杨波;赵婷;田苗;何树静;骆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克拉霉素擞丸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Water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00:400),检测波长210nm.结果 克拉霉素在0.05~0.2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9.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可以作为克拉霉素微丸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巍;曹盛宗;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莲(Nelumbo nucefera Gaerm.)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 以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莲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鑫;曲玮;梁敬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以凝胶色谱柱的分子筛机制为分离原理的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硫脒聚合物含量.方法 采用TSK-GELG2000SWXL柱(7.8mm×30 cm,5μm),以0.01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93:7)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头孢硫脒浓度在0.4~2.0mg·mL-1范围内与聚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头孢硫脒聚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晏会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 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ypersil NH2(25 c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结果 盐酸水苏碱在5.13~20.52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96.8%(n=6),RSD为2.2%.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聂金媛;何燕;曾祥腾;徐孟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加快领药速度,合理配置药品库存.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处理创业HIS系统的导出数据,按照药品周转率排序后,确定库存管理方案.结果 大幅加快领药速度,减少缺药次数,减少滞销药品库存.
作者:陈斌;叶佳佳;冯荷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国内1994~2008年使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源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无显著性相关;出现时间主要集中于使用超过1d以上.有关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ADR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静脉炎、斑丘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程度轻重不一,停药及经症处理后,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林慧;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癌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82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奥美唑肠溶胶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肢囊、雷贝拉唑肠溶腔囊治疗,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成本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种方案成本一效果分析比依次为1.50,5.52,3.49,7.28;增长的成本-效果出为3.68,2.33,4.85,结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而言,淬托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奥美拉唑肠溶胺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结论 4种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成本小,其次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再者为兰素拉唑肺溶腔囊,成本大的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再加上泮托拉哇肠溶胶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本人认为沣托拉唑肠溶胶囊在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癌中应列为首选药物.
作者:毛燕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产地分析、有效成分测定和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作者:魏丽萍;吴春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